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空调设备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671187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20667513.9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房空调设备,机房空调设备包括安装框架、多个服务器机柜和多列空调,安装框架内具有多个空调安装在其内的安装空间,安装框架上铺设有地板以将机房空间分成地板上空间和地板下空间,服务器机柜安装在安装框架上,在地板上空间内服务器机柜之间分别形成封闭的地板上冷通道和地板上热通道,在地板下空间内多列空调限定出地板下热通道,地板上设有送风格栅和回风格栅,地板上热通道通过回风格栅与地板下热通道连通,空调的送风口沿竖向向上开口,送风格栅设有沿竖向向下延伸且与送风口直接相连的法兰部。本实用新型的机房空调设备送风效率高,安装和维护方便。

    水泵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液冷机组和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397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035421.2

    申请日:2022-01-13

    Inventor: 刘金霖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泵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液冷机组和制冷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在水泵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获取水泵进口的第一压力值、水泵出口的第二压力值和水泵的第一转速值;根据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确定水泵的进口与出口的压力差值;根据第一转速值和压力差值,确定水泵的相序状态。本发明通过获取运行一段时间后的水泵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压力值和水泵运行的转速值,确定水泵运行过程中出水口和进水口的压力差值,然后根据压力差值的和水泵运行的转速值,准确判断水泵的相序状态,无需新增错相判断模块,减少了电气组件的使用,节约了制作成本,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判断液冷机组循环水泵的相序状态的技术问题。

    一种接水盘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00707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798317.7

    申请日:2019-08-27

    Inventor: 刘金霖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接水盘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当空调系统为加湿模式时,控制进水阀补水直至触发低液位开关;再控制加湿水泵运行第一时长,并返回执行控制进水阀补水直至触发低液位开关的步骤;同时在控制加湿水泵运行第一时长内,实时判断高液位开关是否为触发状态;若判断高液位开关为触发状态,则进行并控制排水泵开启直至高液位开关停止触;实现了将储水箱与接水盘合成一体后的接水盘内的水位控制,大大减少了接水盘与储水箱的面积,节约了开发成本,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空调系统调节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03070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275074.9

    申请日:2019-04-04

    Inventor: 刘金霖 雷海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调系统有升频需求时,获取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与电子膨胀阀的目标过热度的差值;在所述差值大于电子膨胀阀的缓冲阈值时,获取空调当前运行状态的持续时长;在所述持续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联动调节所述压缩机的升频速率和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阀速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根据空调当前运行状态的持续时长联动调节所述压缩机的升频速率和电子膨胀阀的速率,使得电子膨胀阀的调节能力与压缩机的运行匹配,实现空调在运行过程中系统波动小,避免电子膨胀阀过调,蒸发器出口出现回液的现象发生。

    氟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氟泵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719977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40274.8

    申请日:2020-05-22

    Inventor: 刘金霖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氟泵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氟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氟泵的入口温度及室外环境温度;根据入口温度确定入口过冷度;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入口过冷度,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在氟泵入口处的过冷度较低时,可以增大风机的转速,加快冷媒与室外环境的换热速度,增大换热量,从而有利于降低冷媒的过冷度,避免进入氟泵的冷媒存在非过冷态,解决了冷媒内含有蒸汽的问题,避免蒸汽逸出破裂而对氟泵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有效降低氟泵的损坏率,提高氟泵系统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