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轮机主油泵的联轴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99073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657162.7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轮机主油泵的联轴器,包括电机侧半联轴器、泵侧半联轴器、膜片和中间套筒,以及设置于中间套筒两端的弹性垫片,弹性垫片为中间设有通孔的喇叭形垫片;弹性垫片的两端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垂直于弹性垫片的中轴线,第二接触端面平行于弹性垫片的中轴线;与第二接触端面相对应的、中间套筒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定位凸台;弹性垫片的一端通过通孔套设在定位凸台上、另一端通过第一接触面分别与电机侧半联轴器和所述泵侧半联轴器的端面相接触。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片没有应力集中点,能够长时间的承受往复的轴向力和扭转应力的作用,也能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吸收轴向推力,保证主油泵的稳定运行。

    一种汽轮机轴承座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40060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10659160.1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轮机轴承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架、滑动板、滑动板固定螺栓和球面垫圈,在支撑台架和滑动板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滑键,所述支撑滑键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支撑滑键下表面与所述支撑台架的上表面相接触,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螺栓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滑键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球面垫圈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滑键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球面垫圈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具有一定的间距。本发明通过所述支撑滑键支撑所述滑动板,有效避免所述滑动板表面被球面垫圈磨损的情况,以及所述螺纹座的磨损和刚性下降所导致的球面垫圈与所述滑动板接触不均匀现象,提高了汽轮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汽轮机轴承座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40060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59160.1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轮机轴承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架、滑动板、滑动板固定螺栓和球面垫圈,在支撑台架和滑动板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滑键,所述支撑滑键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支撑滑键下表面与所述支撑台架的上表面相接触,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螺栓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滑键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球面垫圈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滑键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球面垫圈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具有一定的间距。本发明通过所述支撑滑键支撑所述滑动板,有效避免所述滑动板表面被球面垫圈磨损的情况,以及所述螺纹座的磨损和刚性下降所导致的球面垫圈与所述滑动板接触不均匀现象,提高了汽轮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变电站发配电系统以及变电站发配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75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61445.6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发配电系统以及变电站发配电系统的控制方法,适用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第一断路器开关的输入侧经第一母线连接上级电网,输出侧经配电变压器和第二断路器开关连接第二母线,第二母线的输出侧连接发电机辅机,发电支路连接第一母线。在发电机启动之前,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配电支路既承担发电机启动之前的发电机辅机供电,也承担发电机启动后为发电机辅机供电。无需申请上级合环和母联开关等合环操作;同样,也无需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母联开关的断开操作,通过配电变压器,降压为发电机辅机供电,解决了发电机启动前后频繁合环倒负荷操作。以此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降低工作人员和设备的风险。

    变电站发配电系统以及变电站发配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7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61445.6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发配电系统以及变电站发配电系统的控制方法,适用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第一断路器开关的输入侧经第一母线连接上级电网,输出侧经配电变压器和第二断路器开关连接第二母线,第二母线的输出侧连接发电机辅机,发电支路连接第一母线。在发电机启动之前,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配电支路既承担发电机启动之前的发电机辅机供电,也承担发电机启动后为发电机辅机供电。无需申请上级合环和母联开关等合环操作;同样,也无需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母联开关的断开操作,通过配电变压器,降压为发电机辅机供电,解决了发电机启动前后频繁合环倒负荷操作。以此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操作时间,降低工作人员和设备的风险。

    汽轮机轴瓦密封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8286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22309.7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轴瓦密封装置,包括油挡体、油挡齿片和气包,油挡体套装于汽轮机大轴且固定于轴承座壁,油挡体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圆环形的油挡齿片,气包由两个截面为U型的半圆环体构成,两个半圆环体的半圆开口相互贴合形成完整的圆环,与油挡体同心地套置于汽轮机大轴上,每个半圆环体的U型开口与油挡体的外侧表面贴合后固定于油挡体的外侧,每个半圆环体的外径圆弧面上设有连通于气包的进气管,进气管连接于外部氮气系统,每个半圆环体的内径圆弧面上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喷气孔。本发明通过气包在大轴和油挡体之间形成一圈氮气阻隔层,解决油中进水的问题,提高了润滑油品质和使用寿命,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用于汽轮机主油泵的联轴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99073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57162.7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轮机主油泵的联轴器,包括电机侧半联轴器、泵侧半联轴器、膜片和中间套筒,以及设置于中间套筒两端的弹性垫片,弹性垫片为中间设有通孔的喇叭形垫片;弹性垫片的两端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垂直于弹性垫片的中轴线,第二接触端面平行于弹性垫片的中轴线;与第二接触端面相对应的、中间套筒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定位凸台;弹性垫片的一端通过通孔套设在定位凸台上、另一端通过第一接触面分别与电机侧半联轴器和所述泵侧半联轴器的端面相接触。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片没有应力集中点,能够长时间的承受往复的轴向力和扭转应力的作用,也能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吸收轴向推力,保证主油泵的稳定运行。

    一种汽轮机轴承座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000998U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20789479.1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轮机轴承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架、滑动板、滑动板固定螺栓和球面垫圈,在支撑台架和滑动板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滑键,所述支撑滑键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支撑滑键下表面与所述支撑台架的上表面相接触,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螺栓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滑键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球面垫圈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滑键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球面垫圈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具有一定的间距。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支撑滑键支撑所述滑动板,有效避免所述滑动板表面被球面垫圈磨损的情况,以及所述螺纹座的磨损和刚性下降所导致的球面垫圈与所述滑动板接触不均匀现象,提高了汽轮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实现氨空气流均衡分布的喷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091656U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20243471.X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炉窑烟气脱硝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实现氨空气流均衡分布的喷氨装置,包括平衡母管、平衡支管和喷氨管,平衡母管上垂直连接多个分支管,分支管上安装有分支管手动阀,分支管的连一端连接平衡支管,平衡支管上垂直连接喷氨管,喷氨管嵌入平衡支管的喷氨管嵌入深度L为10mm,喷氨管连接喷氨格栅系统的进口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平衡支管,实现对氨空气进行两次均衡分布,实现进入SCR入口烟道的喷氨格栅系统的氨空气均衡、稳定;通过削减喷氨管组嵌入平衡支管中的深度,能够确保平衡支管中的氨空气均衡进入喷氨管组中,从而确保烟气中的NH3/NOx达到均匀分布的最佳混合效果,节省50%浓度的尿素溶液用量。

    一种深沟球轴承装配工具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918048U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22937424.4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沟球轴承装配工具,包括外轴套,以及位于外轴套内且与外轴套螺纹连接的内轴套,所述内轴套的端面顶在轴承内圈的端面上,外轴套的端面顶在轴承外圈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轴套和外轴套的设置,能够防止出现轴承内外圈受力不均,导致滚动体、轴或泵壳孔损伤的现象;通过通过内轴套外径小于外轴套内径的设置,使外轴套和内轴套之间存在空隙,减轻使本优选方案的装配工具的重量,有利于后续作业设置;通过凸块沿外轴套内圈周向闭合的设置,提高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外轴套和内轴套在轴向的紧固力;通过对外轴套和内轴套宽度的限定,进一步减轻使本优选方案的装配工具的重量,有利于后续作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