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404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389697.5
申请日:2023-04-13
IPC: C08L91/06 , C09K5/06 , C08K3/32 , C08K3/22 , C08J5/18 , C08L71/02 , C08L23/06 , C08L23/08 , H01M10/613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阻燃柔性相变材料热缩薄膜和电池模组,涉及阻燃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阻燃相变复合材料包括相变材料和包覆在所述相变材料表面的复合阻燃剂。本发明将复合阻燃剂与相变材料创新地形成了一种以阻燃剂为外层、相变材料为内层的团聚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阻断火焰对相变材料的燃烧。本发明提供的阻燃相变复合材料能够有效阻断火焰燃烧,抑制火焰蔓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阻燃柔性相变材料热缩薄膜,由聚乙烯塑料和所述阻燃相变复合材料经熔融共混后挤压成型而得,将所述柔性阻燃复合相变材料用于电池模组,在确保电池正常工作时散热能力的同时,能够在热失控发生时对火焰蔓延发挥有效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5685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83501.4
申请日:2021-10-11
IPC: C09K5/06 , C09K5/1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热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热相变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模组。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热相变凝胶,该导热相变凝胶中相变材料被固定在有机硅的三维交联网络内,即使相变材料受热成为液态,也不会析出。该导热相变凝胶室温固化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具有保护和缓震作用。该导热相变凝胶兼具导热与相变性能,在相同质量分数导热填料填充下,相变材料的加入将导热填料“挤压”更紧密,形成更多导热通路,达到提升导热性能。由于该导热相变凝胶在未交联固化前可流动,室温下即可固化,因而可以作为界面材料,可轻易填充液冷管道与电池外壁之间的空隙,提高传热效率的同时,发挥相变材料均温性能好的特点,与液冷系统协同提供电池热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5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395837.X
申请日:2023-04-14
IPC: C09K21/00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10/659 , H01M10/625 , H01M10/0525 ,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层核壳结构阻燃剂与阻燃相变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阻燃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三层核壳结构阻燃剂包括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球、包覆在所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球表面的碳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碳层表面的阻燃剂。本发明提供的三层核壳结构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发生链式反应作用,壳层的阻燃剂能够产生挥发性自由基与气相火焰区的羟基自由基和氢自由基结合或者在凝聚相中生成不燃气体、残炭;同时,碳层包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球能够掺杂在残炭中,增强凝聚相中生成的残炭的致密性和厚度,形成更加稳定的膨胀碳层,有效隔断火焰与氧气进入材料内部,从而高效地阻断热失控并避免出现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4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6724.9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大连海大智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异步协同搜寻任务的空海协同系统自主航行控制方法,包括:构建船舶‑无人机非线性系统模型;构建机船平行控制律,获取异步协同搜寻制导航路点路径和虚拟参考路径,得到期望角度和速度;根据期望角度和速度获取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构建虚拟控制律;使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最小学习参数算法处理虚拟控制律,得到自适应参数和鲁棒阻尼项;基于事件触发机制构建事件触发控制律,结合自适应参数、鲁棒阻尼项和干扰补偿机制设计控制律和自适应律,实现对船舶‑无人机的自适应控制;本发明能够保证船舶‑无人机的协同任务,减少从控制器到执行器的通信负担,提高传输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损耗,提高整体的路径跟踪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4598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13718.3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3K9/04 , B23K9/16 , B23K35/28 , B23K35/40 , C21D1/26 , C21D9/50 , C22C1/03 , C22C23/06 , C22F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稀土合金补焊焊丝及其制备和补焊方法,该焊丝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化学元素组成:15.0‑25.0%稀土元素、3.0‑5.0%锌或铜或镍、0.5‑1.0%锆和余量的镁。通过熔炼、挤压、拉拔及表面处理工艺后可获得焊丝。使用本焊丝完成补焊后,首先将补焊接头在低温下进行退火处理获得高热稳定性的LPSO相,随后进行常规的固溶及人工时效处理。本发明能够抑制镁稀土合金补焊焊缝在焊后高温固溶处理过程中的晶粒异常粗化,有利于提高补焊区域的力学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31927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11435889.6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布尔网络的水下机器人姿态调节控制装置及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分别采集海水和推进电机的实时温度;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工作点的水深和压力;电子罗盘,用于监测潜器的艏向和姿态;声呐,用于探测障碍物和测量相对距离;布尔网络控制模块,输入节点分别对应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子罗盘和声呐,用于接收其采集的数据,输出节点对应于电机驱动器,其输出状态经编码后用于驱动推进电机;推进电机,用于实现水下机器人的姿态调节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控制装置实现了水下机器人的自主姿态调节控制,提出的控制方法基于布尔网络模型,具有逻辑确定、网络构建灵活、控制鲁棒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0752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0166454.1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舱水水样采集装置及深度调控采样方法,该装置包括:集控柜:由操作平台和储水舱组成,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核心控制器以及储水舱采水组件,所述储水舱上设有与压舱水水质分析设备连接的水样提取口;电控吸水端:分别与集控柜中的储水舱进行水连通并且与操作平台进行采集控制通信,实现姿态调控以及曲折舱体内的多区域水样采集;转轴:通过第一柔性管线与集控柜连接,并且通过第二柔性管线与电控吸水端连接,并且第二柔性管线缠绕在转轴外表面由转轴旋转实现释放与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吸水端自清洁、自由控制采水区域、节省空间、防止缠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40480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4747.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3K35/362 , B23K35/40 , B23K9/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稀土合金活性钨极氩弧焊的专用活性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专用活性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20‑30%氯化镉、10‑20%氯化锌、5‑20%稀土氯化物、15‑30%氧化铬、5‑20%氧化钛、2‑10%晶粒细化剂。将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后碾磨形成混合物,之后向混合物中加入丙酮使其成为糊状;将糊状的活性剂涂敷在镁稀土合金铸件的待焊坡口表面,经过预热处理后在再采用超高频脉冲交流电弧的钨极氩弧焊进行焊接。本发明制备的专用活性剂能够抑制传统活性剂组分与稀土元素之间的反应,使其发挥出增大熔深的效果,故适用于镁稀土合金大厚度板材的焊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07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66454.1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舱水水样采集装置及深度调控采样方法,该装置包括:集控柜:由操作平台和储水舱组成,所述的操作平台包括核心控制器以及储水舱采水组件,所述的储水舱上设有与压舱水水质分析设备连接的水样提取口;电控吸水端:分别与集控柜中的储水舱进行水连通并且与操作平台进行采集控制通信,实现姿态调控以及曲折舱体内的多区域水样采集;转轴:通过第一柔性管线与集控柜连接,并且通过第二柔性管线与电控吸水端连接,并且第二柔性管线缠绕在转轴外表面由转轴旋转实现释放与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吸水端自清洁、自由控制采水区域、节省空间、防止缠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03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393090.5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攻防对抗的无人机航迹智能规划方法,该方法针对无人机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攻防对抗的情形,将生存概率的优化目标函数由乘积最大化形式转化为和最小化形式,同时将地形条件与航迹规划的约束条件加入搜索算法中,以使规划的航迹更符合实际情形且搜索空间减小,提高了航迹规划的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无人机在防空威胁、性能受限条件下高效、迅捷的路径规划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