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5022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71210.8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发光元件100于基材40的一面上依序具备凹凸构造层142、第1电极92、有机层94、及第2电极98,透镜构件20配置于上述基材的上述一面的相反侧的面,上述有机层中的经上述第1电极及上述第2电极于上述基材的厚度方向夹持的区域的发光部94a与上述透镜构件,于俯视时中心一致,上述发光部径D2与上述透镜构件径D1的比满足D2/D1≦0.7,上述基材的上述相反侧的面与上述发光部的中心间的距离d与上述透镜构件径D1的比满足d/D1≦0.25。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充分的发光效率且色度的角度相依性小的发光元件。

    发光元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65495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580019920.0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将发出的光提取到外部、且可以充分确保发光面积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10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的透光性基板11、具有凹凸图案的凹凸结构层12、第一电极层13、具有发光部的有机发光层14、第二电极层15、以及直径为D1的透镜部件16,按照凹凸结构层、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层及第二电极层的顺序在所述基板的第一面侧形成层叠体,且凹凸图案位于所述凹凸结构层的所述第一电极层侧,所述基板在第二面上具有透镜部件,发光部由夹在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中的有机发光层中的直径为D2的层状区域构成,发光部的中心与透镜部件的中心位于同心上,且发光部的直径D2与透镜部件的直径D1的比值为0.7﹤D2/D1≤1.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