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8484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43312.8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暨南大学
IPC: E04C3/2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2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浇注钢构架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构架和混凝土,钢构架包括钢底板、钢肋板、上角钢、下角钢、钢盖板、侧板和钢板,每侧的钢肋板为数个且按照梁的长度方向排布,钢肋板的底端固定在下角钢的直角槽内,下角钢的横边与钢底板连接,上角钢竖边与钢肋板连接,横边用于与楼板相连,侧板位于梁的跨中位置,钢板位于梁两端,侧板和钢板上端与上角钢竖边的外表面相连,下端与下角钢竖边的外表面连接,钢盖板固定在梁两端的钢肋板顶面上形成中空浇注室,混凝土浇注到中空浇注室内与钢构架结合成一体。本发明提高了梁的承载力与刚度,钢构架成为梁的混凝土成型的模板,节省支模费用,减少施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84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843312.8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暨南大学
IPC: E04C3/2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浇注钢构架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构架和混凝土,钢构架包括钢底板、钢肋板、上角钢、下角钢、钢盖板、侧板和钢板,每侧的钢肋板为数个且按照梁的长度方向排布,钢肋板的底端固定在下角钢的直角槽内,下角钢的横边与钢底板连接,上角钢竖边与钢肋板连接,横边用于与楼板相连,侧板位于梁的跨中位置,钢板位于梁两端,侧板和钢板上端与上角钢竖边的外表面相连,下端与下角钢竖边的外表面连接,钢盖板固定在梁两端的钢肋板顶面上形成中空浇注室,混凝土浇注到中空浇注室内与钢构架结合成一体。本发明提高了梁的承载力与刚度,钢构架成为梁的混凝土成型的模板,节省支模费用,减少施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0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51507.6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广东精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燕志刚 , 郭达文 , 李江涛 , 王伟江 , 陈加 , 郑建东 , 王松帆 , 黄燕鹏 , 周桂林 , 易伟文 , 黎文辉 , 谭国良 , 李祯 , 乔有梁 , 陈蛟龙 , 徐平辉 , 李希锴
Abstract: 抗拔承载钢管桩施工方法,涉及建筑物抗浮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平整场地→桩位测量定位→钢管的制作与安装→桩体施工→锚固端钻孔→卸钻杆、挪机器→安装钢筋笼及连接板→灌注水泥浆或混凝土→桩顶抗浮节点→成桩。本发明显著的提高钢管桩的抗拔能力,解决建筑物上浮的问题和提高建筑物承载能力。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更可靠。本方法施工质量直观可控,改变了现有抗浮锚杆和锚索抵抗了建筑物上浮设计和施工工艺。更显著节约了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608847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10635360.8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E04C3/2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复合箱型梁及其施工方法,设有钢构架、钢筋混凝土梁钢筋笼和混凝土,钢构架沿装配式混凝土复合箱型梁的延伸方向划分为左端部、中部和右端部钢构架,左端部和右端部钢构架均设有支座钢构件和支座附加翼缘钢构件,中部钢构架设有下部支撑钢构件、上部前侧支撑角钢、上部后侧支撑角钢、多块前侧梁侧箍板和多块后侧梁侧箍板,左端部钢构架、中部钢构架和右端部钢构架均设有多块梁面箍板和多块内肋板;钢筋混凝土梁钢筋笼内包设置在钢构架的内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缩短工期、减少钢材消耗量、具有经济节约性、承载力强、稳定性好、抗弯抗剪能力高、刚度高、抗震、抗风、防腐防火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8383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11003931.1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桩径串洞多级承力桩及其施工方法,设有第1级桩段,该第1级桩段为钢筋混凝土桩,还设有N‑1级埋于所述岩层的桩段,N为大于1的正整数,该N‑1级桩段中的任意一者均由钢套管及内置在所述钢套管内的钢筋混凝土桩身构成;所述N‑1级桩段均位于所述第1级桩段的下方且均与所述第1级桩段共轴,所述第1级桩段和所述N‑1级桩段的桩径由上至下逐级递减;对于所述N‑1级桩段中的任意一者,其上端插入上一级桩段内,每一级桩段均穿透一层不良地质空洞;其中,N的取值满足分级条件。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有效解决工程桩持力层厚度不够的问题,采用多级桩端持力层受力,安全可靠,刚度大、强度高,能够节省造价、缩短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6088397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635359.5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其每一根构造柱骨架均由多节柱骨架拼装件拼接组成,每一堵墙身骨架均由多面墙身骨架拼装件组成,每一面墙身骨架拼装件均设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筋骨架、顶部连接构件、底部连接构件和竖向支撑构件,每一节柱骨架拼装件均设有柱主体、梁柱节点连接件和端柱节点连接件,相邻的柱骨架拼装件之间、墙身骨架拼装件之间、柱骨架拼装件与墙身骨架拼装件之间则通过相应拼装件的顶部连接构件、底部连接构件梁柱节点连接件和端柱节点连接件进行拼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缩短工期、减少钢材消耗量、经济节约性、承载力强、稳定性好、抗弯抗剪能力高、抗震、抗风、防腐防火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3655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52392.X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螺栓连接的分离式双片钢板剪力墙,包括端柱和墙身,端柱为钢管柱,所述端柱在与墙身相连接的一端预留有两条端柱钢板悬臂,所述墙身具有两片竖向设置的墙身钢板,两片墙身钢板在与端柱相连接的一端均预留有一条墙身钢板悬臂,两条端柱钢板悬臂和两条墙身钢板悬臂正对,且端柱钢板悬臂和墙身钢板悬臂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端柱钢板悬臂和墙身钢板悬臂通过连接板和螺栓相连接,连接板位于端柱钢板悬臂和墙身钢板悬臂的外侧,且封堵端柱钢板悬臂和墙身钢板悬臂之间的间隙,所述端柱和墙身采用分段化、分离化生产和现场拼装,拼装后采用一体浇筑混凝土成型,构成整体的钢板剪力墙。该剪力墙采用简化施工程序、环保、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608847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35360.8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E04C3/2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3/2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复合箱型梁及其施工方法,设有钢构架、钢筋混凝土梁钢筋笼和混凝土,钢构架沿装配式混凝土复合箱型梁的延伸方向划分为左端部、中部和右端部钢构架,左端部和右端部钢构架均设有支座钢构件和支座附加翼缘钢构件,中部钢构架设有下部支撑钢构件、上部前侧支撑角钢、上部后侧支撑角钢、多块前侧梁侧箍板和多块后侧梁侧箍板,左端部钢构架、中部钢构架和右端部钢构架均设有多块梁面箍板和多块内肋板;钢筋混凝土梁钢筋笼内包设置在钢构架的内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缩短工期、减少钢材消耗量、具有经济节约性、承载力强、稳定性好、抗弯抗剪能力高、刚度高、抗震、抗风、防腐防火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8839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35359.5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56 , E04B1/21 , E04B2002/5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其每一根构造柱骨架均由多节柱骨架拼装件拼接组成,每一堵墙身骨架均由多面墙身骨架拼装件组成,每一面墙身骨架拼装件均设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筋骨架、顶部连接构件、底部连接构件和竖向支撑构件,每一节柱骨架拼装件均设有柱主体、梁柱节点连接件和端柱节点连接件,相邻的柱骨架拼装件之间、墙身骨架拼装件之间、柱骨架拼装件与墙身骨架拼装件之间则通过相应拼装件的顶部连接构件、底部连接构件梁柱节点连接件和端柱节点连接件进行拼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缩短工期、减少钢材消耗量、经济节约性、承载力强、稳定性好、抗弯抗剪能力高、抗震、抗风、防腐防火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29389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293682.X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B2/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柱全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设计方法,该结构体系包括转换层、转换层以下的由框架及框支框架组成的盖下结构以及转换层以上的由剪力墙结构组成的盖上结构,所述盖下结构位于地面与转换层之间,为地面首层,盖下结构的框支框架具有框支柱,所述结构体系为轨道交通上盖的高层建筑综合体结构,所述转换层采用多跨转换,所述框支柱为型钢混凝土巨柱或钢管混凝土巨柱,框支柱之间的跨度满足单轨道或双轨道的线跨要求。该结构体系对轨道交通上盖的高层建筑能够实现超过50%面积的剪力墙转换。本发明同时公开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