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互联互通和调蓄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16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48003.0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互联互通和调蓄系统,其将城市内各个片区的污水处理系统连接为互联互通状态,通过调度污水的流量和调节存贮污水,解决部分片区污水处理紧张的情况,保证人员的生产生活需求。将城市面域按照污水处理片区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污水处理片区,每个污水处理片区内设置有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每个片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泵站、污水管,每个片区内的污水处理泵站通过污水管连接至污水处理厂,相邻的污水处理片区之间设置有一组互联互通管路,所述互联互通管路用于将相邻污水处理片区的污水管网连接形成互联互通状态,互联互通管路上集成有阀体结构,阀体结构打开状态下,相邻的污水处理片区的污水互联互通。

    一种雨水调蓄系统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801752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1476436.5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调蓄系统,包括街巷出水口、雨水管道、雨水沉淀池和雨水调蓄池,所述街巷出水口通过所述雨水管道与所述雨水沉淀池连接,所述雨水管道内设置有闸门组件,所述雨水沉淀池与所述雨水调蓄池之间设置有溢流堰,所述雨水沉淀池内设置有污泥冲洗组件和污水抽取组件,所述雨水调蓄池底部设置有外排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整个雨水调蓄系统能够汇集各个街巷出水口的雨水,进入雨水沉淀池沉淀去除砂粒及部分悬浮物质后,上清液排入雨水调蓄池,最终通过强排管道排出,从而能够削减暴雨时该片区的洪峰量。其中,通过污泥冲洗组件和污水抽取组件的开关配合,能够便捷地实现清淤操作。

    一种具有防沉功能的检查井

    公开(公告)号:CN222730712U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20556435.3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沉功能的检查井,包括设置在道路中的井壁,其中,井壁外部为路基,且井壁的高度高于路基表面,还包括水稳层一,所述水稳层一设置在路基上,水稳层一的高度与井壁高度一致,水稳层一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上设置有水稳层二,水稳层二位于井壁上方,水稳层二上设置有台阶,水稳层二通过台阶连接有盖板底座,所述水稳层二上设置有沥青层,沥青层的高度与盖板底座的顶部齐平,盖板底座配有盖板,盖板承受荷载通过盖板底座传递给井壁、水稳层一、加强层、水稳层二、路基,避免井盖处受到应力集中,并且加强层能够对提供较好的强度支撑并且避免了加强层处的地面沉降,从而解决了仅检查井本身承担荷载,导致荷载集中,容易造成检查井处发生沉降现象,导致道路不平整的问题。

    一种装饰井盖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47011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0112570.4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饰井盖,包括立柱和立板以及底板,所示立板呈半圆形设置,立板与立柱固定连接,底板与立板固定连接。在现有窨井井盖上面安放装饰井盖,同时立柱与侧石齐平,立板与底板以及立柱形成的半圆形空间内可放入轻质活动的人工绿化,使得绿化完整。同时也保持了窨井井盖处与绿化处的高度统一。因此,本装饰井盖不仅解决了侧石出现缺口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窨井井盖处高度低于绿化处,造成内凹处水流无法引导,形成局部最低点,容易积水和积垃圾的问题。

    一种植物生态沟渠净水实验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037500U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21402230.8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生态沟渠净水实验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植物种植箱,所述植物种植箱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种植槽,所述两个植物种植箱相对地侧面上开设有通槽,所述种植槽与所述通槽连通,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挡板,所述缸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所在方向与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植物种植箱,并在植物种植箱的顶部和侧面开设相互连通的种植槽和通槽,使得水流能够更好地与植物根系接触,提高了植物及其表面附着微生物对水中污染物的吸收、截留与生物降解效率,从而缩短了停留时间,提高了净水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