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声学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4091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489440.X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入耳式声学装置,包括耳机外壳、电路板和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前馈音频采集件、后馈音频采集件和扬声器,所述耳机外壳中设有分割件将所述耳机外壳所围空间分割为前腔和密闭的后腔,所述前馈音频采集件位于所述后腔中,所述后馈音频采集件和扬声器均作用于所述前腔中,所述耳机外壳外设有弹性气囊,所述耳机外壳和弹性气囊能够与耳道贴合使得所述前腔与耳道形成密闭空间,从而提高隔声值,达到脉冲降噪的效果。当所述耳道内负压达到阈值时所述弹性气囊能够被挤压释放负压,确保主动降噪过程正常进行,将脉冲降噪和主动降噪相结合提高降噪效果。

    一种窄带高速跳频同步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6268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0910041818.7

    申请日:2009-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窄带高速跳频同步实现方法,包括步骤:产生n个频率,其中部分频率是根据时间信息产生的可变频率,剩余部分频率是根据一串固定的数据产生的固定频率;发信机采用n个频率向收信机循环发送相关序列,一共发送n+1个循环;收信机进行同步慢搜索,如果同步时退出慢搜索;发信机发送完相关序列后,再向收信机发送n跳的定标跳;当收信机收到n跳的定标跳后,发信机将时间信息和勤务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成交织帧后发给收信机;收信机收到交织帧后,进行解交织和信道解码,还原出时间信息和勤务信息。本方法可以实现窄带高速跳频通信过程中快速、可靠的跳频同步,且对收、发信机之间无时差要求,摆脱了传统跳频通信中对时间信息的要求。

    降噪耳罩
    3.
    发明公开
    降噪耳罩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63936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484818.7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噪耳罩,包括耳罩本体,所述耳罩本体中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耳罩本体的深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布置,将所述耳罩本体中的空间分割为三层空间,其中背离所述耳罩本体开口的两层空间中其中一者为真空腔室,另一者中设有辅助降噪组件。结合真空环境下声音无法传播从而能够降噪的特点,以及辅助降噪组件能够起到进一步降噪的特点,整体上提升降噪效果,同时有效控制所述降噪耳罩的厚度。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中中继通信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2125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210256701.2

    申请日:2012-07-24

    Abstract: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中中继通信的实现方法,涉及无线通信应用技术领域。它是为了适应手持移动台与基站的远距离通话需求。其方法:当手持移动台脱离车载移动台时,车载移动台向基站申请中继信道;基站收到来自车载移动台的中继信道申请后,根据信道使用情况分配中继信道,手持移动台和车载移动台记录该中继信道;手持移动台发射的信号通过中继信道发给车载移动台;车载移动台收到手持移动台发射的信号后,在上行信令信道或上行话音信道上转发给基站,进行正常的通信;当手持移动台回到车载移动台时,车载移动台向基站申请释放中继信道;基站收到来自车载移动台的释放中继信道申请后,释放中继信道,完成一次分离工作模式的中继通信;本发明适用于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中中继通信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2125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56701.2

    申请日:2012-07-24

    Abstract: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中中继通信的实现方法,涉及无线通信应用技术领域。它是为了适应手持移动台与基站的远距离通话需求。其方法:当手持移动台脱离车载移动台时,车载移动台向基站申请中继信道;基站收到来自车载移动台的中继信道申请后,根据信道使用情况分配中继信道,手持移动台和车载移动台记录该中继信道;手持移动台发射的信号通过中继信道发给车载移动台;车载移动台收到手持移动台发射的信号后,在上行信令信道或上行话音信道上转发给基站,进行正常的通信;当手持移动台回到车载移动台时,车载移动台向基站申请释放中继信道;基站收到来自车载移动台的释放中继信道申请后,释放中继信道,完成一次分离工作模式的中继通信;本发明适用于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可靠组播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1747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41819.1

    申请日:2009-08-1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可靠组播传输方法,实现了无线mesh网络中的数据可靠组播传输,且一发多收,节省了带宽资源;包括步骤:选举出当前时段内的组播管理主服务器及备份服务器;源发送节点向组播管理主服务器发送组播地址申请,获取组播地址及相应组播参数;源发送节点向组播组成员发送组播加入通知使其加入到组播组,路由器通过该通知获取组播组及成员信息并构建该组播组的组播路由;在接收完成员应答后,源发送节点借助有限状态机传输组播数据;在组播地址及相关参数授权使用超时前,源发送节点给各个组播组成员单播发送退出组播组通知,组播管理主服务器也将清除该组播地址及相关参数的使用授权,保证组播地址及相关参数的合法性及一致性。

    多源传感器装置及无人防御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400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61839.5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源传感器装置及无人防御设备,装置包括集成本体、多源传感器和防护机构,多源传感器设置于集成本体,防护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防护部件,驱动组件分别与集成本体和防护部件连接,驱动组件驱动防护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动作;在第一位置,防护部件位于多源传感器远离集成本体的一侧,并遮挡多源传感器;在第二位置,防护部件移离多源传感器远离集成本体的一侧,使多源传感器露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激光雷达、红外成像仪、相机、补盲雷达有机集成于集成本体,可以获取多感知属性参数;通过驱动组件使防护部件位于多源传感器远离集成本体的一侧,避免异物飞溅到传感器表面而影响多源传感器的感知能力。

    一种窄带高速跳频同步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6268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041818.7

    申请日:2009-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窄带高速跳频同步实现方法,包括步骤:产生n个频率,其中部分频率是根据时间信息产生的可变频率,剩余部分频率是根据一串固定的数据产生的固定频率;发信机采用n个频率向收信机循环发送相关序列,一共发送n+1个循环;收信机进行同步慢搜索,如果同步时退出慢搜索;发信机发送完相关序列后,再向收信机发送n跳的定标跳;当收信机收到n跳的定标跳后,发信机将时间信息和勤务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成交织帧后发给收信机;收信机收到交织帧后,进行解交织和信道解码,还原出时间信息和勤务信息。本方法可以实现窄带高速跳频通信过程中快速、可靠的跳频同步,且对收、发信机之间无时差要求,摆脱了传统跳频通信中对时间信息的要求。

    多源传感器装置及无人防御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4000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661839.5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源传感器装置及无人防御设备,装置包括集成本体、多源传感器和防护机构,多源传感器设置于集成本体,防护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防护部件,驱动组件分别与集成本体和防护部件连接,驱动组件驱动防护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动作;在第一位置,防护部件位于多源传感器远离集成本体的一侧,并遮挡多源传感器;在第二位置,防护部件移离多源传感器远离集成本体的一侧,使多源传感器露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激光雷达、红外成像仪、相机、补盲雷达有机集成于集成本体,可以获取多感知属性参数;通过驱动组件使防护部件位于多源传感器远离集成本体的一侧,避免异物飞溅到传感器表面而影响多源传感器的感知能力。

    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可靠组播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1747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10041819.1

    申请日:2009-08-1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可靠组播传输方法,实现了无线mesh网络中的数据可靠组播传输,且一发多收,节省了带宽资源;包括步骤:选举出当前时段内的组播管理主服务器及备份服务器;源发送节点向组播管理主服务器发送组播地址申请,获取组播地址及相应组播参数;源发送节点向组播组成员发送组播加入通知使其加入到组播组,路由器通过该通知获取组播组及成员信息并构建该组播组的组播路由;在接收完成员应答后,源发送节点借助有限状态机传输组播数据;在组播地址及相关参数授权使用超时前,源发送节点给各个组播组成员单播发送退出组播组通知,组播管理主服务器也将清除该组播地址及相关参数的使用授权,保证组播地址及相关参数的合法性及一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