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184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960224.1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华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水孔蛋白在调控蚕丝产量和/或品质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水孔蛋白在调控蚕的个体大小、蚕丝直径、蚕的茧层率中的应用,抑制水孔蛋白表达和/或其活性可以使蚕个体减小、蚕丝直径降低、提高茧层率,从而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71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960254.2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华南师范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9 , A01N63/6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谷氨酰氨肽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谷氨酰氨肽酶在调控害虫存活率、害虫蜕皮、害虫表皮透明度、害虫生长发育、害虫茧层率以及防治害虫中的应用,抑制谷氨酰氨肽酶表达和/或其活性可以导致害虫不能正常完成蜕皮、幼虫表皮变半透明、多出一个发育龄期,从而导致害虫死亡;同时,降低害中的茧层率,达到防治害虫的效果,并且在防治过程中,不会产生抗药性、对人畜没有危害,且对环境没有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84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960224.1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华南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水孔蛋白在调控蚕丝产量和/或品质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水孔蛋白在调控蚕的个体大小、蚕丝直径、蚕的茧层率中的应用,抑制水孔蛋白表达和/或其活性可以使蚕个体减小、蚕丝直径降低、提高茧层率,从而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960254.2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华南师范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9 , A01N63/60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谷氨酰氨肽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谷氨酰氨肽酶在调控害虫存活率、害虫蜕皮、害虫表皮透明度、害虫生长发育、害虫茧层率以及防治害虫中的应用,抑制谷氨酰氨肽酶表达和/或其活性可以导致害虫不能正常完成蜕皮、幼虫表皮变半透明、多出一个发育龄期,从而导致害虫死亡;同时,降低害中的茧层率,达到防治害虫的效果,并且在防治过程中,不会产生抗药性、对人畜没有危害,且对环境没有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798617.7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C12N15/89 , A01K67/033 , C12N15/12 ,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家蚕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杂食性家蚕的分子育种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家蚕味觉受体GR43为靶基因,设计靶向其第一个外显子的sgRNA,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该基因,证明了缺失GR43的家蚕突变体可以取食多种非寄主植物,食谱范围大大拓宽,成为了一种杂食性家蚕,并且该突变体家蚕在人工饲料上的存活率也显著高于野生型家蚕,有利于家蚕的大规模饲养。可见,本发明获得了一种杂食性家蚕,大大拓宽了家蚕的食谱,十分有利于寻找可替代桑叶的非寄主植物来饲养家蚕。此外,该杂食性家蚕在人工饲料上的存活率也显著高于野生型家蚕,有利于家蚕的大规模人工饲养。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7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0798617.7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C12N15/89 , A01K67/033 , C12N15/12 ,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家蚕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杂食性家蚕的分子育种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家蚕味觉受体GR43为靶基因,设计靶向其第一个外显子的sgRNA,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该基因,证明了缺失GR43的家蚕突变体可以取食多种非寄主植物,食谱范围大大拓宽,成为了一种杂食性家蚕,并且该突变体家蚕在人工饲料上的存活率也显著高于野生型家蚕,有利于家蚕的大规模饲养。可见,本发明获得了一种杂食性家蚕,大大拓宽了家蚕的食谱,十分有利于寻找可替代桑叶的非寄主植物来饲养家蚕。此外,该杂食性家蚕在人工饲料上的存活率也显著高于野生型家蚕,有利于家蚕的大规模人工饲养。
-
公开(公告)号:CN1160349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798614.3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A01K67/033 , C12N15/85 , C12N15/89 , C12N15/113 , C12N9/22 , C12N1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家蚕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食性家蚕的分子育种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家蚕味觉受体GR66为靶基因,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该基因,改变其食性,促使其能够取食桑叶以外的非寄主植物,从而变成多食性家蚕,获得一种多食性家蚕,大大拓宽了家蚕的食谱,既有利于寻找可替代桑叶的非寄主植物来饲养家蚕,也有利于家蚕的大规模饲养,为大规模家蚕饲养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034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798614.3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华南师范大学
IPC: A01K67/033 , C12N15/85 , C12N15/89 , C12N15/113 , C12N9/22 , C12N1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家蚕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食性家蚕的分子育种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家蚕味觉受体GR66为靶基因,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该基因,改变其食性,促使其能够取食桑叶以外的非寄主植物,从而变成多食性家蚕,获得一种多食性家蚕,大大拓宽了家蚕的食谱,既有利于寻找可替代桑叶的非寄主植物来饲养家蚕,也有利于家蚕的大规模饲养,为大规模家蚕饲养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