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1382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650425.2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243 , H01M8/2432 , H01M8/2465 , H01M8/0276 , H01M8/0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包括电池底座、气体分配板、电池片重复单元、负极端板以及正极端板;气体分配板固定于电池底座内,并与电池底座的底板间形成一燃料腔;负极端板和正极端板的底端固定于池底座内;电池片重复单元为两个以上,依次并排的设置在负极端板和正极端板之间,相邻两个电池片重复单元之间留有空隙,用于空气穿过;电池片重复单元的底端通过第一密封件固定在气体分配板的上表面;电池片重复单元、负极端板、正极端板之间均通过连接体连接,形成相邻两个电池片重复单元之间的电串联;电池底座的一侧设有燃料入口,通过燃料入口将燃料引入电池底座内的燃料腔中,随后分配至每一个电池片重复单元内进行反应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61382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650425.2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243 , H01M8/2432 , H01M8/2465 , H01M8/0276 , H01M8/0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包括电池底座、气体分配板、电池片重复单元、负极端板以及正极端板;气体分配板固定于电池底座内,并与电池底座的底板间形成一燃料腔;负极端板和正极端板的底端固定于池底座内;电池片重复单元为两个以上,依次并排的设置在负极端板和正极端板之间,相邻两个电池片重复单元之间留有空隙,用于空气穿过;电池片重复单元的底端通过第一密封件固定在气体分配板的上表面;电池片重复单元、负极端板、正极端板之间均通过连接体连接,形成相邻两个电池片重复单元之间的电串联;电池底座的一侧设有燃料入口,通过燃料入口将燃料引入电池底座内的燃料腔中,随后分配至每一个电池片重复单元内进行反应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220553472U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21901350.6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2465 , H01M8/04089 , H01M8/04007 , H01M8/04701 , H01M8/2404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堆栈结构。该电堆堆栈结构包括一个单排式电堆塔组件以及热辅助部件,所述热辅助部件环绕于所述一个单排式电堆塔组件的外部。所述单排式电堆塔组件用于对燃料气体进行电化学反应并产生反应气体,高温的空气流经所述单排式电堆塔组件用于为电化学反应提供热量。所述热辅助部件用于对进入单排式电堆塔组件的空气和燃料气体进行加热以及流出单排式电堆塔组件的空气和反应气体进行热量回收。本实用新型在确保电堆堆栈结构紧凑的基础上,能够尽量减少局部热应力的产生,延长电堆堆栈结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6667672U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23240498.3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OFC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电堆供热循环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燃烧机、进烟道、一级并联换热器、二级并联换热器和排烟道;所述一级并联换热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压缩空气路换热器与三级并联换热器;整个装置通过支架固定;所述燃烧机通过法兰安装在支架内,所述进烟道通过法兰安装连接在支架顶部,并与燃烧机连通;进烟道、一级并联换热器、二级并联换热器、排烟道之间依次通过法兰连接;压缩空气路换热器、三级并联换热器与一级并联换热器之间均为卡套连接;二级并联换热器与三级并联换热器之间为卡套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649839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261922.2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尾气排放装置,包括冷却分离单元、排水管理单元、排气监测单元、控制柜、壳体。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尾气排放装置通过冷却分离单元对系统尾气进行降温,并将尾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分离;通过排水管理单元收集冷凝水,并管理冷凝水的排放;通过排气监测单元观察尾气排放状态;通过控制柜管理尾气排放装置,该装置集成冷却分离、排水管理、排气监测功能,有利于对尾气排放进行集种管理,提高测试装置安全性,降低测试装置操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21051577U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22687083.3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系统用的气体冷凝装置,该装置包含壳体、导流板和翅片管。壳体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壳体内部包括位于第一出气口下方的冷凝液容纳区与位于冷凝液容纳区上方的气体冷凝区。导流板的上部位于气体冷凝区内并将其隔成进气冷凝区和出气冷凝区,第一进气口、进气冷凝区、出气冷凝区及第一出气口依次连通用于流通第一介质。导流板的下部位于冷凝液容纳区且设置有用于连通冷凝液容纳区在导流板两侧的空间的导流孔。气体冷凝区内设有翅片管,第二进气口、翅片管及第二出气口依次连通以使第二介质流经翅片管与气体冷凝区内流经翅片管的第一介质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220821648U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22512342.9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质子动力发电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8/249 , H01M8/2475 , H01M8/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态氧化物电解池系统用电堆塔组。该电堆塔组包括底座、电堆塔组件以及密封罩,电堆塔组件包括若干电堆塔,各电堆塔均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各电堆塔的内部形成有空气腔和燃料气腔,相邻的两个电堆塔之间串联连接。密封罩套设在电堆塔组件外侧并与底座密封连接。电堆塔组件的首位和最后一位电堆塔分别连接有集电柱,各集电柱的末端均伸出密封罩之外。密封罩、电堆塔组件以及底座配合形成相对密封的空气收集腔,空气收集腔与空气腔连通。底座上设有与各电堆塔的燃料气腔连通的燃料气进口以及燃料气出口、与各电堆塔的空气腔连通的空气进口以及与空气收集腔连通的空气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216522430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186876.4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H9/186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小流量高温气体的管道电加热器,包括一组加热单元,每组加热单元包括壳体、加热筒、加热芯、接线盒以及气体管道;所述加热筒为一组,采用串联的方式安装在气体管道上,并一同位于壳体内;所述加热芯位于加热筒内,并通过壳体外部的接线盒连接至控制柜;气体管道位于壳体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进入气体管道的气体依次经过串联的加热筒通过加热芯进行加热后,从出气接口排出并接入下一加热单元。该管道电加热器各个筒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通;加热单元可根据控制程序独立、轮换或同时工作;对于整个工作环节下不同工作阶段的加热需求,可控制加热单元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以满足不同工况的加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6769379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23202617.6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SOFC固态燃料电池配气系统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下方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主体内的部分设置滤芯;所述滤芯上部为多微孔过滤帽;所述滤芯下部为螺纹接头;气体通过滤芯进入主体,多微孔过滤帽将进入主体的气体分散。还包括加热棒、出气管、热电偶测温点接口、加水管、高液位传感器、低液位传感器和排水口;所述加热棒从主体下部伸入主体内,出气管设置在主体侧面上部、热电偶测温点接口设置在主体顶部,加水管设置在主体侧面下部,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设置在主体侧面,且高液位传感器(9a)高于低液位传感器,排水口设置在主体底部。
-
公开(公告)号:CN212412101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1322097.5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243 , H01M8/2432 , H01M8/2465 , H01M8/0276 , H01M8/028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包括电池底座、气体分配板、电池片重复单元、负极端板以及正极端板;气体分配板固定于电池底座内,并与电池底座的底板间形成一燃料腔;负极端板和正极端板的底端固定于池底座内;电池片重复单元为两个以上,依次并排的设置在负极端板和正极端板之间,相邻两个电池片重复单元之间留有空隙,用于空气穿过;电池片重复单元的底端通过第一密封件固定在气体分配板的上表面;电池片重复单元、负极端板、正极端板之间均通过连接体连接,形成相邻两个电池片重复单元之间的电串联;电池底座的一侧设有燃料入口,通过燃料入口将燃料引入电池底座内的燃料腔中,随后分配至每一个电池片重复单元内进行反应发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