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02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7318.0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5B19/042 ,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脉冲振荡波发生装置及方法,其装置通过配置参数模块向FPGA模块发送预先输入的振荡波波形参数,通过脉冲发生模块基于预先输入的振荡波波形参数生成振荡波波形信号,通过对振荡波波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得到目标幅值的振荡波波形信号,并通过振荡波局放测试模块提取振荡波波形信号对应的振荡波波形特征,还将预设的参考振荡波波形特征与振荡波波形特征做差处理,从而得到波形补偿参数,通过波形补偿参数对预先输入的振荡波波形参数进行补偿,从而提高了振荡波测试效率以及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8502.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Q10/0637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能源系统恢复力评估方法和装置,涉及电热能源系统恢复力评估技术领域,响应于接收到的系统恢复力评估请求,按照预设周期获取电热能源系统对应的参数信息,根据参数信息的热力参数、电力参数和预设的电热能源模型,确定对应的热交换特性参数,根据参数信息的建筑热交换参数、热交换特性参数和预设的热平衡函数,确定对应的系统性能曲线,基于参数信息的标准系统性能值和系统性能曲线,确定电热能源系统对应的恢复力评估值。解决了现有系统恢复力评估主要考虑系统快速恢复能力,未在考虑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对电热能源系统的恢复力进行评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32286.9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30/20 , H02J3/46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00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类型电路开关的优化构建方法和优化构建装置,方法包括根据条件参数确定多类型电路开关对应的原始配置模型,对初始目标函数和初始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引入不确定性变量,得到优化目标函数和优化约束条件,并根据优化目标函数和优化约束条件对原始配置模型进行更新,得到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对分布鲁棒优化模型中的约束条件进行线性等效转化,得到目标约束条件,从而对分布鲁棒优化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混合整数联合配置模型;对混合整数联合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配置方案,并根据配置方案对多类型电路开关进行构建配置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配电网开关进行单一配置而未考虑多种类型开关协同配置导致规划配置总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77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11337.0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为克服脉冲发生器输出的充电脉冲不稳定、脉冲参数不能调整的缺陷,提出一种高性能稳定型局放脉冲发生器,包括基带信号源、脉冲控制单元、可擦写存储模块、信号发生器,其中基带信号源与脉冲控制单元连接,脉冲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可擦写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脉冲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其中,可擦写存储模块接收外部写入的局放脉冲特性值并进行存储,可擦写存储模块分别向脉冲控制单元和信号发生器发送相应的编码信号;脉冲控制单元根据其接收的编码信号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得到脉冲信号后传输至信号发生器中,信号发生器根据其接收的编码信号对脉冲信号进一步处理,得到目标局放脉冲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781821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23642.3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工井断面及方位信息快速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电缆支架辅助模型;构建电缆工井断面模型;基于电缆支架辅助模型、电缆工井断面模型采集电缆工井断面信息及其方位角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5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41345.9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H02J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配电网的控制方法、装置、处理器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混合配电网的能源场景集,以及混合配电网的运行调整模型,其中,能源场景集用于模拟混合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可再生能源的处理过程;分别在能源场景集中不同的能源场景下,调用运行调整模型,确定混合配电网的目标运行策略,其中,运行调整模型用于在能源场景集中不同的能源场景下,对混合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损耗状况进行调整;响应于目标运行策略对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混合配电网在对应的能源场景下运行。本发明解决了对混合配电网的控制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98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277318.0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5B19/042 ,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脉冲振荡波发生装置及方法,其装置通过配置参数模块向FPGA模块发送预先输入的振荡波波形参数,通过脉冲发生模块基于预先输入的振荡波波形参数生成振荡波波形信号,通过对振荡波波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得到目标幅值的振荡波波形信号,并通过振荡波局放测试模块提取振荡波波形信号对应的振荡波波形特征,还将预设的参考振荡波波形特征与振荡波波形特征做差处理,从而得到波形补偿参数,通过波形补偿参数对预先输入的振荡波波形参数进行补偿,从而提高了振荡波测试效率以及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08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63996.4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台风灾害防治模拟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历史真实台风数据,先通过对台风的多个关键参数,如台风登陆点、移动方向及实时速度等数据建立起多个不同时间断面的静态风场模型再结合台风的陆地衰减系数,构建考虑了台风时空动态特性的台风灾害演变模型能够准确地为配电网故障场景提供参考,以生成更接近现实环境的配电网台风灾害的故障场景,从而提高配电网台风灾害防治模拟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0024.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评估方法和系统,响应于接收到的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评估请求,获取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评估请求对应的综合能源系统的参数信息,基于参数信息和预设的最优潮流模型,确定综合能源系统各个故障节点对应的削减参数,将削减参数、参数信息的温度变化相关参数输入预设的室内外热交换模型,生成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参数,采用室内温度变化参数、参数信息的节点故障发生概率和节点期望值,确定综合能源系统对应的韧性评估值。解决了现有技术仅考虑了在恢复能力或抵抗干扰能力等某一方面的韧性水平大小,无法根据评估结果得出综合能源系统在韧性提升方面的潜力与短板,降低了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评估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40199.5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软开关与储能设备联合规划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基于源荷集群划分情况确定智能软开关SOP、与储能系统ESS备选接入位置集合;根据备选接入位置集合,建立基于等年值成本最低的选址定容模型,作为联合规划双层模型中的上层模型;以及建立基于网络损耗最低的潮流优化模型,作为联合规划双层模型中的下层模型,并采用二阶锥松弛法和big‑M法将下层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嵌套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的求解方法对联合规划双层模型进行求解,获得配电系统规划方案,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考虑集群划分,导致规划水平与规划经济性较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