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03971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697820.6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蚯蚓复合液实现小麦增产的方法。本发明采集取食牛粪的蚯蚓并用清水清洗,按照蚯蚓:清水=1:9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蚯蚓复合液,在常温下浸泡,在小麦盛花期后期进行喷雾。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生物有机肥存在用量大、见效慢、成本高的缺陷,加之不同的施用时期产生的效果差异大等因素,限制了蚯蚓复合液作用的发挥的缺陷。本发明运用天然生物有机肥蚯蚓复合液来代替传统的生物有机肥解决施用量大、见效慢的不足,在小麦盛花后期运用叶面喷施的方式,达到见效快、使用简便的一种小麦无害化、生态化生产追肥的目的,明显提高小麦产量和综合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05449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10298821.8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式机插秧育秧方法。本发明蚯蚓粪基质配制是利用大平二号蚯蚓取食奶牛粪后的蚓粪,过筛处理,与大田过筛细土按照1∶1比例均匀混合而成;选取过筛细土作为盖土;将鲜牧草秸秆摊铺在育苗盘底部;装基质、喷淋水、播水稻种子、盖土,完成播种。本发明克服了过去存在肥力的持续性与水稻秧苗生长需要及机插性能要求难以吻合,需要在水稻一叶一心补施一次肥料才能解决三叶一心落黄问题的缺陷。本发明利用闷置及种子根系发育过程中呼吸、吸收所产生的热量及秧田水分作用促进牧草秸秆逐渐腐熟,至水稻三叶一心时正好补充养分需求,对形成壮秧及增加单株白根量、提高根系盘固性能、增加茎粗并促进机插成活率提高及快速活棵返青。
-
公开(公告)号:CN10430366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48721.6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黄秋葵产量的方法。本发明蚯蚓选择:选用大平一号蚯蚓;蚯蚓处理:将采集的蚯蚓用清水清洗干净,去除蚯蚓表面粪土;提取液获取:按照蚯蚓∶清水=1∶10的比例搅拌、沉淀并过滤,得到蚯蚓提取液原液;喷施浓度:按照25%浓度的蚯蚓提取液配置;定向喷施。本发明克服了栽培措施、化肥或生物基肥等受制于季节、有机肥种类及技术的限制,在实现黄秋葵的无公害生产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发明利用天然生物肥料实现根外追肥,提高黄秋葵产量、改善其品质和进行黄秋葵的无公害生产。解决其他生物肥料用量大、成本高、操作程序复杂的缺陷,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程序简单、效果明显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47648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298789.3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健壮机插秧的方法。本发明蚯蚓粪基质配制是利用大平二号蚯蚓取食奶牛粪后的蚓粪,过筛处理,与大田过筛细土按照1∶1比例均匀混合而成;选取过筛细土作为盖土;将新鲜鸡粪摊铺在育苗盘底部;装基质、喷淋水、播水稻种子、盖土,完成播种。本发明克服了过去肥力持续性与水稻秧苗生长特性难以吻合,在水稻三叶一心时出现落黄现象,需要补充肥料而增加作业程序和成本等缺陷。本发明利用闷置,秧苗根系呼吸、吸收活动及秧田水分作用,促进鸡粪逐渐腐熟,为水稻三叶一心后的养分需求提供保证,对形成壮秧及增加单株白根量、提高根系盘固性能、增加茎粗、提高叶片色泽十分有利。同时提高了机插性能、促进机插成活率提高及快速返青。
-
公开(公告)号:CN11097288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2010051872.6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苗木移栽成活的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在移栽坑底部加深20cm左右的坑,将未完全腐熟的新鲜有机肥放置其中,上层覆盖5cm厚的干蚯蚓粪,利用苗木移栽后所形成的缺氧环境加速有机肥的发酵腐烂,形成供应苗木成活后肥料的及时补充来源,同时利用干蚯蚓粪可以吸附因发酵所产生的部分有害气体,避免对苗木根系的伤害,也可借助蚯蚓粪改善苗木根系微生物环境;另外基部深坑可以起到一种蓄水池效应。本发明简单易行,各地均可以使用,以有利于苗木移栽后快速成活和正常生长,大大提高了苗木移栽成活率,并且可以减少后续维护带来的用时用工增加成本的麻烦。
-
公开(公告)号:CN10444667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19251.8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超甜玉米产量的方法。本发明选择蚯蚓:选用经过牛粪饲喂的蚯蚓;采集蚯蚓:将蚯蚓与蚯蚓粪经过人工初步分离,再用清水清洗蚯蚓,去除蚯蚓表面粪土;蚯蚓处理:将蚯蚓与清水混合后置于恒温条件下浸泡,再经过搅拌、离心处理后沉淀;蚯蚓原液获取:利用医用纱布对沉淀液过滤,得到过滤液;喷施液制备:将蚯蚓提取液原液按照30%浓度制备成喷施液;向超甜玉米进行喷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程序复杂、运用繁琐、成本高、不保不利等缺陷。本发明提高超甜玉米果穗产量,改善超甜玉米籽粒的商品性能和营养价值,延长果穗的采收期、单果增重明显,有利于实现超甜玉米的有机化、无害化、生态化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054493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98821.8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式机插秧育秧方法。本发明蚯蚓粪基质配制是利用大平二号蚯蚓取食奶牛粪后的蚓粪,过筛处理,与大田过筛细土按照1∶1比例均匀混合而成;选取过筛细土作为盖土;将鲜牧草秸秆摊铺在育苗盘底部;装基质、喷淋水、播水稻种子、盖土,完成播种。本发明克服了过去存在肥力的持续性与水稻秧苗生长需要及机插性能要求难以吻合,需要在水稻一叶一心补施一次肥料才能解决三叶一心落黄问题的缺陷。本发明利用闷置及种子根系发育过程中呼吸、吸收所产生的热量及秧田水分作用促进牧草秸秆逐渐腐熟,至水稻三叶一心时正好补充养分需求,对形成壮秧及增加单株白根量、提高根系盘固性能、增加茎粗并促进机插成活率提高及快速活棵返青。
-
公开(公告)号:CN10370397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97820.6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蚯蚓复合液实现小麦增产的方法。本发明采集取食牛粪的蚯蚓并用清水清洗,按照蚯蚓:清水=1:9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蚯蚓复合液,在常温下浸泡,在小麦盛花期后期进行喷雾。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生物有机肥存在用量大、见效慢、成本高的缺陷,加之不同的施用时期产生的效果差异大等因素,限制了蚯蚓复合液作用的发挥的缺陷。本发明运用天然生物有机肥蚯蚓复合液来代替传统的生物有机肥解决施用量大、见效慢的不足,在小麦盛花后期运用叶面喷施的方式,达到见效快、使用简便的一种小麦无害化、生态化生产追肥的目的,明显提高小麦产量和综合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1792736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20103441.5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旋耕机作业质量的装置,是对旋耕机作业质量提高的改进,属于农机装备领域。包括旋耕机的后盖板,其特征是,所述后盖板内侧安装有若干三角锯齿刀具,以用于破垡切割;所述三角锯齿刀具均匀焊接于所述后盖板上,所述三角锯齿刀具上的锯齿沿三角锯齿刀具的斜边均匀排列。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后盖板上增加切割作用附件的方法,有效解决旋耕机颠簸、负荷增加及畦面质量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成本增加少、工作效率高,克服旋耕机旋耕作业不佳所带来的作业负荷增加、机械颠簸和效果欠佳的不足,可以降低作业负荷,节约畦面平整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208024629U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20316012.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风扇叶,包括扇叶底座、波纹型扇叶,波纹型扇叶与扇叶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波纹型扇叶的切风面的边缘为规则的波纹状,其波纹状由切风面在波纹型扇叶上延伸至波纹型扇叶的背风端,形成斜线对称的自然流线型。所述波纹型扇叶与扇叶底座一体化加工。所述扇叶底座上设有至少1个扇叶底座固定螺口。所述波纹型扇叶上的波纹上下波度小于1cm。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改变电风扇叶片的扇面造型,利用流线型结构平衡风向,有效降低电风扇启动的负荷、改善电风扇风力的均衡和柔和,减少灰尘的满天飞。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能高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