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稞大田灌排水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396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62480.2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青稞生产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稞大田灌排水方法及其应用。将基肥均匀施于大田;在地势较高的一侧设置灌水渠,在地势较低的一侧设置排水渠,测量田块的总长与总宽,结合开沟作业机械的宽幅,沿田块长向,采用人工标记方式,将大田分成适宜宽度的畦面,畦面与畦面之间留纵沟,大田的两头各规划一条横沟;在设定畦面上,采用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后开排水沟。所述方法既能有效避免青稞出苗期灌溉导致低洼处烂种无苗的发生,又可以防止青稞生长后期雨水在生产过程中的渍害,还能养根保叶,确保青稞高产优质,保障藏区青稞生产的健康发展。

    一种大麦黄花叶病室内接种用幼苗及接种后幼苗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3455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1316869.6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麦黄花叶病室内接种用幼苗及接种后幼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麦种子休眠破除与消毒后均匀排放于湿润纸床上,置于发芽箱内催芽,出芽后移栽到装有基质的育苗钵中,将育苗钵整齐放置于塑料槽中,将塑料槽放入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在塑料槽中加水,幼苗长至二叶一心期进行大麦黄花叶病病毒接种;将接种后幼苗置于人工气候箱进行遮光处理;遮光处理结束后,置于光照、黑暗交替的光照周期中进行培养;在排放育苗钵的长方形塑料水槽内加入营养液,保证幼苗生长所需要水分和养分的供应。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排除非目标病毒的干扰、简化操作流程,保证病毒接种成功率及病毒的均匀扩散。

    大麦耐湿调控基因HvACO1、蛋白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2929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302541.2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麦耐湿调控基因HvACO1、蛋白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大麦耐湿基因HvACO1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首次从耐湿大麦中克隆得到耐湿基因HvACO1,并证明该基因与大麦耐湿性有关,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HvACO1基因过表达到拟南芥中,与对照组相比,转基因植株耐湿能力显著增强,说明HvACO1基因的过表达提高了植株的耐湿性。本发明中HvACO1基因的克隆与转化、转基因等技术为研究大麦耐湿的分子机理及育种应用奠定了基础,具有广阔的育种应用前景和一定的经济价值。

    一种鉴定耐湿大麦品种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60335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610087445.7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鉴定耐湿大麦品种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中的湿害处理系统。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滤纸法催芽大麦种子;2)将步骤1)中所得的长势一致的芽苗移栽入装有等量有机基质的培养箱中;3)将栽种好的芽苗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在不同生长期对处理组的芽苗进行湿害处理;4)随后选取大麦单株根系,以不定根的表型特征和/或不定根中产生通气组织的面积作为鉴定大麦耐湿性的重要指标。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不定根根系特征的鉴定方法具有表型简单、结果准确、易于筛选区分的优点;用于该方法中的湿害处理系统安装简单、装配灵活,可循环利用有机基质,不会造成养分流失,减少了试验误差。

    一种大麦黄花叶病病毒的幼苗叶片快速接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6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16891.0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植物病害接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大麦黄花叶病病毒的幼苗叶片快速接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具有大麦黄花叶病病害特征的大麦,取其大麦黄花叶病病斑明显的绿叶,低温保存备用;将解冻的病叶与K2HPO4缓冲液、石英砂混合,碾压病叶使其出汁得到病毒汁液;使用棉质手套蘸取病毒汁液及石英砂,从叶片的基部夹住叶片向叶尖端滑动,完成接种。本方法采用棉质手套夹持快速摩擦接种,能够在不影响被接种幼苗正常生长的前提下,简化操作过程、灵敏性高、提高接种效率。

    大麦耐湿调控基因HvACO1、蛋白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2929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02541.2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麦耐湿调控基因HvACO1、蛋白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大麦耐湿基因HvACO1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首次从耐湿大麦中克隆得到耐湿基因HvACO1,并证明该基因与大麦耐湿性有关,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HvACO1基因过表达到拟南芥中,与对照组相比,转基因植株耐湿能力显著增强,说明HvACO1基因的过表达提高了植株的耐湿性。本发明中HvACO1基因的克隆与转化、转基因等技术为研究大麦耐湿的分子机理及育种应用奠定了基础,具有广阔的育种应用前景和一定的经济价值。

    一种鉴定耐湿大麦品种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6033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87445.7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鉴定耐湿大麦品种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中的湿害处理系统。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滤纸法催芽大麦种子;2)将步骤1)中所得的长势一致的芽苗移栽入装有等量有机基质的培养箱中;3)将栽种好的芽苗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在不同生长期对处理组的芽苗进行湿害处理;4)随后选取大麦单株根系,以不定根的表型特征和/或不定根中产生通气组织的面积作为鉴定大麦耐湿性的重要指标。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不定根根系特征的鉴定方法具有表型简单、结果准确、易于筛选区分的优点;用于该方法中的湿害处理系统安装简单、装配灵活,可循环利用有机基质,不会造成养分流失,减少了试验误差。

    一种提高超甜玉米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4667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19251.8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超甜玉米产量的方法。本发明选择蚯蚓:选用经过牛粪饲喂的蚯蚓;采集蚯蚓:将蚯蚓与蚯蚓粪经过人工初步分离,再用清水清洗蚯蚓,去除蚯蚓表面粪土;蚯蚓处理:将蚯蚓与清水混合后置于恒温条件下浸泡,再经过搅拌、离心处理后沉淀;蚯蚓原液获取:利用医用纱布对沉淀液过滤,得到过滤液;喷施液制备:将蚯蚓提取液原液按照30%浓度制备成喷施液;向超甜玉米进行喷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程序复杂、运用繁琐、成本高、不保不利等缺陷。本发明提高超甜玉米果穗产量,改善超甜玉米籽粒的商品性能和营养价值,延长果穗的采收期、单果增重明显,有利于实现超甜玉米的有机化、无害化、生态化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一种大麦全生育期营养液及大麦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7412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340429.6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质资源抗逆性鉴定与筛选及栽培生理研究。具体涉及一种大麦全生育期营养液,以及用该培养液培养大麦的方法,包括大麦营养液配制、大麦发芽芽床制备、大麦发芽和大麦生长的步骤。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确保大麦全生育期正常生长,避免因环境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减少试验误差,极大提高大麦种植资源筛选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