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5027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10106.6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30/27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VMD‑LSSVM的直埋敷设下三芯电缆缆芯温度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利用三芯电缆的历史温升数据和缆芯温度数据,构建基于VMD‑LSSVM的电缆缆芯温度预测模型;采集三芯电缆当前的温升数据,通过缆芯温度预测模型得到三芯电缆缆芯的预测温度。其中,变分模态分解对于处理噪声的能力即抗干扰能力更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将求解二次规划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组问题,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提高了计算速度。本发明通过综合运用这两种算法预测三芯电缆的缆芯温度,排除了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干扰,在不影响原始有效信号的基础上实现去除了庞杂信息噪声的目标,提高了预测精度,同时大大降低了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64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11627.6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3/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导率非线性的三芯电缆接头温度场计算方法及系统,其方法通过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对三芯电缆接头以及三芯电缆接头周边的环境层进行热场仿真,得到三芯电缆接头热场仿真耦合模型,向三芯电缆接头加载三芯电缆接头材料的热导率参数,并施加电流载荷,求解得到三芯电缆接头的温度场分布,根据三芯电缆接头的各测点的温度计算值和预先获取的各测点的温度测量值构建热导率目标优化函数,采用布谷鸟算法对热导率目标优化函数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最优解为最优热导率参数,将最优热导率参数设置为三芯电缆接头材料的热导率参数,求解得到三芯电缆接头的最优温度场分布,从而提高温度场仿真的准确性,且提高温度场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93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680907.7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容量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电压供应单元以及电容检测单元,其中:被测电容器的一端连接到布置在目标工作站内的相线母排,被测电容器的另一端通过电容检测单元连接到布置在目标工作站内的中性点母排;电压供应单元的一端连接到相线母排,电压供应单元的另一端连接到中性点母排;电压供应单元用于施加电压到被测电容器,以及发射与该施加电压相适应的电压信号到电容检测单元;电容检测单元,用于对电压信号进行接收,以及对在施加电压到被测电容器之后,对在被测电容器处同步产生的电流进行检测;电容检测单元,还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电流以及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对被测电容器的电容值进行检测。该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920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065760.7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绝缘隔板自动耐压试验装置及方法,本装置可以一次性放置多块待测绝缘隔板进行耐压试验,并通过激光扫描成像模块对待测绝缘隔板对其表面状态进行检测。还通过设定自动放电模块的施加电压值和电压施加时间向多支电压支路上的待测绝缘隔板进行输入试验电压,并通过泄露电流采集模块采集泄露电流,通过中央控制器根据泄露电流判断待测绝缘隔板的绝缘强度的合格情况,并驱动支路控制模块对不合格的待测绝缘隔板的试验电压导通状态进行关闭,从而仅停止该支路上的耐压试验,而不影响其它合格的待测绝缘隔板的耐压试验。本装置相比于人工试验,其缘隔板耐压试验工作效率较高、试验过程简便以及误判的可能性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205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821937.5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接头的光纤MEMS传感器,包括传感组件和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包括环形紧固条,所述环形紧固条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传感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锁止组件,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有通孔,所述环形紧固条的两端穿过所述通孔;通过使用环形卡箍对传感器的固定,能够保证传感器的探头贴合在电缆接头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67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40672.6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电缆接头温振复合传感器MEMS传感器,包括传感单元,其包括传感器、固定所述传感器的环形卡箍,所述环形卡箍由两个半圆形卡环组成,所述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两端设置有铰接座,所述半圆形卡环的端部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传感器嵌入所述安装孔内;通过使用环形卡箍对传感器的固定,能够保证传感器使传感器的探头贴合在电缆接头的表面,更好的探测电缆接头的异常情况,且安装简单牢固、拆卸也比较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28546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41109.8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星形框架式电容器组自动调平衡装置及方法,包括: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电容器测量模块采集的电流电压数据,计算电容单元的电容量,根据预置调平衡规则判断电容单元是否需要退出运行,输出控制信号至可控硅驱动模块;控制可控硅开关阵列模块控制投入或退出单星形框架式电容器组中需要退出运行的电容单元;电容器测量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电压电流数据,发送采集的电压和电流数据至微处理器控制模块;可控硅驱动模块用于控制可控硅开关阵列模块相应的可控硅开关通断,从而控制电容器阵列模块中的电容单元投退动作。本申请能够及时调平衡单星形框架式电容器组三相容量,避免了电容单元承受过电压危害,提高电容单元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78025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261659.1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表位数字仪表智能检定系统,包括上位机、自动检定模块、三相交直流检定装置、接口模块、虚拟光驱和控制转换电路;上位机输出端与三相交直流检定装置的输入端和接口模块输入端均电性连接;三相交直流检定装置的输出端和接口模块输出端均与自动检定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转换电路输出端与虚拟光驱输入端电性连接;虚拟光驱输出端与自动检定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表位数字仪表智能检定系统及方法,实现了对多表位数字仪表的全自动检定,提高了检定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25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76844.4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nventor: 孟晨旭 , 李新海 , 周恒 , 高锋 , 池莲庆 , 冯宝 , 林雄锋 , 李宾 , 梁国坚 , 曾令诚 , 肖星 , 范德和 , 罗其锋 , 林永昌 , 陈英杰 , 曾威 , 姚光久 , 杨劲松 , 梁景明 , 齐明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H01F27/33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抗器减隔振系统的降噪方法,包括:根据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数据,结合噪声特性对电抗器减隔振系统的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得到调整隔振元件的布置数据和连接方式数据,以使得去除噪声源和减少噪声传播路径的传播,以使得改善电抗器减隔振系统的整体减振效果。根据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数据,结合噪声特性调整电抗器减隔振系统的隔振元件的参数,调整的参数至少包括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或吸音材料的结构数据,以适应变化的负荷和环境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76844.4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nventor: 孟晨旭 , 李新海 , 周恒 , 高锋 , 池莲庆 , 冯宝 , 林雄锋 , 李宾 , 梁国坚 , 曾令诚 , 肖星 , 范德和 , 罗其锋 , 林永昌 , 陈英杰 , 曾威 , 姚光久 , 杨劲松 , 梁景明 , 齐明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H01F27/33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抗器减隔振系统的降噪方法,包括:根据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数据,结合噪声特性对电抗器减隔振系统的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得到调整隔振元件的布置数据和连接方式数据,以使得去除噪声源和减少噪声传播路径的传播,以使得改善电抗器减隔振系统的整体减振效果。根据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数据,结合噪声特性调整电抗器减隔振系统的隔振元件的参数,调整的参数至少包括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或吸音材料的结构数据,以适应变化的负荷和环境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