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装配式建筑用墙板组件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1385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423124.5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装配式建筑用墙板组件及装配方法,包括墙板,墙板至少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插孔,每个插孔均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至少一个插孔的第一开口处安装有第一连接件,对应的该插孔第二开口处安装有第二连接件,多个墙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拼接构成墙体,其中,通过插杆插入相邻墙板的承接管内,并在旋转环、斜槽、承接管和弧形凸块的作用,随墙板拼接,自动带动旋转环转动,从而带动插杆转动,利用锁紧件,将插杆与固定管锁紧固定,此状态下,两个墙板完成拼接,且自动锁紧,无需人工通过螺栓等进行锁紧固定,提高装配效率。

    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104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578253.1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方法,针对现有建筑节能耗检测装置中,存在装置内部电元器件散热效果不好,且不易操作,散热的范围小,无法对装置内边角出进行彻底散热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大楼电力监测‑大楼照明电能监测‑大楼空调电能监测‑对空调系统中风机盘管进行改造‑对室内照明进行改造,其中大楼照明电能监测所需要的设备包括箱体。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带动转动架转动,且使流通液体流进底箱内的集液仓内,实现循环流通的目的,通过设置隔板外壁的风机可以对检测装置进行吹风散热处理,通过设置转动的转动架可以和气流发生换热效果,促进气流检测装置的降温目的和散热范围。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748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7273.2

    申请日:2022-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桩体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高强度桩体结构,其包括桩体模壳,桩体模壳的内部沿竖直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隔板,隔板用于沿竖直方向将桩体模壳内部区域分为若干浇筑区,隔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浇筑孔,每组浇筑区内均设置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用于在混凝土向浇筑区内浇筑的过程中,使混凝土在浇筑区内呈填实布置并对浇筑区内的混凝土进行旋转搅拌,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而增强建筑桩体的强度,加固机构自由端用于插入地基内,加固建筑桩体,且加固机构的自由端是一边旋转一边移动插入地基,插入过程更加平稳顺利。

    一种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80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81565.4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支架、位于底座支架上端的筛分机构;筛分机构包括半圆外壳、第一筛筒、第二筛筒、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位于翘起一端的圆板上端的筛孔调节组件对筛孔面积调节,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筛筒,转动过程中将通过筛孔经过破碎后的废弃混凝土进行筛分,筛分后的骨料将自半圆壳体下端的出料口排出;清洁机构包括横梁、滚动轴、第二传动轴以及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驱动电机控制滚动轴转动,通过升降调节组件控制第二传动轴与滚动轴上下移动,通过滚动轴表面的若干刷毛对筛筒外壁进行清洁。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还提高了对装置的清洁效率。

    一种绿色装配式建筑用墙板组件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13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423124.5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装配式建筑用墙板组件及装配方法,包括墙板,墙板至少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插孔,每个插孔均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至少一个插孔的第一开口处安装有第一连接件,对应的该插孔第二开口处安装有第二连接件,多个墙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拼接构成墙体,其中,通过插杆插入相邻墙板的承接管内,并在旋转环、斜槽、承接管和弧形凸块的作用,随墙板拼接,自动带动旋转环转动,从而带动插杆转动,利用锁紧件,将插杆与固定管锁紧固定,此状态下,两个墙板完成拼接,且自动锁紧,无需人工通过螺栓等进行锁紧固定,提高装配效率。

    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1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78253.1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方法,针对现有建筑节能耗检测装置中,存在装置内部电元器件散热效果不好,且不易操作,散热的范围小,无法对装置内边角出进行彻底散热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大楼电力监测‑大楼照明电能监测‑大楼空调电能监测‑对空调系统中风机盘管进行改造‑对室内照明进行改造,其中大楼照明电能监测所需要的设备包括箱体。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带动转动架转动,且使流通液体流进底箱内的集液仓内,实现循环流通的目的,通过设置隔板外壁的风机可以对检测装置进行吹风散热处理,通过设置转动的转动架可以和气流发生换热效果,促进气流检测装置的降温目的和散热范围。

    一种再生混凝土高效输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715210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3019722.0

    申请日:2022-11-14

    Inventor: 邵红才 王兵 王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产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高效输送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中心轴为上下方向且截面外侧为圆弧形的倒锥形主体输送支撑稳定座,主体输送支撑稳定座的下端设有形安装连接组合柱,主体输送支撑稳定座的内部设有倒锥形主体输送配合通道孔,主体输送配合通道孔的内侧面与主体输送支撑稳定座的外侧面相互平行,主体输送支撑稳定座的外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圆周均匀分布主体为圆弧形的辅助输送配合管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进行后期使用时不需要再进行单独物料的搅拌,使整体的使用效率更高,并且本输送结构整体的体积更小,使用时更加方便,可以配合多种混合施工设备进行使用。

    一种建筑钢结构的吊装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20642309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1883712.3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结构的吊装机构,包括移动式吊装装置,移动式吊装装置包括承载板和安装于承载板尾部的配重块,承载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万向轮,承载板由L型基板和横板组成,L型基板的尾部安装有扶手,L型基板的上端与横板一体成型,L型基板上安装有卷扬机,卷扬机连接有牵引钢丝,牵引钢丝的外端穿插有套环,套环固定于横板的下方,牵引钢丝的下端安装有挂钩,横板的顶部配备有供电电源,横板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螺纹穿插有螺杆,螺杆的右端固定有把手且左端穿插有滑块,滑块上呈倾斜状固定有推杆,推杆的外端固定有套筒。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移动式吊装装置相对于吊机、起重机具有更高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622569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3059211.1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涉及装配式结构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而且工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现场施工环境污染严重,且目前混凝土框架结构作用单一、实用性差的问题。上沿板下端活动连接有对称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两个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下端活动连接有下沿板,每两个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均活动连接有X型支架,上沿板上下两面以及下沿板上表面均开设有左右两个对称的梯形第一凹槽,上沿板上表面设有第一凸板,下沿板下表面设有左右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下沿板下表面开设有第四凹槽。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安装灵活度提升、效率更高,增加混凝土框架的稳定性,强有力的支撑结构可有效防止结构变形。

    一种建筑地基用组合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373982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888201.2

    申请日:2022-10-31

    Inventor: 邵红才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地基用组合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口向右侧的圆弧形第一主体连接配合结构,所述第一主体连接配合结构的在侧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过度配合连接柱,所述过度配合连接柱的左侧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主体连接配合结构,所述第一主体连接配合结构的下端靠右侧位置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配合连接槽组合有加固组合配合板,所述加固组合配合板的下端通过紧固连接压合板将其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再进行钢丝的紧固连接,整体配合时的效率更高,在后期进行混凝土浇注后的整体内部结构连接强度更高,保障了地基的整体结构强度,能够有效节省在施工时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