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0994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0774341.4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B01J23/835 , B01J35/30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37/30 , C07C29/34 , C07C31/12 , C07C31/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NiSn‑MgAlO@C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步骤:将硝酸镍、硝酸镁、硝酸铝和柠檬酸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形成均质溶液;配制NaOH和Na2CO3碱性混合溶液,与均质溶液在pH 10±0.2内通过共沉淀法逐滴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陈化形成乳状混合溶液;通过阴离子交换法将锡酸钠加入乳状混合溶液中,搅拌陈化,烘干后获得NiSn‑LDH@C粉末;粉末于氮气气氛中焙烧得到NiSn‑MgAlO@C相转移催化剂。该催化剂在低碳醇合成高级醇中的应用,解决了目前制备高级醇过程中由于油水两相的自发分离引起传质受阻所导致的催化效率低以及多为贵金属催化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94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484231.8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2O@TiO2/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Cu2O@TiO2/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二价铜盐、无机碱、葡萄糖和醇的水溶液混合均匀,50~100℃搅拌反应0.5~2h得Cu2O前驱体溶液,再将其与TiO2/C混合,50~100℃反应5~10h,得Cu2O@TiO2/C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TiO2/C中多孔结构的限域作用,提高Cu2O@TiO2/C复合材料的催化稳定性;还能够利用TiO2/C来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以提高光吸收能力,使得Cu2O@TiO2/C复合材料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结合太阳光来激发底物活化,以促进表面吸附物质的转换,进而保持优异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3711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595663.3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基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引入数均分子量≤40000的PVP作为碳载体,提升铜基负载型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产氢速率,同时降低CO的选择性;并通过控制PVP和铜盐混合后形成溶胶,防止铜离子迁移团聚,能够使活性组分均匀的分散,结合热解处理使铜金属颗粒具有较小的粒径,且这个过程中载体形成疏松多孔结构,可以为活性组分提供更多附着点,得到的铜基负载型催化剂其在甲醇水相重整反应中,活性组分与甲醇溶液接触面积概率大,提升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发明得到的铜基负载型催化剂尤其适用于甲醇液相重整制氢,对CO的选择性低于0.1%,产氢速率达到79.01μmol/gcat/s。
-
公开(公告)号:CN11355986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10839945.2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B01J23/835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37/18 , C07C29/34 , C07C31/12 , C07C3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散NiSn/MgAl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可溶性镍盐、可溶性镁盐、可溶性铝盐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形成均质溶液;可溶性镍盐、可溶性镁盐与可溶性铝盐的摩尔比为(10~30):(40~60):(15~25);S2.配置碱性溶液,将S1所述均质溶液与所述碱性溶液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镍基三元水滑石;S3.将锡酸盐和镍基三元水滑石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后抽滤、干燥得到NiSn水滑石;所述锡酸盐和镍基三元水滑石中Sn:Ni摩尔比1:(10~30);S4.将NiSn水滑石置于还原气氛中500~700℃煅烧0.5~4h得到高分散NiSn/MgAlO催化剂。本发明所述高分散NiSn/MgAlO催化剂用于水相小分子醇碳碳偶联制备高级醇时具有较高的有机相收率和C4+高级醇收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657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576206.8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结构的MIL‑68(In)衍生异质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硫化反应:将MIL‑68(In)的醇溶液和有机硫源的醇溶液混合反应,得到MIL‑68(In)@In2S3;热解反应:将MIL‑68(In)@In2S3在惰性气氛下热解反应,得到In2S3/In2O3光热催化剂;氢化还原反应:将In2S3/In2O3光热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氢化还原反应,即得所述中空结构的MIL‑68(In)衍生异质结催化剂。本发明催化剂在光热协同催化甲醇液相重整制氢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具有较高的产氢速率,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也能催化甲醇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551869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899859.5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7S4‑MO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Cu7S4‑MOF复合材料由基质MIL‑101(Cr)和纳米粒子Cu7S4组成。制备方法是首先将Cu2O硫化后浸泡去模板得到Cu7S4,再将其加入到MIL‑101(Cr)的前驱体溶液当中,在Cu7S4的外层生成MIL‑101(Cr)。这样的结构可以利用MOF的孔道限域优势将纳米粒子封装在MOF框架中,增强Cu7S4‑MOF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将所述复合材料应用在催化甲醇液中重整制氢领域,纳米粒子Cu7S4起催化作用的同时又能利用到其近红外吸光特性,在孔道的限域下对于增加电子和空穴的寿命和迁移速率十分有利,将热催化和光催化技术耦合,实现了光热协同效应,既能利用热来为制氢反应提供活化能保持高速率产氢,还能利用太阳光激发底物活化,在低温下也能有一定量的产氢表现,同时高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9348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68252.3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衍生MOF异质结稳定的Co(II)‑水杨醛亚胺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H2‑MIL‑68(In)@In2S3的醇溶液与水杨醛以固液比(mg/μL)为(2~20):(1~2)混合后在80~120℃条件下反应18~30h,纯化干燥后即获得水杨醛‑NH2‑MIL‑68(In)@In2S3;然后将其与二价钴盐以质量比为(4~10):(1~3)混合均匀,在室温条件下反应12~36h,纯化干燥后即获得原位衍生MOF异质结稳定的Co(II)‑水杨醛亚胺基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有效抑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从而延长电子和空穴寿命,增大电子浓度,使得所制得催化剂具备良好的电荷转移效率,用于光催化甲酸制氢时具备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33296.7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合成的M‑SnO2/NH2‑Zr‑MOFs复合材料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源和前驱体NH2‑Zr‑MOFs混合于溶剂中进行微波辅助反应,得到前驱体A;(2)将所述前驱体A与锡源混合于溶剂中再次进行微波辅助反应,得到所述M‑SnO2/NH2‑Zr‑MOFs复合材料催化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及其在光热协同催化甲醇‑水液相重整制氢领域的应用。本发明独特的结构设计有效延长了催化剂使用寿命,避免了传统催化剂在高温下易发生的烧结现象,使得该催化剂在光热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68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2714.8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有序大孔和空心壁结构的Cu/Zn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具有三维有序大孔和空心壁结构的Cu/Zn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模板浸泡到ZIF‑8前驱体溶液中,静置,得到前驱体A;将所述前驱体A和铜源在溶剂中混合,反应,得到前驱体B;对所述前驱体B进行煅烧处理,然后进行热还原处理,得到三维有序大孔和空心壁结构的Cu/ZnO复合材料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Cu/ZnO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空心/大孔结构,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其中的活性金属Cu位点的暴露,能够促进与反应物的接触和活化,可以实现在低温(100~130℃)下高效产氢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0494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33499.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掺杂的联吡啶Zr‑MOF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催化技术领域。所述铜掺杂的联吡啶Zr‑MOF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先利用掺铜的2,2’‑联吡啶‑5,5’‑二羧酸取代Zr‑MOF原本的连接配体4,4’‑联苯二甲酸,在水热条件下合成铜掺杂的联吡啶Zr‑MOF,配体的选择大大提高了MOF的金属螯合能力,再加入调制剂影响MOF的成核和晶体生长;最后在高温氮气氛围中进行热处理,将金属铜还原,并将其作为反应催化位点,提高电子空穴对的寿命和迁移速率,制备得到的催化剂材料用于甲醇液相制氢体系,在光热协同作用下具有较高的催化制氢活性和稳定性,在低温下也具有一定的制氢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