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吸附储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1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077303.2

    申请日:2023-01-17

    Abstract: 本文提供一种闭式吸附储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闭式吸附储冷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构造出第一腔室,第一腔室设有第二工质;设有第三换热器和第一工质的吸附床,设于第一壳体内,第一工质设置成能够与第二工质相结合和相分离;第一换热器和第一开关阀,第一换热器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关阀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二壳体,构造出第二腔室,第三换热器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三工质;第二换热器和第二开关阀,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第二开关阀与第二腔室连通;加热装置,设置成对第三工质进行加热。该闭式吸附储冷装置,将吸附床的空气光管散热转换为第二换热器散热,可以大幅度减少装置体积。

    一种空调器
    2.
    发明公开
    一种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8365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457427.3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压缩机,设有第一出口以及第一入口;第一换热器,用于与室外空气换热,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设有与所述第一出口相接通的第二入口以及第二出口;节流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出口相接通的第三入口以及第三出口;气液分离器,设有与所述第三出口相接通的冷媒入口、液体出口以及气体出口,用于对所述冷媒入口所输入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并将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分别从所述液体出口和所述气体出口输出;以及第二换热器,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包括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如何提升换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空调器
    6.
    发明公开
    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0065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75166.3

    申请日:2022-04-29

    Inventor: 周宏亮 姬安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和导风板,壳体内限定出出风道,出风道具有位于壳体上的出风口,壳体包括限定出出风道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空调器具有远距离送风状态,在远距离送风状态,导风板的至少部分位于出风道内且导风板的进风端与第一风道板止抵,导风板的出风端与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均间隔开。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通过在远距离送风状态设置导风板的至少部分位于出风道内且导风板的进风端与第一风道板止抵,导风板的出风端与第一风道板和第二风道板均间隔开,减小了出风口的实际送风面积,增大了气流压力,增加送风距离,实现了远距离送风。

    一种换热系统
    8.
    发明公开
    一种换热系统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78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744960.2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包含制冷剂组合物,以及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和第一换热装置,以所述制冷剂组合物的总质量计,制冷剂组合物包含:52wt%‑62wt%的1,1,1,2‑四氟乙烷,32wt%‑40wt%的二氟甲烷以及4wt%‑8wt%的二氧化碳,所述制冷剂组合物为非共沸组合物;在冷凝温度为65℃的工况条件下,所述制冷剂组合物的温度滑移为6.5至10.5℃。发明的换热系统,由于使用了非共沸制冷剂组合物,具有温度滑移特性。温度滑移使得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逐步蒸发和冷凝,与热交换器的温度梯度更好地匹配,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

    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875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50199.9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制冷设备包括:制冷系统,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多级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多级压缩机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压缩模块,至少一个压缩模块包括压缩单元和冷却器,冷却器位于压缩单元的下游侧并与压缩单元连通,每个压缩模块均包压缩单元;和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流路,冷却流路的输入端连接至蒸发器和/或冷凝器,冷却流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冷却器,设置成将蒸发器和/或冷凝器内的冷却介质输送至冷却器,以降低冷却器排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本方案可以利用系统内的冷却介质来对多级压缩机进行冷却,无需外接冷却循环水系统,从而有利于制冷设备的小型化,有利于降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