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504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43042.2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制作装置及电池制作方法,包括设备支撑箱,所述设备支撑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混合支架。本发明实现了通过混合支架对混合箱进行贯穿安装支撑,接着利用加料管道加入正负极活性材料,然后利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旋转辊进行旋转,接着利用旋转套筒带动橡胶搅拌棒对混合箱内部的材料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利用排料管道对混合搅拌后的电池材料进行排出,接着利于电磁开关阀在搅拌时进行电动闭合,能够对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和原材料进行充分混合制作,使电池正负极的原料混合均匀,提升混合均匀度从而提升电池的反应效率,从而提升了电池制作的良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019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221997.4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碳材料原料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纳米碳材料原料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箱体的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箱体的内部上端位置设置有破碎机构,箱体的下端位置设置有研磨机构;破碎机构包括有破碎辊、旋转轴、移动套、切割刀、破碎杆、条形槽、弹簧与凸起块,旋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破碎杆固定连接在旋转轴的外表面,移动套套接在旋转轴的外部,条形槽开设在移动套的内部,破碎杆贯穿在条形槽的内部,可对移动套上缠绕的材料进行切割脱离,避免材料对装置进行缠绕,保证旋转轴的正常转动,且不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护,可自行对缠绕在装置上的材料进行切割脱离,较为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53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29996.4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2F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侧线抽氨冷凝液进行氨回收的酸性污水汽提装置及工艺,涉及石油加工领域中的酸性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现有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工艺酸性污水汽提装置的基础上,对侧线抽出的汽氨冷凝液增加了多级氨回收工序,即对原工艺中侧线抽出汽氨冷凝得到的高含氨汽氨冷凝液进一步提氨。本发明在增加少量设备投资的基础上,能够节省一定的中压水蒸汽用量,使装置的年度总费用降低;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循环酸性污水中腐蚀性介质的含量,减缓设备管道的腐蚀,延长设备管道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风险,减少了非正常停工的可能性。该工艺对于含氨浓度较高的酸性污水汽提装置,具有比较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554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23691.2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肥料回收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肥料回收功能的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上端位置设置有过滤机构,反应釜的下端位置设置有搅拌混合机构,反应釜的上端面一侧位置设置有进料口,反应釜的一侧面下端位置设置有出料管;过滤机构包括有过滤网、搅拌刮杆、旋转轴、电机与排放机构,电机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的上端面中间位置,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搅拌刮杆固定连接在旋转轴的外表面,搅拌刮杆与过滤网的上端面接触,过滤网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的内部上端位置,能够将肥料的颗粒进行筛选,且能够较为方便的排出反应釜,大大提高对肥料混合制造的效率,保证其混合的质量不会被颗粒大小所影响,较为实用。
-
-
公开(公告)号:CN10600834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463837.9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7D221/1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萘酰亚胺的汞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制备的汞离子荧光探针是以1,8‑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依次通过与正丁胺反应,得到强荧光性的中间体N‑丁基‑4‑溴‑1,8‑萘酰亚胺,所得中间体与2‑甲氧基苄胺反应引入氮原子和氧原子,增强该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检测过程中发明的该小分子传感器上的氮原子和氧原子能很快地和汞离子发生配位,使荧光迅速增强,从而实现对汞离子的检测。本发明所制备的汞离子荧光探针是一种结构简单,合成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产率高,易于制备的理想的汞离子化学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33061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0139444.9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氯氧化铋/氮化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高温煅烧一步法制备,该方法是以小分子含氮化合物和氯化铋为原料、氯化钾为助剂,首先称取计量后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氯化铋和氯化钾,研磨混合均匀后,将得到的固体混合物放入带盖的坩埚中,并将坩埚置于马弗炉中煅烧,马弗炉以3~10℃/min的速率升温至540~560℃,煅烧3~5h,自然冷却后用纯净水洗涤多次,干燥后得到纳米氯氧化铋/氮化碳复合材料。该方法可简化工艺过程、降低生产成本;制备的纳米氯氧化铋/氮化碳复合材料能有效催化光降解罗丹明B,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重复性,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5147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671780.5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1B32/05 , B01J27/24 , C07C213/02 , C07C215/76
Abstract: 一种多孔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多孔氮掺杂碳材料及其用途,将计量后的乙二胺、三氯甲烷和致孔剂混合,研磨均匀后,放入高压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为120~200℃,反应1~8h,自然冷却后得到褐色聚合物;将褐色聚合物转移到瓷舟内并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碳化,炉内通氮气保护,管式炉以2~8℃/min的速率升温至650~950℃,保温1~3h,随后冷却到室温后取出黑色碳化物,研磨成粉末后浸泡在稀盐酸中,搅拌、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到多孔氮掺杂碳材料。该方法可简化工艺过程、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碳和氮的损失、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制备的多孔氮掺杂碳材料不仅含氮量高,还能催化硼氢化钾还原对硝基苯酚。
-
公开(公告)号:CN11135964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49676.X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B01J27/20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氧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采用水热法一步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计量后的五水硝酸铋、碳酸酯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到水热釜中,再将水热釜放入烘箱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40~200℃,反应时间为4~12h,待水热釜自然冷却后,取出水热釜中的内容物,水洗、干燥得到碳酸氧铋;所述五水硝酸铋、碳酸酯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1:(2~6):(5~15)。该方法可在常压下进行,简化了生产工艺,且反应过程中无需添加表面活性剂,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碳酸氧铋作为光降解罗丹明B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30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39444.9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氯氧化铋/氮化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高温煅烧一步法制备,该方法是以小分子含氮化合物和氯化铋为原料、氯化钾为助剂,首先称取计量后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氯化铋和氯化钾,研磨混合均匀后,将得到的固体混合物放入带盖的坩埚中,并将坩埚置于马弗炉中煅烧,马弗炉以3~10℃/min的速率升温至540~560℃,煅烧3~5h,自然冷却后用纯净水洗涤多次,干燥后得到纳米氯氧化铋/氮化碳复合材料。该方法可简化工艺过程、降低生产成本;制备的纳米氯氧化铋/氮化碳复合材料能有效催化光降解罗丹明B,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重复性,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