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875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50199.9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制冷设备包括:制冷系统,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多级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多级压缩机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压缩模块,至少一个压缩模块包括压缩单元和冷却器,冷却器位于压缩单元的下游侧并与压缩单元连通,每个压缩模块均包压缩单元;和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流路,冷却流路的输入端连接至蒸发器和/或冷凝器,冷却流路的输出端连接至冷却器,设置成将蒸发器和/或冷凝器内的冷却介质输送至冷却器,以降低冷却器排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本方案可以利用系统内的冷却介质来对多级压缩机进行冷却,无需外接冷却循环水系统,从而有利于制冷设备的小型化,有利于降低成本。

    一种混合冷却装置及空气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729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24551.2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一种混合冷却装置及空气处理设备。混合冷却装置包括:多个气冷器,沿出风方向并排设置,对于任意两个气冷器,沿出风方向位于下游的气冷器的换热管排数不小于位于上游的气冷器的换热管排数;和液冷机构,设置成采用冷却液对多个气冷器中的至少之一进行降温。混合冷却装置应用于空气处理设备,对于任意两个气冷器,沿出风方向位于下游的气冷器的换热管排数设置成不小于位于上游的气冷器的换热管排数,采用液冷机构对多个气冷器进行水冷降温,同时多个气冷器还在散热风道内进行风冷降温,实验发现此方案能够保持较高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制冷量,还能够有效降低散热风道的排风温度和所需的排风量,可以解决高温工况下空气处理设备制冷性能不佳的问题。

    一种空调器
    7.
    发明公开
    一种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8365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457427.3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压缩机,设有第一出口以及第一入口;第一换热器,用于与室外空气换热,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设有与所述第一出口相接通的第二入口以及第二出口;节流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出口相接通的第三入口以及第三出口;气液分离器,设有与所述第三出口相接通的冷媒入口、液体出口以及气体出口,用于对所述冷媒入口所输入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并将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分别从所述液体出口和所述气体出口输出;以及第二换热器,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包括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如何提升换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一种水蒸气压缩机、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3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732538.0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文提供一种水蒸气压缩机、空调器及控制方法。水蒸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包括一级压缩单元、二级压缩单元以及传动连接一级压缩单元和二级压缩单元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设有冷却通路;连接通路,其第一端口与一级压缩单元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与二级压缩单元的第一端口连通;和第一流量调节通路,其第一端口与连接通路连通、第二端口与冷却通路的第一端口连通,冷却通路的第二端口与一级压缩单元的第一端口连通。水蒸气压缩机应用于空调器,采用空调器内部的水蒸气对驱动单元进行冷却降温,空调器不需要外接水冷塔,因此空调器不会出现吸液以及增加不凝性气体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