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异形坯连铸机全保护浇铸的结晶器

    公开(公告)号:CN109794586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910144142.8

    申请日:2019-02-27

    Inventor: 赵燕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异形坯连铸机全保护浇铸用的结晶器,所述结晶器的上口面积大于下口面积,结晶器内腔由上到下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结晶器内腔的腹板铜板为向外凸且曲率渐变的光滑曲面,结晶器内腔的腹板铜板的曲率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结晶器内腔的腹板铜板逐渐从凸形向平面转变;结晶器从上到下,翼缘三角区内侧铜板与翼缘三角区边部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本结晶器能实现异形坯连铸机的全保护浇注,解决钢水浇铸过程中的二次氧化问题,能浇铸含铝、稀土、钛等易被氧化元素的钢种,提升钢材的质量和附加值,且使用寿命长。使用本结晶器生产的铸坯坯壳不发生压缩或拉伸变形,坯壳发生表面裂纹等缺陷的几率较低。

    一种贝氏体非调质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7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77106.8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用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贝氏体非调质钢及其制备方法。该贝氏体非调质钢组成按化学质量百分数比计,为包括:C:0.22‑0.29%、Si:0.25‑0.40%、Mn:1.80‑2.00%、Cr:0.40‑0.60%、V:0.01‑0.08%、P:≤0.015%、S:0.020~0.050%、Ti:0.020~0.050%、Zr:0.020~0.040%、Al:≥0.010、N:0.010~0.020%、[O]≤15ppm,[H]≤2ppm,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控轧控冷工艺及入坑缓冷温度设计,使钢材得到了优良的强韧性。采用低碳、高锰,微量V、Ti、Zr的设计,充分发挥固溶强化、析出强化以及细晶强化的作用,Zr使MnS的形态和分布得到有效改善,充分发挥MnS冶金作用;通过多水箱冷却技术以及缓冷温度的设计,使钢材的强韧性匹配度、均匀性、硬度、组织得到良好控制。

    一种控制钢水中锰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8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86471.9

    申请日:2019-03-12

    Inventor: 赵燕 刘炳俊 王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钢水中锰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烧结矿配料过程中配入低磷富锰矿精粉和低磷铁矿精粉得到烧结矿;(2)用烧结矿冶炼富锰铁水,得到锰含量为15~25%、碳含量为3~5%、铁含量为70~80%、P含量≤0.07%、S含量小于0.03%的富锰铁水;(3)向转炉中兑入常规成份的铁水,控制钢水的吹炼终点温度≥1670℃,控制钢水的吹炼终点磷含量≤0.017%;(4)在转炉出钢前,向空钢包中兑入富锰铁水;(5)出钢至1/2~3/4时向钢水中加入硅合金,补加锰合金或碳粉。本发明方法所得钢水纯净度高,现有方法相比大大节约了成本和能源,且锰矿中锰的回收率能达到80%以上。

    一种转炉滑动出钢口及全程出钢挡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194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686939.2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滑动出钢口及全程出钢挡渣方法,本发明通过将透气陶瓷棒横截面中心设置在出钢口砖本体横截面中心线和出钢口砖本体横截面外圈之间,并且限定透气陶瓷棒横截面的外圈与出钢口砖本体横截面外圈的距离为20~25mm,吹入氩气后,氩气泡在出钢口周围正前方形成环形的气幕屏障,一方面阻挡了随钢流即将进入出钢口的钢渣,另一方面有效降低出钢口上方吸入漩涡的高度,攻克了出钢过程中从出钢口流出的钢流中混入钢渣的关键技术难题,消除了现有转炉滑动出钢口滑板挡渣不能阻挡中期渣的缺陷,本发明通过吹气挡渣和滑板挡渣,实现了转炉出钢全过程控渣出钢,进一步减少了转炉下渣量,减轻了钢渣对流钢通道内壁的侵蚀、冲刷,提高了使用寿命。

    具有钢水净化功能的连铸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及吹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41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86934.X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钢水净化功能的连铸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及吹氩方法,包括湍流控制器本体,湍流控制器本体的内腔上部沿纵向中心线同心设置圆环形的套芯,湍流控制器本体的内腔底部沿纵向中心线,由内向外同心依次设置冲击板、透气环本体。在冶炼时,吹入氩气产生氩气泡,上行的氩气泡抑制了大包注流下行的速度,减弱了钢液形成湍流的程度,改善了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状态,促进了夹杂物上浮,有效减少了卷渣、夹杂物进入浇注区,更有效的促进了钢液成分和温度的均匀,同时湍流控制器各部位采用不同材质、不同成型工艺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湍流控制器各部位使用寿命同步,解决了制约连铸中间包使用寿命的瓶颈难题,提高了连铸中间包的连浇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