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跨径砂卵石地层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81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810167533.7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跨径砂卵石地层模型试验装置,属于隧道施工领域。该装置为长方箱体,包括由小至大三种跨径开孔,分别为二车道跨径开孔、三车道跨径开孔和四车道跨径开孔;所述跨径开孔包括跨径开孔模板和跨径开孔拼接部分;所述跨径开孔位于箱体中部底端,为隧道拱形开孔;箱体长度为最大开挖跨径的4倍,几何相似比为1:20。本发明减小了模型箱边界效应的影响,综合考虑平面应变问题、大比尺模型试验和模型试验箱整体规模等因素,有效降低了开挖控制难度,提高了箱体整体的稳定性,对多跨径砂卵石地层开展隧道开挖模型试验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大比例尺隧道模型试验开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3333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810183008.4

    申请日:2018-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比例尺隧道模型试验开挖装置,属于隧道勘探领域。该装置包括卸载装置和支撑装置;均设置在模型箱内;所述卸载装置由10块楔形不锈钢块组成,自上而下编号为I~X,彼此错缝咬合形成一个环形整体,钢块厚度为10cm,纵向长度与模型箱纵向尺寸保持一致,而且钢块拼成的环形整体外轮廓与开挖孔轮廓紧密贴合;所述支撑装置由两块长条形钢板组成,钢板重叠放置,在重叠处采用螺栓固定。本发明可以很好地模拟实际隧道开挖情况,开挖控制简单,当埋深较大时,模型箱边界对开挖土体的扰动小,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不大。

    一种浅埋暗挖隧道地层稳定性的多参数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108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531974.6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浅埋暗挖隧道地层稳定性的多参数判别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和围岩变形规律拟定地层稳定性评价指标,建立地表沉降变形控制指标和围岩变形控制指标;步骤二:针对浅埋暗挖隧道地层稳定性特点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建立合理的埋暗挖隧道地层稳定性评价分级标准;步骤三:根据围岩沉降规律数测数据分析和地层沉降变形规律实测数据分析,获得监测指标实测值;步骤四:将监测指标实测值与地层稳定性评价分级标准对应,取所有评价分级中的最不稳定的分级作为地层稳定性的最终分级,进而采取相应的工程管理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本发明预测预警的准确率较高。

    隧道防水结构及隧道防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498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59339.2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隧道防水方法,在拟开挖隧道两侧施作围护桩,在既有地面拉槽开挖施作纵横梁,在纵横梁内浇筑顶板。在顶板上铺设防水板,将防水板的两侧延伸到纵横梁的外侧以下,在防水板上铺设保护层,在保护层上铺设路面,以恢复地表交通。进行盖挖逆作施工,开挖同排围护桩间的岩土,以预留安装空间,紧贴围岩铺设排水管,且将排水管与排水沟连通。在同排围护桩间施作挡土板,且将挡土板的上部与顶板连接,下部与底板连接,在围护桩和挡土板的表面施作防水层,在防水层和顶板内侧施作侧墙。上述隧道防水结构及隧道防水方法,能够缩短地表建设周期,采用不连续的防水铺设形式,采用排水管和防水层等措施,确保防水有效。

    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1008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60253.1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暗挖隧道开挖轮廓线外施作第一排围护桩,在明挖隧道轮廓线外侧施作第二排围护桩;进行暗挖隧道开挖,然后施作暗挖隧道支护结构;在围护桩的桩顶施作顶梁,以将相邻两个围护桩连接,在顶梁内浇筑顶板,以恢复地表交通;在顶板覆盖下进行明挖隧道开挖,到达顶部高程时,在围护桩间施作连梁,在连梁内施作中板;开挖隧道下部土体至隧道底高程时,在围护桩间施作底层纵横梁。上述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方法,环境破坏小,地表交通恢复快,施工安全性高,节省工程造价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