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727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0155874.3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六氟化硫分解组分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电气设备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本申请的装置包括紫外光源和荧光光源,所述紫外光源和所述荧光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光纤耦合器耦合,所述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与多模光纤连接,耦合后的光束通过所述多模光纤传送至气体检测池;所述气体检测池内设有探测器、光电转换单元、光纤放大器和分束器。本申请的装置可通过气体缓冲池和滤光片的滤波作用,过滤出窄带光谱,避免待测气体中其他组分吸收的干扰;同时将探测器和光纤放大器集成在检测池内,进一步缩小装置体积,便于集成和方便携带,可供在线检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577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129578.7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985 , G01D21/0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实时健康监测方法包括,采集第一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实时监测数据,对所述实时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健康数据;构建初始健康监测模型,使用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所述实时健康监测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获得实时健康监测模型;将所述实时健康监测模型部署到嵌入式系统中,获得实时采样数据,根据所述实时采样数据对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进行健康评级,获得与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对应的健康等级;对所述第二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进行维护。本方法实现了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精准的实时监控检测,保障导线的正常工作,满足供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8926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672268.9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纤维芯导线压接部位漏磁检测用磁性喷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剥离碳纤维芯导线表面的铝线,并清理碳纤维芯表面;S2、将混有磁性粉末的溶液均匀喷涂到碳纤维芯上并形成磁粉层;S3、在溶液磁粉层保持湿润的情况下,套上铝衬管和金具并压接,以在压接操作后保持磁粉层与碳纤维芯的状态较好的跟随性。本发明能够保证磁性溶液完整、紧密且均匀地分布在碳芯压接部位的表面,使得碳纤维芯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磁粉层,保证磁粉层与碳纤维芯的状态保持较好的跟随性,当碳纤维芯产生缺陷时,磁粉层也产生缺陷,助于实现碳纤维芯压接部位的漏磁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6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668690.1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3/02 , G06N20/10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线路覆冰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线路覆冰监测领域,包括部署线路沿线的传感器阵列,实时采集线路周边的多源异构数据;根据所述多源异构数据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线路覆冰监测预警模型,并通过所述线路覆冰监测预警模型识别和预测线路覆冰风险;当所述线路覆冰监测预警模型预测线路存在覆冰风险时,结合线路的地理位置信息,对覆冰风险的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评估,生成区域化的覆冰预警信号。本发明融合多源异构数据,采用分层SVM分类器集成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混合训练,提高风险识别精度;引入隐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评估覆冰影响范围,生成区域化预警信号,提高预警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保障配电线路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9693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75175.6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电磁脉冲的电缆,包括:传导组件、第二屏蔽层、护套层与缓冲绳;传导组件包括第一屏蔽层和套接在第一屏蔽层内的多根导线;第二屏蔽层套接于传导组件外;护套层套设于第二屏蔽层的外部,且护套层与第二屏蔽层之间围成缓冲层;缓冲绳设置于缓冲层内,且环绕第二屏蔽层;缓冲绳上包括多个缓冲段和多个连接段;缓冲段抵接护套层与第二屏蔽层;连接段与护套层以及第二屏蔽层均间隔设置。本方案提供的抗电磁脉冲的电缆中,缓冲层能够产生弹性变形,在电缆受到外力作用时,如弯折、震动等,缓冲层能够产生弹性变形,缓冲电缆受到的冲击,提高电缆的机械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07568.8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343 , G01R31/12 , G06F30/38
Abstract: 基于FPGA的多传感信息融合局放诊断逻辑电路设计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涉及技术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控制ADC并采集转换后的局部放电信号,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处理;提取局部放电脉冲,得到局部放电信号在工频范围的相位信息,计算局部放电信号基本信息;局部放电数据传输,将处理好的数据及局部放电原始信号传输到Zynq的PS端DDR3SDRAM存储器;在处理器系统中通过GUI进行相应局部放电信息的显示。本方法构建了一种利用Zynq中PL端快速计算及PS端进行实时显示实现局部放电自适应诊断的逻辑电路程序,能够满足模块化KYN设备灵活部署的要求并实时自适应诊断设备内部局部放电发生状况并使用设备进行实时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8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5179.4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干扰测试装置,涉及电磁干扰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缓冲结构、角度调节架和电磁干扰测试仪;支架的高度能够调节;缓冲结构设置在支架上,包括缓冲结构包括支撑板、若干缓冲杆以及弹性件;角度调节架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上设置有球头结构或球座结构;支架上设置有球座结构或球头结构;球头结构与球座结构能够相对滑动;缓冲杆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支架滑动连接;弹性件连接于支撑板与支架之间;电磁干扰测试仪设置在角度调节架上,并能够实现角度调节;电磁干扰测试仪的外壁设置有散热件。能够对不同高度的测点进行测量,同时角度可调节,还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8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20748.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脉冲模拟器延长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水平极化电磁脉冲模拟器的延长锥结构,包括安装部件,包括模拟器本体,设置在模拟器本体上的延长组件、设置在延长组件上的拉绳组件、设置在延长组件上的收紧组件;以及,连接部件,连接部件设置在安装部件上,包括设置在安装部件上的卡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模拟器本体上的对接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延长组件、拉绳组件和收紧组件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延长椎结构的快速组装与拆卸,解决了传统延长椎结构不便于拆卸安装的问题,通过设置卡接组件和对组件的配合使用,可方便安装部件轻松地安装在模拟器本体,解决了不便于操作安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510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212025.1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42 , G06V10/80 , G06V10/774 , G06V10/25 , G06F1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文本融合绝缘子缺陷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先前图像和当前图像,得到差分图像,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与融合,获取原始图像;对判别文本和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预测框;将预处理后的原始图像与判别文本特征输入双流跨模态模型进行预训练,建立预训练模型;优化调整预训练模型参数,根据测试集图像和问题文本获取绝缘子缺陷评估结果。本发明与现有的工程监测方法相比,弥补了需要人为操作的缺点,不但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具备了更好的评估效果;能够将尺度相差较大的先前图像与差分图像的特征提取更充分,大幅度提升了差分图像上的绝缘子缺陷检测的性能,为电力行业迎接未来的挑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193104.2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16C20/10 , G16C60/00 , G06F113/1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弧引燃高压电力电缆的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搭建电缆燃烧二维平面几何模型并剖分网格;设置区域条件和边界条件,建立电缆燃烧物理模型;求解稳态和瞬态过程并导出计算结果。本发明方法通过构建电缆燃烧的二维平面几何模型并精细化网格划分,精确模拟电缆在电弧作用下的热行为和燃烧过程,考虑了电缆各组成部分的材料属性以及边界条件设置,包括电弧的时空热影响,从而能够全面考虑在电弧作用下电缆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进一步增加了模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采用Coupled方法计算压力速度耦合,并引入稳态和瞬态过程的求解,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