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5369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58293.1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1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5 , C01B3/0078 , C01P2002/80 , C01P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轻质元素固态化学储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过改善储氢性能的Li3N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善储氢性能的Li3N储氢材料,是掺杂多壁碳纳米管的Li3N复合储氢材料。本发明通过球磨作用在Li3N储氢体系中掺杂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实现对高容量储氢体系(Li3N储氢体系)储氢性能改善。本发明储氢材料与Li3N样品相比较,其放氢初始温度、放氢峰值温度降低,放氢速率提高,尤其是循环吸放氢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718812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58743.7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 C01B3/00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的LiNH2‑LiH复合储氢材料及改善储氢性能的方法,属于氢能源开发利用中固态储氢的技术领域。所述改善的LiNH2‑LiH复合储氢材料,是掺杂K2TiF6的LiNH2‑LiH复合储氢材料。碱金属轻金属氢化物(LiH‑LiNH2)固态储氢材料具有高性能、低密度的优点,本发明通过球磨作用将K+、Ti+、F‑离子同时掺杂到LiH‑LiNH2混合体中,使得该复合物的脱氢初始温度大大降低(降低124℃),该复合物速率明显提高,复合体系的可逆循环吸放氢稳定性提高。在催化剂K2TiF6的作用下,提高了Li‑N‑H体系性能,本发明方法安全、高效,使得氢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的实际应用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