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4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92357.0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昆伦 , 张建国 , 陈宏战 , 杨林 , 史立军 , 陈宏胜 , 徐恒岗 , 崔凤霞 , 尹双耀 , 贾德坡 , 王志钢 , 张玉函 , 刘辉 , 徐琳 , 于冬冬 , 郭庆 , 赵郅洁 , 曹琳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露糖醇发酵液中甘露醇和葡萄糖酸钠的分离方法,发酵液先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柱,发酵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柱的过程中,钠离子被吸附在阳离子交换柱的树脂上,然后通过碳柱进行脱色;通过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柱,通过控制出料电导和pH值,从阴离子交换柱分离出甘露醇;再采用NaOH溶液对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柱进行解析,解析后得到葡萄糖酸钠,最终将甘露糖醇发酵液中的甘露醇和葡萄糖酸钠分离。其中的阴离子树脂柱和阴离子树脂柱使用后可再生,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分离后的甘露醇收率在93%以上,取得了较好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7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50789.8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D‑核糖结晶母液中提取D‑核糖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纳滤膜直接对结晶母液进行处理,以去除结晶母液大量的色素等;并将处理后的结晶母液采用分子筛膜进行处理,回流乙醇的同时去除结晶母液中的水,实现对结晶母液的浓缩,浓缩液中乙醇以及D‑核糖的占比都相应的提高,将浓缩液返回到结晶罐中,而后向结晶罐中通入经提纯浓缩后的发酵液,此时根据结晶罐中乙醇的体积分数,向结晶罐中配入适当的乙醇,而后冷却结晶,即可实现对D‑核糖结晶母液中D‑核糖的回收。本发明方法工艺流程简单,避免了传统工艺蒸发浓缩等步骤,同时在不分离乙醇的条件下实现对乙醇的回收利用,更加节能,也有助于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306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31229.0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崔凤霞 , 张建国 , 杨林 , 陈宏胜 , 陈高明 , 史小利 , 朱腾跃 , 史政豪 , 金亨利 , 娄月月 , 刘银霞 , 曹秀丽 , 史立军 , 秦天苍 , 刘畅 , 王荣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维生素K2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维生素K2的提取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对维生素K2发酵液进行升温,在适宜的温度下投加溶菌酶,并联合超声,对菌体细胞进行破壁,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超声对菌体细胞进行破壁,另一方面在低强度的超声条件下,提升了溶菌酶的活性,降低了溶菌酶投加量的同时并有效保证了对菌体细胞的破碎率;此外,在本发明方法中通过直通气体热源的方式对发酵液进行加热,过程中采用微孔曝气的方式,通入到发酵液中的气泡在超声的条件下,表现出对菌体细胞破碎率的增强作用,特别的当采用低温蒸汽时,该效果更加的明显,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菌体细胞的破碎率可达到99%以上,有效的提高了发酵液中维生素K2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26725.4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建国 , 张长森 , 陈宏战 , 史立军 , 杨林 , 崔凤霞 , 徐恒岗 , 郑志荣 , 陈宏胜 , 陈高明 , 金亨利 , 娄月月 , 张斌 , 史小利 , 刘银霞 , 陈亚军
IPC: C07D307/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D‑异抗坏血酸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D‑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的制备方法。在甲醇/甲醇钠的碱性环境中,2‑酮基‑D‑葡萄糖酸甲酯转化为D‑异抗坏血酸钠并生成了水,本发明方法采用微孔分子筛将反应生成的水进行吸收,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避免转化过程中大量副产物的生成,可有效的保证转化后产品的纯度和收率,另一方面可有效提升转化反应的速率,其中,由于生成的水被吸收,有助于转化过程中化学平衡的右移,此外,在转化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比现有更加剧烈的反应条件,如更高的pH控制以及更高的温度,从而进一步的促进转化反应速率的提升。采用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原料可循环利用,生产成本低,产品纯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368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21628.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系统配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醇碱计量配料系统及应用。在本发明方法中,将甲醇与纯碱定量混合后采用胶体磨胶磨混合均匀,而后通过准确计量混合均匀后的甲醇‑碱混合体系的体积,实现对碱量的定量添加。本发明方法在D‑异抗坏血酸或其钠盐的制备过程中,解决了现有的先甲醇后纯碱的投加方式导致的纯碱容易在转化罐的罐壁上出现残留板结,进而导致的碱量计量投加不准确,从而引起的产品转化反应不彻底的问题,对提高产品收率,降低生产、维护成本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9940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00810.1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7D307/62 , C07C59/105 , C07C51/41 , C07C51/42 , C07C51/43 , C07C5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维生素C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维生素C母液中回收维生素C的方法。通过对维生素C母液进行脱色与膜浓缩,得到浓缩后的维生素C母液,向浓缩后的维生素C母液中添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反应完全后继续添加氯化钠溶液,使得古龙酸进一步的析出,并得到了维生素C富集液,维生素C富集液脱盐结晶,即得到了维生素C产品,实现了对维生素C母液中维生素C的回收。本发明方法在常温的条件下进行,工艺更加温和也更加节能与环保,同时通过添加过量钠盐的方法将古龙酸盐从维生素C母液中更加彻底的分离出来,从而得到纯净的维生素C富集液,对该维生素C富集液进行结晶,所得产品纯度高、收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2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55386.4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小利 , 张建国 , 史立军 , 崔凤霞 , 杨林 , 陈宏战 , 贾德坡 , 秦天苍 , 陈黎 , 杜永斌 , 金亨利 , 陈高明 , 史政豪 , 朱腾跃 , 刘杉 , 刘银霞
IPC: C12P7/6434 , C12R1/645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法生产DHA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对富含DHA油脂的发酵液进行离心、过滤,得到菌体湿品,并对菌体湿品进行超声破碎,使得DHA油脂游离出来,并通过正己烷进行提取,对提取后的DHA油脂‑正己烷溶液进行脱胶、脱色,并通过乙醇‑水‑正己烷三元共沸体系蒸馏的方式,将溶剂蒸出,从而得到DHA油脂。本发明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得到的DHA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低,所得的产品不易氧化,没有鱼腥味,外观、气味纯正,便于应用于推广,同时,避免了碱的消耗,所采用的溶剂经过处理分离后能够循环的利用,有助于资源的节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67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98313.9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建国 , 陈宏战 , 史立军 , 杨林 , 陈宏胜 , 郑志荣 , 崔凤霞 , 张玉函 , 焦冰冰 , 徐琳 , 于冬冬 , 赵郅洁 , 陈景奎 , 石明卫 , 丁志军 , 吴富民 , 郭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D‑异抗坏血酸钠生产的浓缩系统,其一级螺旋浓缩器的密闭壳体内安装有螺旋叶片,密闭壳体一端的上部与来料管连接,另一端的下部和稀释罐的上部之间连接有一级出料管,密闭壳体内的蒸发汽通过蒸气管道连接至一级冷凝器,一级螺旋浓缩器和稀释罐之间设有二级螺旋浓缩器,一级出料管通入二级螺旋浓缩器的入口,二级螺旋浓缩器的出口通过二级出料管连接至稀释罐;该系统采用两级逐步推进方式进行物料浓缩,物料在浓缩过程中处于持续向前螺旋搅拌推进状态,且内部水分不断蒸发,避免物料与蒸发热源大面积接触以及在固定位置长时间浓缩,可有效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物料粘壁导致碳化结焦现象,自动化显著提升,提高了蒸发浓缩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222688621U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20676289.8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6B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维生素C精制流化床预冷系统,该系统包括安装在流化床的预冷风机入口的进风箱体,进风箱体的入口处设有覆盖该进风箱体横截面的S形制冷管,S形制冷管两侧的端头套装在进风箱体侧板上的通孔内,在S形制冷管的入口连接有乙二醇输入管,出口连接有乙二醇输出管,并在进风箱体的外端口覆盖有过滤网;通过向S形制冷管内通过乙二醇形成循环产生制冷效果,外部自然风经过S形制冷管时产生热交换被快速降温,因此能够高效率降低流化床内物料的温度,保证其达到规定的低于40℃的出料温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