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花色苷新鲜度指示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2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76292.2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花色苷新鲜度指示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指示膜包括二醛多糖‑花色苷缀合物和聚合物,所述二醛多糖‑花色苷缀合物为花色苷分子A环上的C‑6或C‑8位的氢原子与二醛多糖的醛基通过缩合反应得到,然后进一步与聚合物之间形成非共价键;制备方法为:(1)二醛多糖与花色苷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二醛多糖‑花色苷缀合物;(2)将二醛多糖‑花色苷缀合物和聚合物分别溶于溶剂,然后混合,加入塑化剂,最后成膜。本发明的改性花色苷新鲜度指示膜通过花色苷与二醛多糖发生缩合反应对花色苷进行改性,进一步将改性花色苷与聚合物结合,从而抑制花色苷从膜中释放出来,提高了膜的稳定性。

    一种玉米蛋白/TiO2纳米管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57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55677.1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程凯 刘俊 杜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蛋白/TiO2纳米管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纯钛为阳极,导电性良好的碳棒或者铂电极做为阴极,在直流电压下即可得到表面带有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钛材;在室温将玉米蛋白、甘油加入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搅拌,再水浴加热继续搅拌,最后冷却到室温,得到玉米蛋白溶液;将玉米蛋白溶液滴涂在表面上带有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钛材,干燥后将复合膜材料与钛材剥离得到玉米蛋白/TiO2纳米管复合膜。本发明具有操作流程简单、耗时短等优点,适合工业生产。

    一种杏鲍菇的脱氧保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0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0518843.3

    申请日:2019-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杏鲍菇的脱氧保鲜方法,属于食用菌保鲜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铁粉活化;(2)活化铁粉缓释:活化铁粉用疏水改性的海藻酸钠包裹;(3)脱氧剂配置:所述脱氧剂为铁系脱氧剂;(4)脱氧剂包装:将配制好的脱氧剂装入长4cm、宽3cm的透气、带孔的小包装袋中;(5)原料预冷:将杏鲍菇放置于8℃环境中预冷24h;(6)原料分装:将预冷后的枇杷,分装到透明聚乙烯包装袋中;(7)脱氧包装;(8)低温贮藏。本发明的保鲜方法能显著延长杏鲍菇的冷藏期,较好地维持杏鲍菇原有风味、口感。本方法操作简易、安全无毒、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枇杷脱氧包装的保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3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0178473.3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枇杷脱氧包装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脱氧剂配制:所述脱氧剂为铁系脱氧剂;(2)脱氧剂包装:将配制好的脱氧剂装入长4cm、宽3cm的透气、带孔的小包装袋中;(3)1‑MCP处理:新鲜枇杷采摘后,选择无病虫害、机械伤的枇杷果实,于25℃环境中预冷6h后,密闭环境中用5μl/L的1‑MCP处理24h,处理后通风2h;(4)预冷:将1‑MCP处理后枇杷果实放置于10℃环境中预冷24h;(5)原料分装:将预冷后的枇杷,分装到透明聚乙烯包装袋中;(6)脱氧包装:向装有枇杷的透明聚乙烯包装袋中加入一包脱氧剂,然后热封;(7)程序降温;(8)低温贮藏;(9)程序升温并出库。通过本发明,能显著延长枇杷的冷藏期,较好地维持枇杷原有风味、口感。

    一种低温真空烹调风味鸭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145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67398.1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真空烹调风味鸭肉的方法,为了克服传统高温加工中鸭肉产品的表面硬度较大、口感和食用质量不均匀,传统或小作坊加工工艺不统一从而导致的鸭肉质量不稳定等不足,本发明利用真空条件下低温加工鸭肉,加工的温度控制在60‑80°C,方法操作简便,能够保持鸭肉的色香味,提高鸭肉的鲜嫩口感,鸭肉的适口性好,加工的鸭肉制品品质稳定、质量均一。

    一种杏鲍菇的脱氧保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0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18843.3

    申请日:2019-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杏鲍菇的脱氧保鲜方法,属于食用菌保鲜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铁粉活化;(2)活化铁粉缓释:活化铁粉用疏水改性的海藻酸钠包裹;(3)脱氧剂配置:所述脱氧剂为铁系脱氧剂;(4)脱氧剂包装:将配制好的脱氧剂装入长4cm、宽3cm的透气、带孔的小包装袋中;(5)原料预冷:将杏鲍菇放置于8℃环境中预冷24h;(6)原料分装:将预冷后的枇杷,分装到透明聚乙烯包装袋中;(7)脱氧包装;(8)低温贮藏。本发明的保鲜方法能显著延长杏鲍菇的冷藏期,较好地维持杏鲍菇原有风味、口感。本方法操作简易、安全无毒、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麦苗叶固体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3988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47343.0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395 A23L2/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苗叶固体饮料及其生产方法,采用麦苗叶原料制备汁液,以富锌豆芽提取液中的Zn2+置换麦苗叶汁液叶绿素中的Cu2+,使叶绿素颜色稳定;经冷冻干燥制得麦苗叶汁粉;添加麦苗渣粉、山梨糖醇、麦芽糊精,经灭菌和包装工序,制得麦苗叶固体饮料。本发明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及添加适量食品级辅料,解决了以往麦苗叶固体饮料存在的易沉淀结块、冲调性差、风味不正等问题,制得的产品色泽翠绿,易被消费者接受,增加了产品中优质膳食纤维含量,实现了对麦苗嫩叶的全利用。

    一种基于不同热处理紫薯粉制备新鲜度指示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581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49553.1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不同热处理紫薯粉制备新鲜度指示膜的方法,属于食品包装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紫薯分别进行蒸、煮、烤的热处理,再经去皮、切块、冷冻干燥、粉碎、过筛得热处理紫薯粉;(2)、将热处理紫薯粉悬浮于水中,经高速分散器匀浆、水浴锅糊化后得紫薯粉悬液;(3)、向经步骤(2)得到的紫薯粉悬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海藻酸钠得紫薯粉‑海藻酸钠混合溶液;(4)、向经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甘油,经磁力搅拌器混合后得成膜溶液;(5)、将所得成膜溶液倒入有机玻璃模具中,控湿风干,成膜。通过本发明制备的新鲜度指示膜,具有制备过程绿色、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在食品智能包装领域有应用潜能。

    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932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05522.0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高纤小麦复合粉由小麦粉与莲藕膳食纤维粉按重量百分比为90~95%:5~10%组成。本发明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辅以莲藕膳食纤维,经配料、混合、过筛、分装等方法制得高纤小麦复合粉。莲藕膳食纤维是以莲藕制品加工过程中剔除的藕节、藕皮和藕渣为原料,经糖化、固态发酵、加热干燥、挤压膨化,过筛等工序,制得。本方法制得的高纤小麦复合粉增加了小麦粉中膳食纤维和矿质元素等物质含量,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一种基于不同热处理紫薯粉制备新鲜度指示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581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249553.1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不同热处理紫薯粉制备新鲜度指示膜的方法,属于食品包装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紫薯分别进行蒸、煮、烤的热处理,再经去皮、切块、冷冻干燥、粉碎、过筛得热处理紫薯粉;(2)、将热处理紫薯粉悬浮于水中,经高速分散器匀浆、水浴锅糊化后得紫薯粉悬液;(3)、向经步骤(2)得到的紫薯粉悬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海藻酸钠得紫薯粉‑海藻酸钠混合溶液;(4)、向经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甘油,经磁力搅拌器混合后得成膜溶液;(5)、将所得成膜溶液倒入有机玻璃模具中,控湿风干,成膜。通过本发明制备的新鲜度指示膜,具有制备过程绿色、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在食品智能包装领域有应用潜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