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28946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754692.4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在上位机中建立与DCS系统中的常规协调控制器CPID并行连接的先进协调控制器CMPC;在CPID控制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对协调控制系统进行部分闭环测试,对以先进协调控制器CMPC的输出信号为输入、以协调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为输出的闭环系统进行模型辨识,将先进协调控制器CMPC投入协调控制系统进行运行,与常规协调控制器CPID共同对单元机组进行协调控制;当出现通讯故障或所在上位机系统故障时,将上位机的输出置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当前电力工业现状的协调控制的模型预测控制,既保留了DCS控制高可靠性的优点,又引入了模型预测控制的高品质,并提高了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6168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024155.9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电厂三维虚拟可视化展示方法,包括步骤:建立火电厂的三维模型;对火电厂中的水、火和油的状态进行建模,得到火电厂运行过程中三维水汽模型、三维火焰模型和三维油模型;将三维水汽模型、三维火焰模型和三维油模型分别与火电厂的三维模型结合,得到火电厂初始运行状态的三维模型;根据实时数据对火电厂初始运行状态的三维模型进行调整,得到火电厂实时运行状态的三维模型;展示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形象直观地展示了火电厂运行的实时状态和设备的细节,极大地提高火电厂的运行管理效率,具有操作简便直观,适用范围广,潜在经济效益大的优点,可用于火电厂的员工培训、远程巡检和运营管理等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61682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539654.7
申请日:2013-11-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7/02
Abstract: 一种基于全系统仿真的电力系统机网协调分析平台,包括电网仿真系统、电厂原动机仿真系统以及高速数据通讯接口系统三部分,其特征是:依次采用接口线连接的CPU卡(1)、存储卡(2)和输入输出卡(3)设在电网仿真机柜(4)中,依次采用接口线连接的第一服务器计算机(5)、第二服务器计算机(6)和数据通讯计算机(7)设在电厂原动机侧仿真机柜(8)中,输入输出卡(3)和数据通讯计算机(7)通过网线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方案对电力系统的仿真模拟更加逼真,精度更高,所以组成的分析平台能够对电力系统的机网协调问题进行更准确的分析,从而指导系统设计、系统改进及系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854797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333178.9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火电机组先进控制多模型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火电机组的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预设数个工况分界值,建立与各个工况分界值相对应的控制模型;以机组对象的输出量、所述控制模型的输出量作为输入参数,按照预设的加权规则获取输出控制增量,调节所述机组对象的输出量。采用本发明,可以建立一种基于负荷或者燃料量为调度量的模型切换规则,利用预测控制的处理时滞和约束的天然优越性,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40878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210071610.1
申请日:2012-03-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级增益自调度PID控制器,通过新增检测整定回路、内回路控制模式切换开关和外回路控制模式切换开关,并通过适当模块的搭接,实现广义串级回路的继电反馈控制,测取过程的临界震荡信息,可以不需建立受控系统数学模型,在闭环控制中就能自动的按所要求的稳定裕度整定出串级内、外回路的P、I、D参数;各内、外回路PID增益自调度控制器按输入的多组P、I、D参数及其实测运行工况信号,自动调配P、I、D参数,最大限度的缩短控制系统的过渡时间,减小其动态偏差及静态偏差,并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Robust)。经控制器控制非线性受控系统,以使系统在整个工作范围内,获得理想的动静态控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19928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79404.6
申请日:2014-08-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协调控制系统的阶跃设定值形成回路,通过在一次调频控制回路基础上新增模拟转速偏差设定模块,模式切换模块,投切开关模块,通过相应模块的搭接,构造功率设定值阶跃扰动发生器;在主压力设定回路基础上新增速率设定模块、速率切换模块、投切开关模块、时延时间设定模块、时延时间切换模块、投切开关模块,通过相应模块的搭接,构造压力设定值阶跃扰动发生器。在保证电厂正常的安全运行下,实现了协调控制系统的设定值阶跃扰动,根据本系统获取的设定值阶跃扰动数据可以准确辨识出协调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模型,利用辨识出的被控对象模型,通过内模控制等方法,实现了机组的经济运行,并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749468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265969.2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粉状物料的取样回送装置,包括送风管、取样喷射器、取样压力控制阀、第一压缩空气箱、取样管、旋风分离器、集料器、测量室、送粉管、回送喷射器、回送压力控制阀、第二压缩空气箱、压电薄膜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物料对压电薄膜的压力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电压信号与预设的目标取样阈值进行比较,控制所述取样压力控制阀和所述回送压力控制阀阀门的开度。本发明装置能根据风粉管道内的工况情况,实时调整取样量,取样稳定,并且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容易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3744286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54646.4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系统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装置。在系统的数学模型已知为一阶惯性微分时滞模型的情况下,该方法通过对辨识对象添加一个阶跃信号,然后对阶跃响应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辨识模型参数,根据已辨识出的模型设计控制器。本发明能在不需要任何时滞和静态增益等先验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时域分析得到的精确解析表达式精确计算出三个待辨识参数,进而辨识出系统模型,为设计PID控制器提供基础。本发明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火力发电系统对象的模型,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控制对象实施有效的控制,抗干扰性强,使用简单,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3721833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46606.5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02C25/00
Abstract: 本发明磨煤机入口风压与容量风量联动控制方法、系统与装置,获取磨煤机容量风门输入值,比对容量风门输入值与预设容量风门输入值的上下门限值,获得热风压力与容量风量联动触发方向指令,结合预设的入口风压设定偏置的目标值和入口风压设定值偏置变化速率,获得入口风压设定值偏置量的动态值,整合预设的入口风压设定值和入口风压设定值偏置量的动态值获得入口风压控制量,控制磨煤机入口风压,以使磨煤机容量风门的开度在可调的线性区内调节。抓住磨煤机入口风压与容量风之间的耦合关系,实施磨煤机入口一次风压与容量风量联动条件控制调整,可抑制容量风控制回路易发生的积分饱和现象,有效地提高容量风门的全负荷范围的可控性与调节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69978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88241.5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厂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变负荷耗差分析方法,首先根据选取18个对机组经济性影响较大的运行参数为分析对象运用聚类方法得到1个运行最佳工况,并以此作为稳定运行基准工况,并选取变负荷范围内18个实际工况。以十八个参数影响因子作为自变量,以单个影响参数变化时与稳定运行基准值的耗差作为该参数影响因子的系数,并以实际工况与稳定运行基准工况的耗差作为因变量,建立18个方程,最终解得18个参数影响因子,最后通过排序得到变负荷过程中对煤耗水平影响较大的参数。为百万机组变负荷运行中的变负荷速率、变负荷幅度和稳定段时间的确定提供指导依据,达到降低电厂变负荷运行中发电煤耗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