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金车内酯C在作为或制备肿瘤化疗增敏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08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60289.4

    申请日:2023-04-26

    Abstract: 本发明分别通过体外细胞和体内动物实验表明了山金车内酯C是肿瘤化疗药物的增敏剂,对Fanconi anemia信号通路有抑制效果,通过抑制FANCD2表达在体外和体内显著增强DNA交联剂相关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应。因此,可将山金车内酯C用于制备抑制FANCD2蛋白的制剂和制备肿瘤化疗药物的增敏剂。本发明不仅提供了山金车内酯C用于制备靶向FANCD2的化疗药物增敏剂的理论基础,还扩大了山金车内酯C的应用领域。山金车内酯C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FANCD2表达并增强顺铂和丝裂霉素C等化疗药物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剂量适中、疗效显著、作用靶点明确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联合DNA交联剂相关化疗药物治疗肿瘤的应用前景。

    紫苏挥发油的新用途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5298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715427.2

    申请日:2019-08-05

    Inventor: 董鲜 程永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苏挥发油在农业上的新用途;即其在防治中药材或作物根腐病中的应用或在防治导致中药材或作物地上部发生病害的致病菌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紫苏挥发油对引发三七根腐病发生的4种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腐霉和毁坏柱孢霉和导致三七地上部病害发生的3种致病菌灰霉菌、胶孢炭疽菌、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生长有很强抑制作用,在浓度为50mg/mL时,其抑制率均在70%以上;活体实验结果显示挥发油能有效抑制三七植株上的尖孢镰刀菌的生长,且对三七植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挥发油易挥发,具有芳香辟秽的特点,因此以其开发的化肥或农药将具有安全、有效、低残留等优点。

    一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200402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311580137.4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涉及从琥珀中分离得到的4个具有相同平面结构的木脂素类小分子化合物,包括两对对映异构体(+)‑6/(‑)‑6和(+)‑7/(‑)‑7。所述的化合物结构如下: 在肾纤维化模型实验中,本发明提供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NRK‑52E细胞中与肾纤维化有关的蛋白质如αSMA蛋白、I型胶原蛋白和纤连蛋白的表达,这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制备预防和治疗肾纤维化药物的用途。

    TMEM43蛋白作为纤维化疾病治疗靶标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23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41753.3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TMEM43蛋白作为纤维化疾病的治疗靶标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具有抗器官及组织纤维化活性的化合物YTB‑8设计出的探针,进行调控器官及组织纤维化的蛋白质靶标筛选,经最终的鉴定和验证,得到TMEM43蛋白可作为纤维化疾病的治疗靶标的结果。肺、肝、肾、皮肤的体外纤维化模型的实验数据表明TMEM4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后,纤连蛋白、I型胶原蛋白和α‑平滑肌动蛋白均降低,这表明下调TMEM43蛋白会抑制纤维化的进程,抑制TMEM43蛋白表达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纤维化疾病。本发明为器官及组织的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具有杀菌活性的N-取代-2-氨基-4-糖精取代甲基噻唑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8360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102980.2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杀菌活性的N‑取代‑2‑氨基‑4‑糖精取代甲基噻唑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有机合成与农用化学品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分子杂合手段,将2‑氨基噻唑及二酰亚胺结构片段进行拼接,设计出具有杀菌活性的N‑取代‑2‑氨基‑4‑糖精取代甲基噻唑类化合物,实验证明,此类化合物对灰葡萄孢引起黄瓜灰霉病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在很低的剂量下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杀菌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可制备成杀菌农药,较恶霉灵和拌种灵具有更高的杀菌活性。

    小茴香挥发油的新用途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6906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715429.1

    申请日:2019-08-05

    Inventor: 程永现 董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茴香挥发油在农业上的新用途;即其在防治中药材或作物根腐病中的应用或在防治导致中药材或作物地上部发生病害的致病菌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小茴香挥发油对引发三七根腐病发生的4种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腐霉和毁坏柱孢霉和导致三七地上部病害发生的2种致病菌胶孢炭疽菌、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生长有很强抑制作用,在浓度为50mg/mL时,其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中对三七地上部病害致病菌抑制效果均达到了100%;MIC结果表明,小茴香挥发油对上述菌株有较好的抗真菌作用,通过对FIC值的分析,发现小茴香挥发油与恶霉灵联用对多种病原菌有加和效应和协同效应;此外,挥发油易挥发,且具有芳香辟秽的特点,因此以其开发的化肥或农药将具有安全、有效、低残留等优点。

    薄荷挥发油的新用途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5021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715424.9

    申请日:2019-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荷挥发油在农业上的新用途,即其在防治中药材或作物根腐病中的应用或在防治导致中药材或作物地上部发生病害的致病菌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薄荷挥发油对引发三七根腐病发生的3种主要致病菌腐皮镰刀菌、腐霉和毁坏柱孢霉和导致三七地上部病害发生的3种致病菌灰霉菌、胶孢炭疽菌、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生长有很强抑制作用,在浓度为50mg/mL时,其抑制率均达到了100%;挥发油易挥发,且具有芳香辟秽的特点,因此以其开发的化肥或农药将具有安全、有效、低残留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