-
公开(公告)号:CN10458343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3361.8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773 , C21D1/06 , C21D6/00 , C21D9/32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8 , C22C38/22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8 , C23C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实施真空渗碳处理而制造的、边缘部和平坦部的弯曲疲劳强度优异的渗碳部件。本实施方式的渗碳部件是对钢材实施真空渗碳处理而制造的。渗碳部件的表面包括顶点部、边缘部和平坦部。钢材按质量%计含有C:0.10~0.30%、Si:0.05~0.8%、Mn:0.3~2.0%、P:0.06%以下、S:0.006~0.1%、Cr:0.5~3.0%、Al:0.01~0.1%、N:0.025%以下、Cu:0~0.5%、Ni:0~0.5%和Mo:0~1.0%,余量由Fe和杂质构成。从平坦部起至深度0.05mm的平坦表层部中的碳浓度按质量%计为0.7%以上且低于1.0%,从边缘部起至深度80μm的边缘表层部含有具有3.0μm以下的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渗碳体,边缘部的渗碳体百分率为5~15%。
-
公开(公告)号:CN104583438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380043361.8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773 , C21D1/06 , C21D6/00 , C21D9/32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8 , C22C38/22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8 , C23C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实施真空渗碳处理而制造的、边缘部和平坦部的弯曲疲劳强度优异的渗碳部件。本实施方式的渗碳部件是对钢材实施真空渗碳处理而制造的。渗碳部件的表面包括顶点部、边缘部和平坦部。钢材按质量%计含有C:0.10~0.30%、Si:0.05~0.8%、Mn:0.3~2.0%、P:0.06%以下、S:0.006~0.1%、Cr:0.5~3.0%、Al:0.01~0.1%、N:0.025%以下、Cu:0~0.5%、Ni:0~0.5%和Mo:0~1.0%,余量由Fe和杂质构成。从平坦部起至深度0.05mm的平坦表层部中的碳浓度按质量%计为0.7%以上且低于1.0%,从边缘部起至深度80μm的边缘表层部含有具有3.0μm以下的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渗碳体,边缘部的渗碳体百分率为5~15%。
-
公开(公告)号:CN10979059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80058036.7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渗碳轴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规定的组成,表层部的C含量以质量%计为0.60~1.00%,在外周表面具有至少1个孔,从外周表面起算沿孔的轴向1mm的深度位置且从孔的表面起算20μm的深度位置的组织中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合计体积率为97%以上,从外周表面起算沿孔的轴向1mm的深度位置且从孔的表面起直到200μm深度为止的范围中的最大残余奥氏体体积率(R1)为10.0~30.0%,由R1、和从外周表面起算沿所述孔的轴向1mm的深度位置且从孔的表面起算20μm的深度位置的残余奥氏体体积率(R2),通过式(A):Δγ=(R1-R2)/R1×100求出的残余奥氏体减少率为2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71583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80056261.7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静扭转强度和扭转疲劳强度优异的轴部件。一种轴部件,具有下述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35~0.70%、Si:0.01~0.40%、Mn:0.5~2.6%、P:0.050%以下、S:0.005~0.020%、Al:0.010~0.050%、N:0.005~0.025%和O:0.003%以下的必需元素,还含有任意选择的元素,余量包含Fe和杂质,并且,满足式(1):15.0≤25.9C+6.35Mn+2.88Cr+3.09Mo+2.73Ni≤27.2(式中的各元素符号为各元素的含量),所述轴部件在外周表面具有至少1个孔,距外周表面2mm的深度位置的残余奥氏体体积率(R1)为4~20%,将在上述孔的轴向上距外周表面2mm的深度位置、且距上述孔的表面20μm的深度位置的残余奥氏体体积率记为R2,通过式(A):Δγ=[(R1-R2)/R1]×100求得的残余奥氏体减少率Δγ为40%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