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8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01265.1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林泉 , 孙德锋 , 鲁家彤 , 赵红霞 , 吴彩霞 , 李禄明 , 高鲁锋 , 秦伟 , 张鹏 , 蒋乐舟 , 生韵姿 , 王瑜 , 毕清跃 , 尚晓文 , 石若冉 , 陈露 , 栾兆阳 , 董阳 , 王陆航 , 张泽升
IPC: F24F13/04 , F24F7/06 , F24F13/08 , F24F11/64 , F24F11/74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空气混合装置及方法,回风管路、第一新风管路和第二新风管路,分别与回风腔、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连通,回风从回风管路进入回风腔后,分别通过对应位置处的弧形腔板进入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回风分别在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内与新风初步混合后,再通过对应位置的弧形腔板进入第三混风腔,实现第二次混合,弧形腔板和导风孔的配合,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变风向和对风进行分散,避免了大部分新风和回风在惯性作用下,各自按照进入腔室时的风向流向送风管路出口方向的问题,在不增加结构复杂性和风机等设备的基础上,提高了混合效率及均匀性;同时,在第二混风区内设置有掺匀器,进一步提高了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779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459157.5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禄明 , 秦伟 , 高鲁锋 , 唐亮 , 霍猛 , 杨晓华 , 王宏伟 , 孙德锋 , 潘家鹏 , 祝心愿 , 吴彩霞 , 孙培福 , 谢忠泉 , 生韵姿 , 张龙 , 单文豪 , 程静 , 张鹏 , 蒋乐舟 , 刘智 , 马宁 , 包民业
IPC: B65G6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69/186 , B65G2201/04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下卸煤沟粉尘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送风竖井、送风管、排风口、回风管和排风竖井,送风竖井将地面上的新风引入送风管,所述送风管连接送风竖井,并在卸煤沟上端延伸,所述送风管的下端间隔设置有送风口,所述卸煤沟的边壁下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排风口,在卸煤沟内形成由上至下流动的气流,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与排风竖井连通,排出的气体被引入除尘设备,本公开可确保通道行人区域空气洁净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67796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1811459157.5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禄明 , 秦伟 , 高鲁锋 , 唐亮 , 霍猛 , 杨晓华 , 王宏伟 , 孙德锋 , 潘家鹏 , 祝心愿 , 吴彩霞 , 孙培福 , 谢忠泉 , 生韵姿 , 张龙 , 单文豪 , 程静 , 张鹏 , 蒋乐舟 , 刘智 , 马宁 , 包民业
IPC: B65G69/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下卸煤沟粉尘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送风竖井、送风管、排风口、回风管和排风竖井,送风竖井将地面上的新风引入送风管,所述送风管连接送风竖井,并在卸煤沟上端延伸,所述送风管的下端间隔设置有送风口,所述卸煤沟的边壁下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排风口,在卸煤沟内形成由上至下流动的气流,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与排风竖井连通,排出的气体被引入除尘设备,本公开可确保通道行人区域空气洁净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236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12342.X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源热泵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厂自然通风冷却塔填料及塔池余热的水源热泵系统,其包括水源热泵、自然通风冷却塔、机组凝汽器、热泵冷凝器及热泵蒸发器;所述热泵冷凝器及热泵蒸发器设置在水源热泵内;在制冷工况下,所述水源热泵的水源侧进水为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输出的冷却水,冷却水除污后输送至所述热泵冷凝器,在所述热泵冷凝器内吸热升温至设定温度后,再重新进入所述自然通风冷却塔进行冷却,形成制冷循环回路;在制热工况下,所述水源热泵的水源侧进水为所述机组凝汽器输出的高温水,高温水流入所述热泵蒸发器,在所述热泵蒸发器内放出热量降温后,送至所述机组凝汽器并在所述机组凝汽器内吸热升温,形成制热循环回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363564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35453.5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低品位蒸汽热能利用效率的节能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首先利用低品位(0.35~0.5MPa.a)蒸汽的低位热能做功来驱动低转速(1500r/min)工业汽轮机,代替电动机拖动热网循环水泵,其排汽(更低位热能)用于加热热网循环水,并可根据热网负荷实现两级加热,使低品位蒸汽热能得以充分、梯级利用,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大大降低了供热系统的用电率,有效提高了集中供热的经济性及运行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850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33817.0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彩霞 , 孙德锋 , 赵红霞 , 宋林泉 , 朱启振 , 李禄明 , 高鲁锋 , 李禹江 , 秦伟 , 张鹏 , 蒋乐舟 , 王瑜 , 生韵姿 , 毕清跃 , 尚晓文 , 石若冉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调相机厂房供暖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混合装置进风端的新风收集管道,设置在所述混合装置另出风端的调相机,以及设置在所述调相机出风端的排风管道;排风管道一端设置排风口,另一端通过回风收集管道与混合装置的进风端连接;新风收集管道内、排风道内以及回风收集管道内均设置有风机;所有风机、调相机以及混合装置均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厂房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参数控制新风量和回风量,能够准确的评估调相机的排风、回风和新风的流量及热量,供暖效果较好,能高效回收调相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余热。
-
公开(公告)号:CN118613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30998.4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压变频器室环境调节系统及方法,包括位于变频柜顶部的热风收集装置、与所述热风收集装置连通的换热设备、电厂开式冷却塔以及电厂闭式水系统;所述热风收集装置收集变频柜内变频器排出的热风,经所述换热设备冷却后送回至变频器室内;所述换热设备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水由电厂开式冷却塔和/或电厂闭式水系统进行供应;其中,夏季时所述冷却水由电厂开式冷却塔供应,冬季时所述冷却水由电厂闭式水系统进行供应,其它季节冷却水由电厂开式冷却塔和电厂闭式水系统联合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1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26436.8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升压站技术领域,提供了海上升压站预制舱分布式节能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海上升压站预制舱分布式节能通风系统包括海上升压站的每个电气舱室内均设置有分散式独立控制空气调节系统;每个电气舱室外设置有一体化空气调节设备,其与盐雾过滤器相连;在每个电气舱室中,分散式独立控制空气调节系统与室外的一体化空气调节设备通讯连接,盐雾过滤器用于滤除进入电气舱室内空气中的盐雾,并将滤除盐雾的空气送至一体化空气调节设备,一体化空气调节设备对滤除盐雾的空气进行除湿调温,以满足电气舱室内预设温湿度要求并送入电气舱室内;分散式独立控制空气调节系统用于根据电气舱室内正压变化、送风量及回风量,自适应确定新风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36356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310335453.5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低品位蒸汽热能利用效率的节能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首先利用低品位(0.35~0.5MPa.a)蒸汽的低位热能做功来驱动低转速(1500r/min)工业汽轮机,代替电动机拖动热网循环水泵,其排汽(更低位热能)用于加热热网循环水,并可根据热网负荷实现两级加热,使低品位蒸汽热能得以充分、梯级利用,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大大降低了供热系统的用电率,有效提高了集中供热的经济性及运行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603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71436.X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制备两种冷媒的发电厂制冷系统及方法,包括冷冻水供水系统、冷冻水回水系统及冷冻水补水系统,所述冷冻水供水系统包括中温冷冻水供水系统、低温冷冻水供水系统和公用冷冻水供水备用系统,中温冷冻水供水系统、低温冷冻水供水系统产生的水分别供给不同区域的各个末端设备;公用冷冻水供水备用系统分别通过一可切换阀门和中温冷冻水供水系统、低温冷冻水供水系统连通,以根据中温水用户室内温湿度或/和相应冷冻水供水系统的故障状态,切换至相应的运行工况投入使用。本发明提高了制冷站系统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故障率,减少了制冷站投资建设与运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