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6991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1519857.X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建模方法,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S1:通过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从电网营销服务系统获取对应的关键台账信息;S2:根据所述关键台账信息以及其他预设模型的数据,构建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对应的站‑线‑变‑户主配电网关联模型;S3:根据站‑线‑变‑户主配电网关联模型对应的站‑线‑变‑户关系表对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辖内的分布式资源分别进行聚合,得到对应的聚合控制单元;S4:将所述聚合控制单元分别挂接在对应的电网控制节点上,得到包含分布式资源的电网全景模型供电力现货市场系统出清计算使用。本发明实现了与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建模规范相符的分布式资源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37914.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2M7/5395 , H02M1/088 , H02M1/00 , H02M1/32 , H02S4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提出输入输出共地型单相光伏逆变电路及其输出电压调制方法,用于将光伏板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提供给负载,包括负调压单元、正调压单元和低频逆变单元;负调压单元用于结合低频逆变单元对提供给负载的交流电的负半周进行调压;正调压单元用于结合低频逆变单元对提供给负载的交流电的正半周进行调压;其中,负调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正调压单元的第一端,以及光伏板的输出正极相连;正调压单元的第二端与低频逆变单元的第一端相连;负调压单元的第二端与低频逆变单元的第二端相连;低频逆变单元的第三端与负载的一端相连;负载的另一端、光伏板的输出负极、负调压单元的第三端和正调压单元的第三端共同接地。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277233.2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7/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的逆变电路,包括直流电压源、充电电感、开关电容模块和逆变全桥;所述直流电压源的正极与充电电感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感的另一端与开关电容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电容模块的输出端与逆变全桥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直流电压源的负极与开关电容模块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逆变全桥的输出端与外接设备电连接。在输入直流电压源和开关电容模块之间嵌入一个充电电感,直通通路导通时,直流电压源为充电电感充电,在电路运行过程中均匀插入直通状态,能有效调节充电电感的输出电压,解决了高电压增益下系统器件数量较多,导致电路系统成本、控制复杂度高和电路系统体积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7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47377.X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隔离型光伏优化器的光伏发电装置及系统,涉及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采用N个光伏组件的输出端与隔离型光伏优化器中的N个MPPT单元的输入端进行连接,实现光伏组件的并联,利用光伏组件将光伏信号传输至MPPT单元,并利用MPPT单元将光伏信号转化为低压直流侧电压;利用隔离型光伏优化器中的高频隔离单元将低压直流侧电压转化为高压直流侧电压,并将所述高压直流侧电压传输至光伏逆变器,实现高压直流侧电压的获取;通过采用光伏组件并联的方式获取高压直流侧电压,可以实现电气隔离,并且有效提升了系统的性能与装置的运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77329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711204935.1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方法,包括若干个光伏单元,与光伏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的若干个DC‑DC变换器;各个DC‑DC变换器的正负输出端之间分别并接一个第一电容;各个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均连接储能装置;输出端与交流电网连接的并网逆变器;分别并接于并网逆变器的正负输入端之间的串联电流补偿器及第二电容;分别与各个DC‑DC变换器的控制端对应连接的若干个第一局部控制器;与串联电流补偿器的控制端连接的第二局部控制器;与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端连接的第三局部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本发明中DC‑DC变换器耐压等级低,降低了成本,且能够避免由于光照波动导致输入交流电网的有功功率波动,电网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02292.1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1/00 , H02J3/38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电路和新能源逆变器,涉及电力电子功率变换技术领域,该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电路包括低频单元和高频单元;低频单元的一端作为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低频单元的另一端与高频单元的一端连接,高频单元的另一端作为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本发明中的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电路能够在开关器件和直流电压源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产生更多数量的输出电平;而且能够在输出相同的高频脉宽调制电压波形的情况下,高压开关全部低频运行,因此具有更低的开关损耗;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电路和新能源逆变器易于扩展和模块化,更加适用于大功率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86809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1193235.6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高压输出的多电平逆变电路,包括低压直流电源、至少五个半桥单元、至少四个电容单元和输出端,半桥单元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开关元件;五个半桥单元分别为第一半桥单元、第二半桥单元、第三半桥单元、第四半桥单元和第五半桥单元;四个电容单元分别为第一电容单元、第二电容单元、第三电容单元和第四电容单元。该高压输出的多电平逆变电路将一个低压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通过五个半桥单元上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截止转换成多电平交流电的电压的高压交流电从输出端输出,使得采用一个电源输入实现了多电平交流电的输出,并且该高压输出的多电平逆变电路的电路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09875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464628.X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电源级联型开关电容多电平逆变电路,包括:第一全桥、第二全桥、双向全控开关、开关电容直流多电平升压电路和开关电容直流多电平降压电路;其中,第一全桥和第二全桥分别包括各自对应的4个全控开关,开关电容直流多电平升压电路或开关电容直流多电平降压电路包括直流电压源;本发明利用开关电容直流多电平升压电路和开关电容直流多电平降压电路,可以分别产生n种第一等间距电平和m种第二等间距电平,从而利用第一全桥和第二全桥的级联配合,使单电源级联型开关电容多电平逆变电路可以产生最多2m×(n+1)+1种不同电平,能够以简单灵活的结构将一个直流电压源的恒定直流电压转换为多电平交流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769600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1282919.4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2M7/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多电平功率变换电路,包括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开关电容单元、第一全桥电路和第二全桥电路。且通过调整第一直流电源与第二直流电源的比值,并控制各全控开关的通断,将恒定直流电压转换成多电平交流输出,且在输出为第一直流电源的正负二倍电平和正负七倍电平时,开关电容单元的电容处于放电状态,在输出不为第一直流电源的正负二倍电平和正负七倍电平时,开关电容单元的电容处于充电状态。可见,本申请只需两个输入电源即能输出多种电平交流电,数量较少,且器件较少,电路结构简单;只有输出为正负二倍电平和正负七倍电平时,电容处于放电状态,其它状态处于充电状态,使得电容具有较小电压纹波。
-
公开(公告)号:CN11036500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40657.7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微网系统的虚拟控制器,系统中各功率接口控制器均根据直流母线电压的实测值确定其属于预设电压层级的哪一个目标电压层级,以基于预设层级模式对应关系自动选择各功率接口设备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即相当于设置了一个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虚拟控制器,虚拟控制器的控制指令由直流母线通过母线电压信号传递给各功率接口控制器,从而由虚拟控制器和各功率接口控制器共同完成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可见,本申请采用虚拟控制器技术简化了系统结构,且在无实际通信线的情况下利用直流母线电压作为虚拟控制器与各功率接口控制器的通信信号,实现了分层协调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