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0211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89639.3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风筒和手柄,风筒头端开口且尾端封闭,风筒内设有包括第一风管本体和第一导流管的第一风管组件以及包括第二风管本体和第二导流管的第二风管组件;第一导流管的外径自风筒尾端向风筒头端的方向逐渐收敛,第一导流管靠近风筒尾端的外壁面与第一风管本体的内壁面贴合以在靠近风筒头端的一侧形成第一间隙;第二导流管的外径自风筒头端向风筒尾端的方向逐渐收敛,第二导流管靠近风筒头端的外壁面与第二风管本体的内壁面贴合以在靠近风筒尾端的一侧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风管本体的外壁面与第二导流管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手柄内设有主风道、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一间隙连通,第二支路与第二间隙连通。

    一种除尘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02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910489639.3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风筒和手柄,风筒头端开口且尾端封闭,风筒内设有包括第一风管本体和第一导流管的第一风管组件以及包括第二风管本体和第二导流管的第二风管组件;第一导流管的外径自风筒尾端向风筒头端的方向逐渐收敛,第一导流管靠近风筒尾端的外壁面与第一风管本体的内壁面贴合以在靠近风筒头端的一侧形成第一间隙;第二导流管的外径自风筒头端向风筒尾端的方向逐渐收敛,第二导流管靠近风筒头端的外壁面与第二风管本体的内壁面贴合以在靠近风筒尾端的一侧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风管本体的外壁面与第二导流管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手柄内设有主风道、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一间隙连通,第二支路与第二间隙连通。

    一种除尘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57640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850131.7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风筒和手柄,风筒头端开口且尾端封闭,风筒内设有包括第一风管本体和第一导流管的第一风管组件以及包括第二风管本体和第二导流管的第二风管组件;第一导流管的外径自风筒尾端向风筒头端的方向逐渐收敛,第一导流管靠近风筒尾端的外壁面与第一风管本体的内壁面贴合以在靠近风筒头端的一侧形成第一间隙;第二导流管的外径自风筒头端向风筒尾端的方向逐渐收敛,第二导流管靠近风筒头端的外壁面与第二风管本体的内壁面贴合以在靠近风筒尾端的一侧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风管本体的外壁面与第二导流管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手柄内设有主风道、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一间隙连通,第二支路与第二间隙连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支顶架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54517Y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820182368.4

    申请日:2008-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顶架,其结构特征是主框架、固定凹槽、推进驱动弹簧、卡片弹簧、卡片和推进驱动片套接在支顶杆上,推进驱动片居主框架内,并与主框架固结,推进驱动弹簧居推进驱动片与主框架间,卡片弹簧居主框架与卡片间;手柄与主框架铆接;支顶杆套在丝杆内,丝杆的一端连接支顶圆片,支顶杆的一端连接拉杆。本实用新型承载及定位功能好,主框架可在支顶杆移动,带扣件支顶架可以与架杆配合,在空鼓病害壁画的保护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孔洞封堵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91758U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20613279.9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孔洞封堵装置,涉及防护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组件、支撑部、限位组件和隔网,隔网分别与固定组件和支撑部连接,使得隔网能够展开在固定组件和支撑部上,将多个支撑部分别支撑在孔洞靠近洞口的内壁上,隔网可防止鸟、鼠和蝙蝠等动物进入到孔洞内;多个支撑部围绕固定组件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支撑部均与固定组件铰接,限位组件与固定组件连接,限位组件能够限制支撑部相对于固定组件移动,实现了支撑部可相对于固定组件的张开或者收合以及相对于固定组件位置的固定,使用方便。

    壁画修复注浆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10200Y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820182369.9

    申请日:2008-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壁画修复注浆器。它是由注射器和注浆管构成,注射器与注浆管螺纹连接,注浆管管径为1~3mm,管长为360~380mm。本实用新型利用注浆管本身的特点,将浆液输送到空鼓层,使壁画地仗与墙体粘接,为抢救和修复布达拉宫的壁画做出了贡献。

    壁画起甲病害修复用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851957U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20615308.5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壁画起甲病害修复用加热装置,涉及壁画修复技术领域。该壁画起甲病害修复用加热装置包括导热体和手柄,导热体连接于手柄的端部;手柄的内部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用于对导热体进行加热;手柄的侧壁上设有功能面板,功能面板上设有开关按键,开关按键用于控制加热组件的开关状态。该壁画起甲病害修复用加热装置能够对注射到壁画起甲颜料层背面的粘结剂或去离子水进行加热,从而加速粘结剂或去离子水在起甲壁画上的入渗,使壁画起甲颜料层快速稳固粘贴,并进而提高壁画修复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监测定位结构及监测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45155U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21315084.2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监测定位结构及监测装置,涉及监测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光源组件和轮廓限制组件,由于光源组件与外部监测装置连接,且轮廓限制组件与光源组件连接,在轮廓限制组件上设置有轮廓限制部,光源组件发出的可见光穿过轮廓限制部,轮廓限制部用于将光线聚集在固定的照射区域内,使得穿过轮廓限位部的可见光在被照射物体上形成便于识别的照射区域,照射区域对应监测设备的监测区域,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监测设备不便于对监测区域进行定位的技术问题,照射区域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识别,方便对监测设备的监测区域进行定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