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的越障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583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7746.1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越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现工业数据分布式多级缓存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障碍物数据,控制机器人在靠近障碍物时提前减速并停止;按照前端行走臂、后端行走臂的顺序,进行行走臂越障;进行辅助臂越障,辅助臂越障并重新接线后,完成机器人的越障控制。本发明通过结合摄像头与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提高了对输电线路上复杂障碍物的识别精度和定位准确性。此外,本发明采用D‑H连杆建模和鲁棒PD控制方法,实现了行走臂与辅助臂的协调运动,在越障过程中保持机器人平衡并提高稳定性,减少了越障过程中姿态失稳或结构松动的风险,提升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一种断股修复飞行机器人挂线作业抗扰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91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07349.1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股修复飞行机器人挂线作业抗扰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断股修复飞行机器人的数据,计算挂线作业阶段机器人重心位置的变化;建立断股修复飞行机器人搭载作业负载情况下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实现机器人挂线作业抗扰控制。本发明方法针对断股修复飞行机器人的机体构型进行了详细的动力学建模,提高了断股修复飞行机器人的高空作业的可行性,不仅能克服断股修复飞行机器人作业阶段本身参数摄动对控制器带来的影响,还能对悬停过程中机体受到的高空风绕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针对机身负载系统动态变形时的机体参数进行重新计算,能准确计算出变形过程中机体重心偏移值,进而保证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模块及其并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4590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1087397.2

    申请日:2017-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模块及其并联方法,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针对现有电动汽车动态充电输出功率无法根据汽车用电量自动匹配,只能输出单一的功率的技术问题,采用包括交流输入及保护单元、滤波器、功率变换模块、发射端谐振电路、功率变换模块控制单元、采样单元、均流控制单元有机结合,其中功率变换模块由多个并联而成,其采用模块化设计,功率输出等级可调,扩容能力强可,具有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功率变换器高效高功率密度的特点,适用于同时提供多辆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该模块及并联方法简单可靠、稳定性好、适用性广。

    基于车辆定速行驶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597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96880.0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定速行驶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在电动汽车上配置一个RFID标签和一个定速控制器,将无线充电发射系统设为由多段导轨组成的无线充电专用通道。其中,每段导轨设置一个能量投切控制器,用于控制导轨线圈的能量发射状态;第一段导轨的前端还设置有一个RFID阅读器。当RFID阅读器读取到RFID标签时,向管理中心发送RFID标签ID号,管理中心根据收到消息确定车辆的定速值以及每段导轨的无线能量发射功率和启动时间。本发明实现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实时的动态智能充电和多段导轨工作状态的智能切换,避免了通电导轨设置过长或者通电导轨开通过多导致的能源浪费,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供能的持续性。

    动态解耦调节输出功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642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95546.3

    申请日:2018-08-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解耦调节输出功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系统包括原边电路、副边电路、负载RL和驱动控制电路,且所述原边电路包含直流电源、高频逆变电路、原边谐振补偿电路和发射线圈LP;副边电路包含接收线圈LS、副边谐振补偿电路和由D1~D4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全桥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控制器,两个全控型开关管S1和S2。该系统的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检测负载RL的电流得出输出功率;S2:结合当前输出功率,根据需要调节S1和S2的通断以及占空比,实现功率调节。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有效的快速调节输出功率并使之稳定,降低了电路的复杂度、体积和成本,保证了系统的输出功率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并稳定在设定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