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57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18437.3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救生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适用于城市内涝的救生结构,布置在城市涵洞或河道,包括纵向布置的筒柱,内部有筒腔贯穿筒柱的顶部;筒柱的外周活动套设有随水位高低变化同步上下浮动的浮圈;筒柱的顶部设有摆动板,且摆动板设有弹簧;当摆动板水平时,封盖顶部开口,弹簧被压缩,当摆动板的另一侧与筒柱脱离卡扣连接时,弹簧恢复变形,以使摆动板呈倾斜状;摆动板上设有救生包,当摆动板相对于筒柱摆动至倾斜状时,救生包与摆动板脱离;筒柱设有多个条状布置的镂空槽;浮圈的内侧延伸有多个径向条,浮圈连接有触动结构,触动结构置于筒腔中,触动结构随着浮圈同步移动,从而实现自动响应水位变化,不受内涝环境影响,及时投放救生包。
-
公开(公告)号:CN1181161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152027.6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位预警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内涝水位预警结构,包括放置在预警位置且外周呈圆柱状的圆筒体以及控制盒,圆筒体中具有上下延伸布置的筒腔;筒腔中设有水位计,水位计与控制盒电性连接,控制盒中设有无线通讯元件,水位计将监测的水位数据反馈至控制盒;圆筒体中设有呈条状的进水口,进水口贯穿圆筒体的外侧壁,形成外侧开口;圆筒体的外侧壁设有两个弹性片,弹性片的内端对接在圆筒体的外侧壁上,弹性片的外端背离圆筒体朝外弯曲布置,并延伸至外侧开口的外侧,形成外端侧;两个弹性片的外端侧之间间隔布置,形成与外侧开口对齐布置的外端间隔。这样,通过两个弹性片的作用下,可避免杂物进入到筒腔中对检测造成影响,提高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29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2013.4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1C11/22 , E01C3/00 , E01C3/04 , E01C3/06 , E03F5/04 , E03F5/10 , E03F5/14 , E03F3/02 , E03F3/04 , A01G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排水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海绵城市道路呼吸式排水结构,包括路段以及布置在路段两侧的绿化段,路段由上至下包括路基层、透水层、碎石层以及地质层,地质层上覆盖有隔断渗水的土工膜层,路段的侧边具有朝向绿化段的侧部壁,侧部壁上覆盖有隔断渗水的封堵层;碎石层的底部形成有底部壁,底部壁的中部拱起布置;碎石层的侧边形成有排水口,排水口形成在碎石层的底部,排水口贯穿封堵层,且通过排水管与蓄水箱连通;绿化段设有喷水管,喷水管通过管道与蓄水箱连接;碎石层中设有两个横向气道,横向气道分别连接有充放气设备;当路基层上有积水,两个横向气道进行交替吹气或抽气,以使得路基层、透水层、碎石层中的气体呈现涨缩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52021.9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堤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结构稳固的生态化海堤结构,包括布置在土体上的堤坝,堤坝具有朝向海水的朝内侧,朝内侧上设有多个堤段,堤段为透水混凝土制成;相邻的堤段之间形成栖息承台;栖息承台上设有多个栖息块,栖息块的内部呈镂空布置,形成栖息腔,栖息腔在栖息块的外周形成多个开口;栖息承台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朝下凹陷,形成底部槽,栖息块的下部嵌入在安装槽中,底部槽通过开口与栖息腔连通;堤段具有朝向海水布置的朝海侧,沿着朝海侧的横向方向,朝海侧呈波浪状弯曲布置,形成有凸起位以及凹陷位;凸起位的中部朝内凹陷,形成纵向槽;凸起位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横向槽,横向槽将纵向槽与凹陷位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32291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82523.1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沉水植物种植系统,包括固定网和多个种植模块。固定网被配置为固定于河道底部,且与河道底部贴合。每一个种植模块分别安装于固定网上。种植模块包括活动单元和种植单元。活动单元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网,被配置为跟随水流方向摆动;活动单元呈筒状,种植单元设置于活动单元内且被配置为在活动单元内具有保持竖直状态的趋势,种植单元内配置有营养块,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种植单元具有种植孔,种植孔朝向河道底部,供沉水植物的根茎伸出以扎根于河道底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159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12354.X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C02F11/14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淤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湖库底泥快速脱水固化剂。本发明的快速脱水固化剂组分包括硫酸铁、硫酸亚铁、硅粉、膨润土、生石灰和聚丙烯酰胺。本发明采用有机、无机材料的复配,得到一种使湖库底泥脱水固化速度快,脱水底泥泥饼和尾水pH值低、以及固化后重金属浸出含量低的快速底泥脱水固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116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52027.6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位预警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内涝水位预警结构,包括放置在预警位置且外周呈圆柱状的圆筒体以及控制盒,圆筒体中具有上下延伸布置的筒腔;筒腔中设有水位计,水位计与控制盒电性连接,控制盒中设有无线通讯元件,水位计将监测的水位数据反馈至控制盒;圆筒体中设有呈条状的进水口,进水口贯穿圆筒体的外侧壁,形成外侧开口;圆筒体的外侧壁设有两个弹性片,弹性片的内端对接在圆筒体的外侧壁上,弹性片的外端背离圆筒体朝外弯曲布置,并延伸至外侧开口的外侧,形成外端侧;两个弹性片的外端侧之间间隔布置,形成与外侧开口对齐布置的外端间隔。这样,通过两个弹性片的作用下,可避免杂物进入到筒腔中对检测造成影响,提高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00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1980.9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水灌溉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循环利用的节水灌溉结构,包括蓄水箱,蓄水箱中具有蓄水腔,蓄水箱的外周布置有多个渗水道,渗水道中具有渗水槽;渗水槽的中部形成有隔板,隔板将渗水槽分割为上部槽以及下部槽,上部槽中填充有过滤碳层;渗水道的顶部开口覆盖有拱起布置的固定网层;蓄水箱的顶部布置在筒状体,筒状体中填充有过滤料;蓄水箱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泵体将蓄水腔中的水体通过排水管喷至喷水头中,并由喷水头朝外喷射;通过渗水道,将水体中多余的水体渗入下部槽中,并回收至蓄水腔中,通过筒状体,将土体上的积水过滤进入蓄水腔中,并利用蓄水腔中的水体进行园林灌溉,起到水体循环利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44374.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道水位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降低河道水位的蓄排水控制装置,包括蓄水池,河道的侧壁设有排水道,排水道的外端具有连通至河道的排水口,排水道的内端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蓄水池通过抽水管与河道连通,抽水管中设有主抽水泵;河道上设有水位计,当水位高于水位计后,排水阀打开,河道中的水体通过排水道排至蓄水池中;当河道中的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抽水管将水体抽回至河道中;蓄水池具有排水区以及多个存水区,排水区通过连通管分别与多个存水区连通,且连通管上设有副抽水泵,当排水区中的水位高于排水管出水口时,副抽水泵将排水区中的水体分别抽至多个存水区中,直至排水区的水位低于排水管出水口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15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230862.7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绵广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包括土基层、铺设在土基层上的透水层、铺设在透水层上多个砖板以及集水箱,砖板中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中嵌入有胶筒,胶筒中具有筒腔;筒腔中设有多个膜片,胶筒中具有位于多个膜片上方的积水段;当多个膜片处于水平状态时,多个膜片将通腔关闭,当多个膜片处于弯曲状态时,筒腔打开;透水层中设有多个集水道,多个集水道通过管道与集水箱连通,砖板具有朝上布置的板面,板面上设有多个导水槽,多个导水槽连通至通孔;板面上的水体通过导水槽进入积水段中,当积水段中的水位高位设定水位时,多个膜片朝下弯曲,筒腔打开,积水段中的水体进入集水道,由抽水泵通过管道抽至集水箱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