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0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18657.0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IPC: C12N5/0786 , C12N5/077 , A61K35/747 , A61P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罗伊氏乳杆菌的外膜囊泡的应用,特别是罗伊氏乳杆菌的外膜囊泡在制备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试剂或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的试剂中的应用。本申请通过对罗伊氏乳杆菌的外膜囊泡进行研究,由动物体内及细胞体外实验发现,罗伊氏乳杆菌的外膜囊泡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及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作用。由此可知,罗伊氏乳杆菌的外膜囊泡有望能够作为一种促进抗炎及骨组织愈合的附加材料,为大面积骨组织的愈合治疗修复提供临床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919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73643.8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乳杆菌细胞外膜囊泡的新用途,主要是植物乳杆菌细胞外膜囊泡在制备防治牙周炎的药物或者口腔护理产品中的应用。本申请为牙周炎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0558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17503.4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人体牙槽骨重建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与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α‑磷酸三钙、改性聚乳酸、复合羟基磷灰石、纳米氧化镁混合,经球磨三次后,过筛网分离球磨和材料,得到球磨处理的混合料;将球磨处理的混合料熔融共混,再经压片处理后,冷却至室温,经CAD/CAM技术进行模型切削、打印,得到可吸收支架。氧化锌纳米线作为多孔羟基磷灰石的支撑骨架,提高多孔羟基磷灰石机械强度,避免在咬合力下易坍塌;绿原酸接枝在鱼鳞胶原蛋白上,增大绿原酸的分子量,避免绿原酸易迁移析出;改性聚乳酸与复合抗菌材料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多孔网状、海绵状结构,增强可吸收支架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418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1288591.3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种植体支持的咬合定位器,包括连接在种植体上的硅橡胶固定部分,以及将所述硅橡胶固定部分固定在所述种植体上的中央螺栓,所述中央螺栓从中部贯穿所述硅橡胶固定部分并螺接在所述种植体上,所述中央螺栓的头部外周为圆形,所述硅橡胶固定部分的外周尺寸从上至下渐大设置,所述硅橡胶固定部分的聚合度为5~10度;本咬合定位器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作和使用,提高了咬合记录的准确性,减少了义齿在椅旁端的调改程序与时间,减少返工率,获得更好的种植义齿修复效果,患者的满意度较高。而且所述咬合定位器的使用能够简化游离末端缺失种植病例的咬合记录过程,缩短椅旁等待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339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89001.2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植入人体牙槽骨中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及应用。所述用于植入人体牙槽骨中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氢氧化钙、硫酸钙半水合物、碳酸锂为原料,氯化钠为模板,制备得到锂掺杂碳酸盐磷灰石;以锂掺杂碳酸盐磷灰石、2‑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为原料,制备得到锗‑锂掺杂的碳酸盐磷灰石;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海绵支架;以鱼精蛋白溶液、硝酸铈水溶液为原料,制备鱼精蛋白包被的纳米氧化铈;将鱼精蛋白包被的纳米氧化铈吸附在多孔海绵支架上,得到植入人体牙槽骨中的可吸收支架。本发明的植入人体牙槽骨中的可吸收支架能够有效的促进骨生长,具有优异的降解性和抗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902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489001.2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植入人体牙槽骨中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及应用。所述用于植入人体牙槽骨中的可吸收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氢氧化钙、硫酸钙半水合物、碳酸锂为原料,氯化钠为模板,制备得到锂掺杂碳酸盐磷灰石;以锂掺杂碳酸盐磷灰石、2‑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为原料,制备得到锗‑锂掺杂的碳酸盐磷灰石;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海绵支架;以鱼精蛋白溶液、硝酸铈水溶液为原料,制备鱼精蛋白包被的纳米氧化铈;将鱼精蛋白包被的纳米氧化铈吸附在多孔海绵支架上,得到植入人体牙槽骨中的可吸收支架。本发明的植入人体牙槽骨中的可吸收支架能够有效的促进骨生长,具有优异的降解性和抗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41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88591.3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种植体支持的咬合定位器,包括连接在种植体上的硅橡胶固定部分,以及将所述硅橡胶固定部分固定在所述种植体上的中央螺栓,所述中央螺栓从中部贯穿所述硅橡胶固定部分并螺接在所述种植体上,所述中央螺栓的头部外周为圆形,所述硅橡胶固定部分的外周尺寸从上至下渐大设置,所述硅橡胶固定部分的聚合度为5~10度;本咬合定位器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作和使用,提高了咬合记录的准确性,减少了义齿在椅旁端的调改程序与时间,减少返工率,获得更好的种植义齿修复效果,患者的满意度较高。而且所述咬合定位器的使用能够简化游离末端缺失种植病例的咬合记录过程,缩短椅旁等待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192621.4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IPC: C12Q1/6883 , G01N33/68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SAP作为牙周炎诊断标志物的应用。本发明的发明人意外地发现,SAP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发明人利用SAP基因修饰小鼠、流式细胞术和转录组测序深入研究了SAP对牙周炎的作用和分子机制,进而发现,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龈局部SAP表达上调;SAP敲除小鼠建立牙周炎模型后,通过调控牙龈局部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增强了破骨细胞活性,上调了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明显加重了牙周炎的发展;测序结果发现SAP敲除后上调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Sost、Dkk1的表达,可能与巨噬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相互作用有关。
-
公开(公告)号:CN11337321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265236.8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IPC: C12Q1/6883 , G01N33/68 , A01K67/027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巨噬细胞中Act1作为牙周炎疾病标志物的应用。本发明首次进行特异性巨噬细胞中Act1在牙周炎中的作用研究,所并首次发现了特异性抑制巨噬细胞Act1表达使牙周组织出现炎症加重、骨吸收增加、炎症因子表达上调等改变,表明巨噬细胞Act1参与牙周炎发生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0013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82588.8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IPC: A61K38/13 , A01K67/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环孢菌素A构建长期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的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非接触式抗菌颗粒;对实验小鼠进行归化处理,得到归化小鼠;选择适宜归化小鼠,在25.5℃‑27.6℃温度下给予维持饲料饲养,在环境中置放非接触式抗菌颗粒,实施光照‑黑暗昼夜交替循环,在笼内可随意摄取食物和水,腹腔注射环孢菌素A药物,即得长期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该构建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复制,仅需隔天处理,小鼠的存活率高,在保证模型疗效的前提下大大减少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降低小鼠抑郁导致的体重降低或激素水平变化,从而减少对免疫数据的影响,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