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减少探伤缺陷的模铸钢锭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25067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19201.6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探伤缺陷的模铸钢锭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设定保护渣的重量比例,并按照所述重量比例对所述保护渣进行包装;步骤S2:将包装完成的所述保护渣吊装入钢锭模内;步骤S3:进行钢液浇注,获取钢锭。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减少探伤缺陷的模铸钢锭生产工艺,采用吊渣法加入保护渣,工艺简单、控制方便,有效达标率≥95%,能有效控制锻材的夹渣探伤缺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高碳轧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8013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74195.4

    申请日:2019-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205 C21D1/32 C21D8/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碳轧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高碳轧材制造领域。本发明的高碳轧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钢材在奥氏体区加热至1130~1230℃,保温60~90min,然后于850~900℃进行终轧,再冷却至650~700℃,最后经过退火得到高碳轧材。该方法简单,控制方便,能够缓解轧材中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存在网状碳化物的技术问题,应用前景良好。本发明提供的高碳轧材的碳化物分布均匀,网状碳化物水平较低,其加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等性能良好,能够将其作为轴承钢进行应用。

    低碳铬不锈钢410盘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992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741721.9

    申请日:2022-12-29

    Inventor: 段丕荣 李国 杨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低碳铬不锈钢410盘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不锈钢制造领域,包括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进行UHP炉冶炼、AOD炉冶炼、LF炉冶炼和连铸加工,获得铸坯:碳的含量为0.11~0.13%,铬的含量为12.00~13.50%,硅的含量为0.20~1.00%,锰的含量为0.20~1.00%,镍的含量为0.20~0.60%,铜的含量为0.10~0.25%,磷的含量为0.005~0.025%,硫的含量为0.005~0.008%,其余为铁含量;对铸坯连轧,获得盘条;将盘条退火,获得低碳铬不锈钢410盘条。该工艺可以减少锻造开坯工序或初轧开坯工序,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低碳铬不锈钢410盘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99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41721.9

    申请日:2022-12-29

    Inventor: 段丕荣 李国 杨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低碳铬不锈钢410盘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不锈钢制造领域,包括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进行UHP炉冶炼、AOD炉冶炼、LF炉冶炼和连铸加工,获得铸坯:碳的含量为0.11~0.13%,铬的含量为12.00~13.50%,硅的含量为0.20~1.00%,锰的含量为0.20~1.00%,镍的含量为0.20~0.60%,铜的含量为0.10~0.25%,磷的含量为0.005~0.025%,硫的含量为0.005~0.008%,其余为铁含量;对铸坯连轧,获得盘条;将盘条退火,获得低碳铬不锈钢410盘条。该工艺可以减少锻造开坯工序或初轧开坯工序,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一种LNG船用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181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85249.1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NG船用结构钢,其包括:0.010~0.040wt%的Nb,0.020~0.050wt%的Al,0.10~0.15wt%的C,0.10~0.30wt%的Si,1.30~1.60wt%的Mn,0.15~0.30wt%的Ni,P≤0.010wt%,S≤0.005wt%,Ti≤0.005wt%,Fe余量。本申请还提供了LNG船用结构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微合金化的工艺手段细化材料晶粒,控制碳以及残余元素磷、硫、钛等成分,提升了材料的低温冲击韧性,通过控制锰、镍元素含量,提升了材料强度,并配合控轧控冷工艺方法,以实现在‑55℃环境条件下,保证材料强度的同时,提升材料冲击韧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