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571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367510.2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IPC: A01N61/00 , A01N57/20 , A01N43/40 , A01N37/10 , A01P21/00 , A01G22/22 , A01G22/00 , A01G13/00 , A01G7/06 ,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预防/减轻苏北软米粳稻生理性青枯的调节剂及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萘乙酸、乙烯利、缩节胺和腐殖酸钾合理复配,能够激活软米粳稻体内酶的活性,提高软米粳稻后期叶片SOD、POD的含量,并降低MDA、脯氨酸的含量,增强叶片抗衰性能,进而提高软米粳稻的抗逆能力,预防或减轻因低温造成的青枯病的发生。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能够应对苏北地区“V”字型气温天气条件,在增强水稻群体抗青枯性能的同时,达到了减肥和增产提质的目的,有效增加了水稻种植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057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67510.2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IPC: A01N61/00 , A01N57/20 , A01N43/40 , A01N37/10 , A01P21/00 , A01G22/22 , A01G22/00 , A01G13/00 , A01G7/06 ,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预防/减轻苏北软米粳稻生理性青枯的调节剂及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萘乙酸、乙烯利、缩节胺和腐殖酸钾合理复配,能够激活软米粳稻体内酶的活性,提高软米粳稻后期叶片SOD、POD的含量,并降低MDA、脯氨酸的含量,增强叶片抗衰性能,进而提高软米粳稻的抗逆能力,预防或减轻因低温造成的青枯病的发生。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能够应对苏北地区“V”字型气温天气条件,在增强水稻群体抗青枯性能的同时,达到了减肥和增产提质的目的,有效增加了水稻种植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058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99340.5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IPC: A01G22/22 , A01C21/00 , A01C1/06 , A01G13/00 , A01G7/06 , A01N43/36 , A01N37/46 , A01N43/707 , A01N51/00 , A01N47/02 , A01N43/56 , A01N43/90 , A01N43/653 , A01N43/16 , A01N43/54 , A01N39/04 , A01P7/04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高效型水稻增产提质的方法。与常规栽培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使氮肥施用量减少10%~25%,肥料施用次数减少2~3次,农药施用量减少5%~10%,用药次数减少2~3次,最终获得的实产较常规栽培方法高7.29%~12.73%,氮素利用率高5.31%~53.73%,且氮高效粳型水稻的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均优于常规栽培,实现了水稻优质、丰产、氮高效三者的协同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699265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168441.5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苏北地区麦茬机插粳稻的施肥方法,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所述施肥方法的步骤包括:选取中熟中粳或迟熟中粳水稻品种,进行壮秧培育;麦秸秆全量还田后,在栽前0~3d向待栽秧地块施入基肥,整地;栽种壮秧后的水稻秧苗,喷施除草剂;栽后8~12d施入分蘖肥;中熟中粳水稻品种栽后45~50d或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栽后50~55d,施入穗肥。本发明所述方法适宜苏北地区麦茬机插粳稻种植的施肥,有效减少氮肥施用,控制施肥次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产量,降低施肥成本。不仅克服了施肥量高、施肥时期难以把握、施肥次数多的问题,还可解决群体后期易贪青倒伏所致收获期推迟和小麦不能适期播种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9926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68441.5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苏北地区麦茬机插粳稻的施肥方法,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所述施肥方法的步骤包括:选取中熟中粳或迟熟中粳水稻品种,进行壮秧培育;麦秸秆全量还田后,在栽前0~3d向待栽秧地块施入基肥,整地;栽种壮秧后的水稻秧苗,喷施除草剂;栽后8~12d施入分蘖肥;中熟中粳水稻品种栽后45~50d或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栽后50~55d,施入穗肥。本发明所述方法适宜苏北地区麦茬机插粳稻种植的施肥,有效减少氮肥施用,控制施肥次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产量,降低施肥成本。不仅克服了施肥量高、施肥时期难以把握、施肥次数多的问题,还可解决群体后期易贪青倒伏所致收获期推迟和小麦不能适期播种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0518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08381.1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漏水土壤机插钵体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种子催芽至破胸露白,晾干,得发芽种子;(2)将所述发芽种子播种至育秧盘中的营养土中,暗化处理2~3天,得到出苗秧盘;(3)将所述出苗秧盘摆放至秧床,盖无纺布,上跑马水,待秧苗叶龄达1叶1心期,揭膜,对秧苗进行促控管理。本发明通过苗期促控操作,能防止肥料随水渗漏流失,以及化控剂有效成分稀释、浓度降低造成化控效果减弱,从而起到追肥和化控的“促控”作用。与常规方法育苗相比,本发明的出苗整齐、秧苗根多、健壮,且带蘖增加0.6~0.8个/孔穴,后期水稻产量增加5%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139320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35712.7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迟播小麦的节氮施肥方法。本发明所述施肥方法包括确定施肥时间,确定施肥种类以及小麦种植中各环节的具体要求。本发明主要适用于苏北地区迟播小麦的种植,方法简明,易于实施,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氮的使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10518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908381.1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漏水土壤机插钵体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种子催芽至破胸露白,晾干,得发芽种子;(2)将所述发芽种子播种至育秧盘中的营养土中,暗化处理2~3天,得到出苗秧盘;(3)将所述出苗秧盘摆放至秧床,盖无纺布,上跑马水,待秧苗叶龄达1叶1心期,揭膜,对秧苗进行促控管理。本发明通过苗期促控操作,能防止肥料随水渗漏流失,以及化控剂有效成分稀释、浓度降低造成化控效果减弱,从而起到追肥和化控的“促控”作用。与常规方法育苗相比,本发明的出苗整齐、秧苗根多、健壮,且带蘖增加0.6~0.8个/孔穴,后期水稻产量增加5%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585155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610278775.4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扬州市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 , 扬州大学
IPC: A23K50/10 , A23K20/142 , A23K20/158 , A23K40/30 , A23K40/10 , A01K67/02
Abstract: 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的复合精氨酸包被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奶牛的饲喂技术领域,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置于容器内,在加热条件下,搅拌使棕榈酸和硬脂酸融化成透明液体时倒入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搅拌后将容器移至室温冷却,直至形成细腻颗粒。本发明工艺简单、合理,制成的产品稳定性好,便于保藏,方便使用,可提高泌乳奶牛的泌乳性能、乳品质及奶牛的免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44863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98257.5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伏发电领域内的一种适合不同功率组件级联的光伏集成组件控制器,包括多组级联的光伏发电控制组件,所述光伏发电控制组件包括光伏组件、Boost升压电路、输出电容、双向隔离型半桥DC/DC变换器以及均压电容,所述Boost升压电路的输入端接光伏组件,输出端接滤波电容,同时引出两个端子与相邻的Boost升压电路相串联,最终输出系统电压,Boost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还接有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原边,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副边接均压电容,同时均压电容两端引出两个端子与上一级的滤波电容相并联,第一级的滤波电容两端短路,本发明避免了光伏系统因限压而导致功率的损失,用于光伏发电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