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1673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92478.4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2 , C07C1/02 , C01B3/065 , C10L3/00 , C10L3/08 , C10L2290/28 , C07C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碱金属氢化物在室温机械球磨条件下还原二氧化碳制备清洁燃料的方法,在氩气气氛下,将碱金属氢化物置于球磨罐中,抽出球磨罐中的氩气,并充入高纯CO2气体,在室温下,采用球磨机进行球磨反应后即制得所述的清洁燃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在室温下制备甲烷,为甲烷的高密度存储提供了新的途径方法,弥补目前温和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甲烷化的技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352910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50621.9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25B1/23 , C25B11/03 , C25B11/091
Abstract: 用于还原CO2的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还原CO2技术领域,采用混合配体策略合成了具有多微孔结构、双金属卟啉中心的PCN−224(ZnxFey)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热解前驱体,在Zn的升华过程中创造出微孔从而促使Fe2+中心转化为原子级Fe−Nn位点,同时利用Kirkendall效应,获得Fey−N−C复合电催化剂。将Fey−N−C复合电催化剂涂覆修饰在碳纸电极的表面,用于还原CO2的工作电极,充分发挥了其结构优势,展现了高效的转化CO2为CO性能及长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4883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18259.3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气甲烷混合燃料、C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氢气甲烷混合燃料、CO2吸附剂是利用金属氢化物还原贝壳或蛋壳制得的,蛋壳或贝壳与金属氢化物的摩尔比为1:1~4,该氢气甲烷混合燃料中氢气和甲烷的摩尔比为1:1~8,CO2吸附剂为氧化钙@炭材料,氧化钙和炭的摩尔比为1~4:1,并提供氢气甲烷混合燃料、CO2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氢气甲烷混合燃料、CO2吸附剂,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问题,同时使得蛋壳和贝壳变废为宝,减少因处理贝壳或蛋壳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54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094152.7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PCN-222(Fe)催化剂修饰的碳纸电极、制备方法以及在电催化还原CO2方面的应用。将PCN-222(Fe)与导电炭黑混合,滴加Nafion丙酮溶液,超声搅拌至匀浆状,将匀浆状混合物涂覆在碳纸电极表面,风干,得到PCN-222(Fe)/C修饰的碳纸电极。PCN-222(Fe)/C修饰的碳纸电极利用PCN-222(Fe)暴露在一维开放孔道内壁的大量卟啉活性位点的特点,可提高对电催化还原CO2至CO产物的选择性;导电炭黑的掺杂可以提高催化活性。PCN-222(Fe)催化剂修饰的碳纸电极于三电极H-型电解池体系中进行测试,具备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各电位下均具有稳定的电解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352910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850621.9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25B1/23 , C25B11/03 , C25B11/091
Abstract: 用于还原CO2的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还原CO2技术领域,采用混合配体策略合成了具有多微孔结构、双金属卟啉中心的PCN−224(ZnxFey)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热解前驱体,在Zn的升华过程中创造出微孔从而促使Fe2+中心转化为原子级Fe−Nn位点,同时利用Kirkendall效应,获得Fey−N−C复合电催化剂。将Fey−N−C复合电催化剂涂覆修饰在碳纸电极的表面,用于还原CO2的工作电极,充分发挥了其结构优势,展现了高效的转化CO2为CO性能及长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53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40072.8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52 , C25B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催化还原CO2中的Ni‑S‑C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Ni‑S‑C复合催化剂为核壳结构,包括核体和包覆在核体外的壳层,其中核体为Ni3S2,壳层为C;所述制备方法为采用水热法合成Ni‑tri前驱体,然后Ni‑tri前驱体经高温热解处理得到Ni‑S‑C复合催化剂;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具有多孔结构的Ni‑tri前驱体,进一步通过高温热解处理制备Ni‑S‑C复合催化剂材料;本发明的Ni‑S‑C复合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较高的转化效率,CO法拉第效率最高达66.6%;而且催化剂可以循环利用,第5次电解后仅降低了9%,稳定性较好,实现了催化剂的高效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4071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458746.0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阳离子染料的方法。该方法是以阴离子骨架[NC2H8]4[CuI5(BTT)3]·xG(以下简称Cu‑BTT)作为吸附剂对阳离子染料吸附去除。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制备出具有阴离子骨架的Cu‑BTT,在室温条件下利用其对水溶液中的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罗丹明B(RhB)、碱性藏红T(ST)和结晶紫(CV)与中性染料苯酚红(PR)混合溶液进行吸附,该吸附材料仅对阳离子染料有吸附,对中性染料无吸附。针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在室温条件下最大吸附量为590mg/g。
-
公开(公告)号:CN10705547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61545.6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1B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碱金属氢化物在室温条件下还原二氧化碳制备氢气的方法,属于清洁能源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在二氧化碳气氛下,与处理过的碱金属氢化物MH在室温下反应生成氢气。本发明所述方法改进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制备无NH3和COx的氢气提供了新的途径方法,同时有效的利用了过剩的温室气体CO2。
-
公开(公告)号:CN10614503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22104.8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1B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2 , C01B3/0078
Abstract: 一种改善储氢性能的LiNH2‑LiH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固态化学储氢技术领域,将掺杂RbF的LiNH2与LiH的混合体在氢气氛围下进行球磨处理,取得LiNH2‑LiH储氢材料。本发明添加的RbF作为催化剂大大改善LiNH2‑LiH体系的氢气脱附性能的方法,得到了较低的放氢峰值温度与放氢起始温度,使储氢材料放氢温度提前,加快放氢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4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83547.7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效制备丙酮的Cu@MIL‑101‑Cr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电极制取技术领域。发明利用具有高稳定性、对CO2具有高吸附选择性、含有微‑介孔多级孔道结构的经典MOFs—MIL‑101‑Cr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高活性位点Cu@MIL‑101‑Cr复合催化剂。将Cu@MIL‑101‑Cr与导电炭黑混合,利用涂布法将其负载到碳纤维上,得到Cu@MIL‑101‑Cr/C修饰的碳纤维电极。发现其在CO2饱和的0.1 M KHCO3水溶液中,显现出对液相产物甲醇、乙醇、丙酮和甲酸高电催化选择性,尤其是丙酮,其法拉第效率高达18.9%。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