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高品质奥氏体不锈钢冷轧板表面质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17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03764.3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高品质奥氏体不锈钢冷轧板表面质量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热轧→热卷退火、第一酸洗→第一道次冷轧→研磨→后续道次冷轧→冷卷脱脂、退火、第二酸洗→覆膜→纵切→横切。本发明的改善高品质奥氏体不锈钢冷轧板表面质量的方法,通过优化工艺冷板生产流程,增加第一道次冷轧后的表面研磨和纵切前表面覆膜,同时控制冷轧变形量、研磨、酸洗、纵切、横切等关键工艺参数、采取特殊措施,冷轧板表面的压坑、划伤、污染、粗糙、微裂纹等表面缺陷大幅减少,服役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大幅提升。

    高强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冷轧钢卷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41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9101.4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冷轧钢卷热处理方法,包括:第一步热处理,将高强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冷轧钢卷在连续式退火炉内进行连续退火处理,第一步热处理温度控制为795~815℃,保温时间按照1.2min~2.3min/mm控制;第二步热处理,将经过第一步热处理后的高强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冷轧钢卷在连续式退火炉内进行连续退火处理,第二步热处理温度控制为725℃~745℃,保温时间按照1.8min~3.7min/mm控制。本发明得到的高强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冷轧钢卷的延伸率≥20%、屈服强度≥320Mpa、抗拉强度在450Mpa~650Mpa之间,有效解决了因热处理温度低而导致冷轧态组织未完全再结晶、晶粒偏细以及因热处理温度较高而形成铁素体+马氏体的双相组织,从而导致高强低铬铁素体冷轧不锈钢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超标的问题。

    彩涂板用不锈钢基板的冷轧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4689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71650.2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涂板用不锈钢基板的冷轧生产方法,包括:不锈钢热卷制备,制得不锈钢热卷,在纵切机组上对热卷切边,切边后的宽度控制为成品要求宽度+3~5mm;冷轧,采用8~12道次将热卷轧制到成品要求厚度,最后两道次中前张力/后张力控制为1.20~1.25,倒数第二道次变形率控制为10~13%,最后一道次工作辊表面粗糙度Ra为1.5~1.8μm,最后一道次变形率控制为7~8%;退火酸洗,对冷轧不锈钢带进行冷线退火酸洗,退火温度控制为860℃~1020℃;拉矫,采用张力模式进行拉矫,拉矫张力控制为150~180KN。本发明通过控制不锈钢冷轧钢带的毛刺高度、表面粗糙度和板型,提高不锈钢彩涂板的涂层附着力和均匀性,实现以不锈钢为基板的彩涂板的批量稳定生产。

    一种减少不锈带钢轧制冷却液残留物脏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498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199730.9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不锈带钢轧制冷却液残留物脏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针对不同的乳化液杂油浓度,通过控制搅拌强度,用撇油器能撇除混入乳化液中70%(质量百分比)以上杂油;(2)控制乳化液高温杀菌的温度、时间及频次:每周进行一次加热高温杀菌;(3)控制轧后钢卷到退火酸洗的存放时间:轧后钢卷应在16小时内完成成品退火酸洗,以防止钢卷内水份和油挥发完,脏物紧紧附着在带钢表面。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减缓乳化液里脂肪油和不饱和脂肪酸变质,减少乳化液里混入的杂油,从而减少不锈钢带钢表面无乳化液残留物脏印70%以上。

    一种液氢储存装置用不锈钢棒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0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42444.6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棒材的制造方法,包括:(1)对电极坯进行电渣重熔,得到钢锭;(2)将钢锭送入加热炉进行加热;(3)对加热后的钢锭进行至少3火次的热加工,得到钢棒;(4)对钢棒进行两阶段的固溶处理。采用该制造方法制备的棒材无残余铁素体,屈服强度Rp0.2≥800MPa,抗拉强度Rm≥1500MPa,断后伸长率A≥50%,冲击功≥200J,晶粒度级差不超过1级,能够广泛应用于液氢储存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