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183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300818.7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CbCr超像素和图割的鸟类关键部位提取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1,在YCbCr颜色空间下,对鸟类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形成图割模型的node顶点;步骤2,对鸟类图像中的背景和鸟身体的各关键部位进行多边形标记,并制作背景和关键部位的标签类型,形成图割模型中的Terminal节点;步骤3,利用超像素的颜色直方图和纹理直方图比较两个超像素的相似程度,计算两Node节点之间的边以及Node节点与Terminal节点之间的边;步骤4,构建图割模型中目标函数,并进行优化求解,得到鸟类关键部位分割结果。本发明能够获得鸟类具有区分性的精确关键部位特征,有助于避免拍摄角度、光照及姿态的影响,提高鸟类图像细粒度分类与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83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00818.7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CbCr超像素和图割的鸟类关键部位提取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1,在YCbCr颜色空间下,对鸟类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形成图割模型的node顶点;步骤2,对鸟类图像中的背景和鸟身体的各关键部位进行多边形标记,并制作背景和关键部位的标签类型,形成图割模型中的Terminal节点;步骤3,利用超像素的颜色直方图和纹理直方图比较两个超像素的相似程度,计算两Node节点之间的边以及Node节点与Terminal节点之间的边;步骤4,构建图割模型中目标函数,并进行优化求解,得到鸟类关键部位分割结果。本发明能够获得鸟类具有区分性的精确关键部位特征,有助于避免拍摄角度、光照及姿态的影响,提高鸟类图像细粒度分类与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9291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38784.0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潮间带立体修复方法,涉及潮间带治理领域,对互花米草刈割后进行围坝淹水,杀死植株;对高潮滩盐地碱蓬进行修复,利用互花米草的植株地上部分,整理地形并在潮上带浅层播种盐地碱蓬种子,营造微地形拦截盐地碱蓬种子;对低潮位海草床进行修复,治理低潮滩海草床退化区域;增殖放流底栖生物幼苗,恢复滩涂底栖动物;通过对互花米草的刈割和淹水,植株地上部分可以通过盐地碱蓬恢复加以利用,进行高潮滩盐地碱蓬修复和低潮位海草床修复后,恢复底栖动物,完成对潮间带的立体修复,恢复潮间带的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8405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12302.1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滨海河口湿地保护与修复系统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微地形改造,在浅水区挖土建设生态岛,为夏候鸟提供繁殖地;在岛周围挖深沟,为鱼类在枯水期提供避难场所;保证淡水补给和循环,营造鸟类觅食地和隐蔽栖息场所,从而提高鸟类保育效果。本发明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当地土壤进行围坝筑岛,不引入外来建筑材料,节约成本的同时减少因引入外来建筑材料对本地生境的干扰,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9320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43591.4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滨海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方法,涉及湿地建设领域,建设生态补水设施,建立水质净化区、生态循环水系、引水建筑物和隔坝加宽;鸟类生境改善工程,依据地势、地形,建设鸟类栖息岛、鸟类觅食区、鱼类栖息地和藨草种植区,并连通鸟类觅食区与鱼类栖息地;实施植被保护工程,选择适生植物建立集中、优势分布的植物生态岛,维持原有适生环境;科研监测,建立监测设施,监测获取生物与环境指标,建立观察设施。采用不同宽度、不同深度相结合的水面,优化水面和土地比例,营造多样性化的生态系统,为不同类型的鱼类及其他水生动植物提供优良生长条件,丰富营养级结构,优化食物链。
-
公开(公告)号:CN11251471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85639.8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刈割加翻耕综合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在扬花期至孕穗初期刈割互花米草地上植株,使其无法结出成熟的种子,从而使互花米草无法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和远距离扩散;在冬季,对刈割后再萌发的互花米草进行翻耕碎根,破坏处于休眠期的互花米草根状茎,使根状茎无法在第二年进行无性繁殖。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有效阻断了互花米草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治理效果好,成本较低,对环境影响小,海滩生态环境可得到自然恢复,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冬季寒冷的北方潮间带的互花米草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211657159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22293116.X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IPC: A01K3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招引巢,招引巢为碗状结构,包括招引巢主体、支撑结构、杆固定结构,招引巢主体为镂空的碗状架体,招引巢主体的底部连接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为方形镂空框体,杆固定结构为圆柱状镂空架体,杆固定结构的顶部与支撑结构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杆固定结构的底部与招引巢主体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若干连接杆相对于杆固定结构对称。具有防风稳固效果,既能有效防止巢材和孵化卵被大风吹落,又可使招引巢通透和干燥,减少雨水的影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