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隧洞复合衬砌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39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288970.8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工隧洞复合衬砌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拼接衬砌管片;在拼接后的衬砌管片内安装钢管内衬;在所述衬砌管片与所述钢管内衬之间喷涂自生长材料;在所述衬砌管片与所述钢管内衬之间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其中,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通过在衬砌管片与所述钢管内衬之间喷涂自生长材料,使管片‑混凝土界面、钢管‑混凝土界面产生更多的胶凝材料促进粘结,同时渗进混凝土,在一定深度下与混凝土反应生成浆体,填充混凝土表面缝隙,同时补强管片和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从而提高界面的力学性能。

    用于复合衬砌结构的微膨胀性环氧乳液改性自密实混凝土

    公开(公告)号:CN11260812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421508.0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复合衬砌结构的微膨胀性环氧乳液改性自密实混凝土。以重量份计,该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料组成包括:水泥100份,硅粉0‑10份,粉煤灰0‑20份,环氧树脂5‑20份,乳化剂0.1‑1份,固化剂5‑15份,减水剂0.1‑3份,膨胀剂1‑5份,增强剂1‑4份,水5‑20份,细骨料200‑400份,粗骨料100‑200份;以及,以该自密实混凝土其他原料的总体积计,还含有钢纤维0‑2%/m3。该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线膨胀率,其形成的复合衬砌结构长期使用无收缩,能够保证其紧密接触,同时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抗拉强度、抗渗能力,达到缓凝、保塑的施工以及衬砌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求。

    水工隧洞复合衬砌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397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288970.8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工隧洞复合衬砌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拼接衬砌管片;在拼接后的衬砌管片内安装钢管内衬;在所述衬砌管片与所述钢管内衬之间喷涂自生长材料;在所述衬砌管片与所述钢管内衬之间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其中,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通过在衬砌管片与所述钢管内衬之间喷涂自生长材料,使管片‑混凝土界面、钢管‑混凝土界面产生更多的胶凝材料促进粘结,同时渗进混凝土,在一定深度下与混凝土反应生成浆体,填充混凝土表面缝隙,同时补强管片和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从而提高界面的力学性能。

    用于复合衬砌结构的微膨胀性环氧乳液改性自密实混凝土

    公开(公告)号:CN11260812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21508.0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复合衬砌结构的微膨胀性环氧乳液改性自密实混凝土。以重量份计,该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料组成包括:水泥100份,硅粉0‑10份,粉煤灰0‑20份,环氧树脂5‑20份,乳化剂0.1‑1份,固化剂5‑15份,减水剂0.1‑3份,膨胀剂1‑5份,增强剂1‑4份,水5‑20份,细骨料200‑400份,粗骨料100‑200份;以及,以该自密实混凝土其他原料的总体积计,还含有钢纤维0‑2%/m3。该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线膨胀率,其形成的复合衬砌结构长期使用无收缩,能够保证其紧密接触,同时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抗拉强度、抗渗能力,达到缓凝、保塑的施工以及衬砌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求。

    高位水池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截面突变处加固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5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35456.4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位水池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截面突变处加固结构及方法,加固结构包括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混凝土结构的环绕池体截面突变处的若干环形钢筋,若干环形钢筋均匀分布,外圈环形钢筋的横断面之间的连线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布置,混凝土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对应形成相似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相似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对应连接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池体外壁和既有普通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顶部;外圈环形钢筋之间设置有闭口箍筋,每列环形钢筋之间设置有竖向单肢箍筋,每行环形钢筋之间设置有水平向单肢箍筋;每列或每行的单独的环形钢筋上均设置有单独的箍筋。本发明解决了池体截面突变处应力集中导致结构损伤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池体结构的可靠性。

    一种圆形水池一次与二次衬砌弱连接面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108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99884.0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水池一次与二次衬砌弱连接面模拟方法及装置,建立圆形水池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的结构模型,在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增设连接层;采用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本构模型模拟结构模型中的一次衬砌和二次衬砌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采用修正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本构模型模拟连接层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设置修正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本构模型的参数;根据设置的参数计算连接层的弹性矩阵;根据施加的载荷、一次衬砌和二次衬砌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和连接层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计算一次衬砌和二次衬砌间的竖向错动量。优点:很好地模拟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的法向和切向接触特性,反应荷载作用下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的错位关系。

    模拟缓粘结钢绞线预应力效应的施加方法、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868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045459.7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模拟缓粘结钢绞线预应力效应的施加方法,应用于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该方法包括:S1,建立结构有限元基础模型;S2,根据于S1获得的结构有限元基础模型,构建缓粘结钢绞线节点和混凝土节点的多向对应关系,从而集成化建立钢绞线和混凝土相互作用的联结体;S3,确定缓粘结钢绞线沿程各节点处与混凝土间联结体的弹簧刚度系数k,并确定钢绞线张拉阶段的整体结构受力状态;S4,对于S3获得的弹簧刚度系数k以及整体结构受力状态进行修正,然后获取结构全生命周期内的缓粘结预应力的效应变化。本发明又提出一种模拟缓粘结钢绞线预应力效应的施加系统。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缓粘结预应力沿程精细化模拟与建模的自动化效率。

    一种活动桥及应用该活动桥的输水隧洞检修工作井

    公开(公告)号:CN117513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98367.0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动桥及应用该活动桥的输水隧洞检修工作井,该活动桥用于连接工作井内的主干道与岔管入口,形成可通行的交通路面,其包括桥体;与岔管入口平行间距相对、且两端分别固定于主干道主梁和井体侧壁上的支撑梁;多组转动机构,间距布置于支撑梁上并连接桥体一端,实现桥体转动连接于支撑梁并可在平铺位置与竖起位置之间切换。平铺位置时,桥体另一端至少一部分支撑于岔管入口处内侧的桥体支撑部上;竖起位置时,活动桥与岔管之间的空间大小满足安装闷头所需空间大小。本发明的活动桥无需拆除,便可安装闷头,省去了临时搭建、拆除的工序,节省了作业时间和人工成本,使用灵活、安全;且竖起的桥体还起到安全防护栏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