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02414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220874.0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氮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包括:以富氮有机物为原料,经磷酸酸化水热处理后得到分散于混合液中的超分子前驱体,将超分子前驱体混合液水洗干燥后放入带盖氧化铝坩埚中,将坩埚置于马弗炉炉腔中心位置,经高温处理得到多孔氮化碳纳米管。纳米管的直径约为3‑8μm,表面分布着许多微孔。相比于体相石墨相氮化碳,这种多孔管状结构可有效地增大其比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分离并提高对可见光的利用率。这种多孔氮化碳纳米管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本方法所涉及的原料价格便宜且实验操作简单,可应用于大规模实际生产制备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多孔氮化碳纳米管。
-
公开(公告)号:CN11000241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20874.0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氮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包括:以富氮有机物为原料,经磷酸酸化水热处理后得到分散于混合液中的超分子前驱体,将超分子前驱体混合液水洗干燥后放入带盖氧化铝坩埚中,将坩埚置于马弗炉炉腔中心位置,经高温处理得到多孔氮化碳纳米管。纳米管的直径约为3-8μm,表面分布着许多微孔。相比于体相石墨相氮化碳,这种多孔管状结构可有效地增大其比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分离并提高对可见光的利用率。这种多孔氮化碳纳米管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本方法所涉及的原料价格便宜且实验操作简单,可应用于大规模实际生产制备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多孔氮化碳纳米管。
-
公开(公告)号:CN10775863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41812.0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C01B21/082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1/0602 , B82Y40/00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石墨烯氮化碳超薄纳米片的控制合成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按比例称取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双氰胺等富氮有机物作为原料前驱体,以及作为形态控制剂的硼酸或氧化硼,将其在水溶液中加热至70~80℃进行溶解混合,待溶解呈现为均匀的乳白色后自然冷却而析出复合;然后烘干即获取均匀复合的中间体;将上述中间体,与碳纤维微波吸收剂再进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坩埚中;坩埚放入微波谐振腔内中心位置,抽真空至微波谐振腔内压力为5~35kPa,设定微波功率为2~10kW,利用微波辐照将原料快速加热至500~620℃后,保温反应5-30min,得到类石墨烯结构的超薄氮化碳纳米片,采用上述方法,能够简单、方便、快速的优势合成类石墨烯结构的超薄氮化碳纳米片。
-
公开(公告)号:CN10985085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220821.9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C01B2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性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富氮有机物为氮源,磷酸盐作为表面性质改善剂,将两者混合后进行水浴处理,得到富氮有机物/磷酸盐中间体;再将中间体与碳纤维微波吸收剂混合均匀,并转移至石英坩埚;然后置于高能微波炉谐振腔中,调节真空度、微波功率、微波炉谐振腔温度,在微波辐射加热下进行保温反应,即得到亲水性石墨相氮化碳材料。本发明具的有益效果:原料简单、成本低廉、选择余地大;制备过程不使用催化剂、有机溶剂、保护气体等昂贵或对环境有害的试剂;制备工艺环保,不产生废液、废渣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实现目标产物的超快获取;合成的亲水性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985085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20821.9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C01B2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性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富氮有机物为氮源,磷酸盐作为表面性质改善剂,将两者混合后进行水浴处理,得到富氮有机物/磷酸盐中间体;再将中间体与碳纤维微波吸收剂混合均匀,并转移至石英坩埚;然后置于高能微波炉谐振腔中,调节真空度、微波功率、微波炉谐振腔温度,在微波辐射加热下进行保温反应,即得到亲水性石墨相氮化碳材料。本发明具的有益效果:原料简单、成本低廉、选择余地大;制备过程不使用催化剂、有机溶剂、保护气体等昂贵或对环境有害的试剂;制备工艺环保,不产生废液、废渣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实现目标产物的超快获取;合成的亲水性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6542509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610908265.0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C01B21/082
-
公开(公告)号:CN105752953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065411.8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C01B21/0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1/082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以富氮有机物为原料,以石墨或碳化硅为微波吸收剂,将富氮有机物与微波吸收剂混合均匀,在微波辐照的电磁场中,控制压力为5?35kPa、微波辐照的功率为2?10kW,控制升温速率为50?500℃/min,在450?700℃保温反应5?30min,得到石墨相氮化碳。本方法基于高能微波辐照处理方法,可快速、高效的得到层状结构的石墨相氮化碳;且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廉,不使用催化剂、有机溶剂、保护气体等各种昂贵或对环境有害的试剂,环境友好,不需要进行原料的预处理等优点,是一种有利于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绿色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62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49307.9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辐照制备钒掺杂半绝缘碳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单质钒金属粉末或固态含钒化合物为掺杂剂,以人造石墨粉、活性碳、碳纤维或天然鳞片石墨粉为碳源,以硅粉与氧化硅粉的混合粉末为硅源,真空环境条件下,在微波辐照的电磁场中保温,得到钒掺杂半绝缘碳化硅。该方法,与获得稳定晶体结构之后再进行掺杂的方式相比,不要严苛的注入条件,也保证了钒在的成功掺杂。而自组装的原位反应过程,以及能量最小化的晶格调整过程,也实现了结构理想的钒掺杂半绝缘碳化硅的顺利获取,成功回避了必须通过高温退火工艺进行后处理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75295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065411.8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C01B2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以富氮有机物为原料,以石墨或碳化硅为微波吸收剂,将富氮有机物与微波吸收剂混合均匀,在微波辐照的电磁场中,控制压力为5‑35kPa、微波辐照的功率为2‑10kW,控制升温速率为50‑500℃/min,在450‑700℃保温反应5‑30min,得到石墨相氮化碳。本方法基于高能微波辐照处理方法,可快速、高效的得到层状结构的石墨相氮化碳;且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廉,不使用催化剂、有机溶剂、保护气体等各种昂贵或对环境有害的试剂,环境友好,不需要进行原料的预处理等优点,是一种有利于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绿色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234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649002.8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C01B32/97 , C01B32/9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原位反应合成p型掺杂碳化硅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利用ⅢA族元素单质或含ⅢA族元素的化合物为掺杂剂,以人造石墨粉、活性碳、焦碳或碳纤维为碳源,以硅粉或硅粉与氧化硅粉的混合粉末为硅源,真空条件下,在微波辐照的电磁场中保温一段时间,得到p型掺杂碳化硅。制备过程中不需进行原料预处理或后续退火等过程,也不需催化剂、模板以及衬底等,具有快捷、简单、高效、重现性好等特点。此外,微波辐照处理技术本身所特有的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热惯性小,生产周期短等优势,进一步降低了制备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