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41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21837.8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电叶片测试技术领域内的一种风电叶片疲劳测试减阻器,包括用于降低风电叶片测试阻力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中心处沿轴向设置有与风电机叶片的叶尖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气囊的外囊壁设置有两个互相对称的凸棱,每个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与风电叶片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气囊的外囊壁上置有充气孔。本发明能够在叶片挥舞疲劳测试中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气动阻力,同时保持较小的俯仰力矩系数,并且采用轻质气囊材料大幅减轻减阻器的重量,从而降低其对叶片疲劳测试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9982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76045.X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3D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殊地形风力机对风方向切换控制方法,包括S1:判断风力机是否满足切出条件;S2:风力机根据平均来流风上仰角度与两个临界风向角度的关系主动选择以上风向状态对风还是下风向状态对风;S3:根据风况和风力机自身条件,进行风力机由上风向状态向下风向状态的切换;S4:根据风况和风力机自身条件,进行风力机由下风向状态向上风向状态的切换。本发明可以使风力机匹配不同的来流风上仰角度而主动调整对风状态,使风力机兼具上风向运行状态和下风向运行状态的优势,增大风力机的运行风速区间,提升风力机的发电量,同时也可以降低风力机的极限载荷,降低了度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88119.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非线性欧拉伯努利梁的多维度气弹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叶片的各段刚度输入到非线性欧拉‑伯努利梁等式中,得到模态‑位移变换矩阵;将叶片各段刚度、重量和外力进行转换,得到广义刚度矩阵、广义质量矩阵和广义力;开始循环,代入到受迫耦合振动方程中,求解当前时刻下的各阶模态位移,再输入到模态‑位移逆变换矩阵中,得到叶片位移;代入到叶素动量理论公式中求解得到下一时刻的气动力,对广义力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广义力,得到各个时刻气动力;计算得到多维度气弹。本发明中叶片变形与载荷的计算考虑扭转自由度的变化,能够进行更精确、效率更高的载荷和变形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39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832301.4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风力机疲劳控制的风电场布局设计方法,根据风力机的载荷影响因素构建疲劳载荷数据库;基于预构建的尾流模型和疲劳载荷数据库,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和随机搜索优化算法对风电场的布局进行优化设计;其中,所述优化设计包括风力机的疲劳载荷和风电场的年发电量。考虑了影响载荷大小的因素,并且将风力机叶片、塔架、轴的疲劳寿命纳入考虑,防止尽管优化后风电场年发电量增加,但风电场内风力机疲劳损伤远大于初始疲劳损伤的现象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32301.4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风力机疲劳控制的风电场布局设计方法,根据风力机的载荷影响因素构建疲劳载荷数据库;基于预构建的尾流模型和疲劳载荷数据库,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和随机搜索优化算法对风电场的布局进行优化设计;其中,所述优化设计包括风力机的疲劳载荷和风电场的年发电量。考虑了影响载荷大小的因素,并且将风力机叶片、塔架、轴的疲劳寿命纳入考虑,防止尽管优化后风电场年发电量增加,但风电场内风力机疲劳损伤远大于初始疲劳损伤的现象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8434.4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风力发电的漂浮式平台及其设计方法,包括:1)理论数值模拟分析,建立漂浮平台模型;2)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制造出平台结构及支撑组件;3)在实验池中搭建测试装置;4)各组件搭建完成后,进行设备安全性检查;5)设定初始环境参数,确定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6)启动实验,调节控制系统获得设定海况;7)进行平台性能测量,调整参数获得最佳状态;8)采集不同环境下平台的响应数据;9)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多次实验以优化平台设计;10)采集和处理所有数据。本发明从平台结构设计入手,优化步骤简洁、操作简单,适用于不同海况下的漂浮式平台设计和优化,为海上风力发电提供可靠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327371.9
申请日:2025-03-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尖转动风力机的功率控制方法,风力机通过控制叶尖收束机构的收束变换多种模式去适应不同气候,当风速传感器检测到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风力机进入台风模式,风力机控制器驱动可伸缩收束杆收缩,使折叠叶尖段向叶片段收束;当风速介于额定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时,风力机进入功率调节模式,风力机的控制器根据功率误差信号动态调节叶尖收束机构的可伸缩收束杆行程;通过改变折叠叶尖段的有效扫风面积稳定输出功率;当风速降至安全阈值后,风力机进入复位模式,叶尖收束机构的可伸缩收束杆伸展至最大行程,恢复叶片连续气动外形;本发明通过控制手段对叶片段和折叠叶尖段的迎风策略进行分别的控制,以达到功率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65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082359.8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20 , F03D17/00 , G06F17/11 , G06F113/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空气可压缩性的风机叶片气动载荷计算方法,包括:构建更新轴向诱导因子的推力等式;用推力等式更新轴向诱导因子,同步更新切向诱导因子;并根据更新后的轴向诱导因子和切向诱导因子获得相应的局部入流角、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进而计算风机叶片气动载荷;其中,推力等式包括:根据可压缩空气密度表达式、欧拉方程和叶素理论构建的第一推力等式和根据Glauert大推力系数与诱导因子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和叶素理论构建的第二推力等式。本发明构建考虑空气可压缩性的第一推力等式,结合现有的第二推力等式,迭代出更准确的诱导因子和升阻力系数,使大型风机的气动载荷计算精度更高,更符合风电机组大型化发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27040.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6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折射理论的风力机噪声传播模型设计方法,包括1)声源的选择,将风力机的声源均匀分布在三个叶片叶尖处,分别计算三个声源的传播;在叶片旋转过程中选取不同的旋转位置,以得到动态声源;2)声音传播路径模拟的计算,基于射线理论计算声音传播过程中的弯曲折射,用MATALAB编程画出声音传播弯曲射线,计算出射线长度;3)尾流模型的选择,选择改进高斯尾流模型计算风力机尾流,得到任一空间点处的风速大小;4)空气吸收、几何扩散和地面效应的计算:计算出在不同大气工况下空气吸收部分的衰减情况。本发明通过计算不同范围内的噪声影响,可以减少因选址布局不合理导致的设备浪费和能源损失,从而降低设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64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37702.5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半潜式漂浮平台的风浪流综合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半潜式漂浮平台、波浪能汲能装置、潮流能发电装置和悬链线式系泊;风力发电装置设置在半潜式漂浮平台上方,半潜式漂浮平台的下方设置有潮流能发电装置,波浪能汲能装置设置在半潜式漂浮平台的桁架支撑结构上;悬链线式系泊的上端固定在半潜式漂浮平台的浮筒上,下端通过锚结构固定在海床上。本发明利用风能、波浪能和潮流能多种能源结合的集成发电,在不增加海洋利用面积的同时,依托海上风力发电基础,增加波浪能发电与潮流能发电,可以提高单位海域的能量产出,提升了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