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嘧啶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或制备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922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15859.2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氟尿嘧啶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或制备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公开了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作为新型抗生素增效剂,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具体而言,本发明发现低剂量的5‑氟尿嘧啶与磷霉素联合用药,能够有效协同抑制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生长。这一联合用药方案在防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尤其是针对临床重要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氟尿嘧啶与磷霉素的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有效根除MRSA,还能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同时清除已成熟的生物被膜细菌。综上,本发明为开发新型耐药病原菌防控策略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应对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和生物膜相关持久性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柔红霉素在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9259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820471.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柔红霉素或其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或制备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柔红霉素恢复耐药革兰阴性菌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性的作用及应用,协同抗菌活性表明柔红霉素与多粘菌素/替加环素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且对耐药菌的协同作用强于敏感菌。本发明提供的抗肿瘤药物柔红霉素能够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并系统评价了体内外有效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以及对细菌耐药性进化和流行传播的影响,该研究的发现将为MCR和Tet(X)介导的耐药病原菌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基于软件开发过程度量的软件安全性缺陷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065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86267.7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开发过程度量的软件安全性缺陷预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构造文件开发者图和项目代码修改图,表达了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者活动和代码修改的信息;同时使用图神经网络训练嵌入模型对图结构分别进行嵌入操作,获取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度量元,保留了图结构中的大量信息;将获得的文件开发者度量元和文件修改度量元这两种度量元作为特征,利用缺陷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标注,训练分类模型,获得最终的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安全性缺陷预测,在文件粒度上给出预测结果,且预测准确度高。

    铂类抗癌药物的新用途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97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88851.0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铂类抗癌药物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或制备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所述铂类抗癌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环硫铂、奈达铂、奥沙利铂或洛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公开了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铂类抗癌药物首次作为抗生素增效剂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治疗,属于铂类抗癌药物的新用途。本发明阐明了铂类抗癌药物可以恢复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系统评价了铂类抗癌药物与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在体内外的有效性,有助于开发出一类新型的抗生素增效剂,缓解危害日趋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