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外墙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885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237958.7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外墙结构,包括纵墙、山墙和预制基础,所述纵墙包括两层混凝土面层,两层混凝土面层之间设置有保温芯板,所述纵墙边缘设有暗框架;所述暗框架包括H型钢柱和暗梁,所述暗梁为混凝土暗梁或钢暗梁,所述H型钢柱设置于混凝土面层一侧端面,所述混凝土面层的上端设有暗梁,所述H型钢柱的顶端设有封头板;所述H型钢柱及暗梁设置在两层混凝土之间;H型钢柱外包范围内填充混凝土并形成PEC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外墙结构的安装方法,本发明的保温隔热性能良好且可以快速拼装与拆卸,所述外墙结构可循环使用且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从而达到缩短施工时间、降低了房屋成本。

    一种半主动磁流变压电馈能式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8729571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866592.3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主动磁流变压电馈能式阻尼器,包括内、外两个筒体,所述的内筒的中心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与内筒中呈180度布置的两个叶片固定连接。所述的叶片中空,内部设有质量块,所述的质量块上下两端通过弹簧与叶片内壁连接。所述的内筒中设有两个薄板,薄板与叶片垂直布置。所述的内筒腔室中充满磁流变液填充物。所述的薄板表面设有压电发电单元,压电发电单元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的内筒外壁沿轴线方向缠绕有励磁线圈。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励磁线圈与布置的内筒顶部的控制器和电能提取与存储单元串联形成闭合回路。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棒材的自复位柱脚节点及钢结构建筑

    公开(公告)号:CN1090570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29162.1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棒材的自复位柱脚节点及钢结构建筑,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点名义屈服后刚度较大、震后易失去初始刚度的问题,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和自复位能力,低温下及经历过大变形后不会失去初始刚度,震后结构钢柱及柱脚节点均不会损坏;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上部固定底板,底板通过抗剪连接板连接与其垂直的支柱,支柱两侧对称安装锚固板,锚固板与底板之间通过铰支座连接形状记忆合金棒,地震作用时形状记忆合金棒在提供转动刚度的同时为节点提供耗能性能及自复位性能;形状记忆合金棒的周向包覆有套筒,套筒可约束形状记忆合金棒受压屈曲,以提高形状记忆合金棒受压时的延性与承载力。

    一种半主动防舞减振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3844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31061.8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主动防舞减振控制装置,包括衔接部,限位部和控制部,所述的衔接部位于整个装置的两端,分别同限位部和控制部的外伸刚性杆和外伸箱端部连接,用于与输电线路间隔棒衔接;所述的限位部以四周包围的空心体为主体,通过刚性连杆与一个方位的间隔棒相连,通过隔板带动四个圆柱筒体运动;所述的控制部通过刚性连杆与另一个方位的间隔棒相连,包括一个不完全封闭的外壳、四个分离的油腔和弹性体、中心油缸、感应控制器。

    一种万向半主动磁流变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6961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65476.X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向半主动磁流变减振装置,包括内、外筒体和转盘。在转盘上固定有内筒体,内筒体在转盘作用下发生任意方向的转动。转盘与感应控制装置连接。在内筒体底板内部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一个工作缸。在工作缸内部设有隔板,将其分为中心腔和阻尼腔。在中心腔内设有能沿工作缸轴线方向水平移动的质量块。质量块与能沿工作腔轴向运动的活塞杆固定在一起。在阻尼腔内部设有活塞,活塞杆穿过预留在隔板上的通孔延伸到阻尼腔内,与活塞固定连接在一起。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套在处于工作腔内的活塞杆上,并且一端固定连接在质量块上,另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在阻尼腔内部充满磁流变液,外部缠绕有通电线圈,通电线圈与感应控制装置连接。

    一种装配式的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剪力墙组合

    公开(公告)号:CN109723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1811571909.7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的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装配的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剪力墙组合。发明人既往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一种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整体式剪力墙,采用矩形钢管作为预制混凝土面板的边缘约束构件,有效减少施工中的湿作业量和模板支护工作,实现两片墙的“L”“T”“十”型连接。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螺栓连接对钢管构件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法需要在钢管上预制内螺纹孔、定位孔或螺母凹槽,对作业精度要求高,延长施工时间。本申请采用焊接的方式对钢管边缘约束构件进行连接,结合外伸钢腹板提供了上述叠合整体式剪力墙的预装配形式,可直接应用于施工现场,减少模板使用量,有效提高墙体连接强度,提高连接可靠性。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房屋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884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237957.2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房屋,包括三铰拱屋面板,所述三铰拱屋面板包括多组呈角度布置的屋板,每组屋板包括两块屋面板,两块屋面板的一端相互铰接,每块屋面板的另一端倾斜向下布置并分别与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墙板用于支撑三铰拱屋面板,墙板的下方与预制基础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基础的下端安装于地基中,上端与墙板固定连接;两块屋面板相对的侧面通过水平设置的两个圆管固定连接,屋面板相互铰接处形成屋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房屋的安装方法,本发明能够替代传统的彩钢板房,节点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可循环使用;装配后的房屋稳定性好,安全可靠,舒适度高。

    一种基于磁铁性能的多重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9339275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20175.X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铁性能的多重减振器,包括一个外筒,在外筒内部由上到下依次水平设置有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下层板和外筒的上、下内壁固定;所述的中层板内部中空,内部设置多道隔板,相邻隔板形成的空间内放置有适量颗粒;在上层板与中层板之间、中层板与下层板之间均设有磁铁组;所述的中层板左、右两侧设有与其相连的且水平设置的刚性杆,刚性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滑轮,所述的第一滑轮坐落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的第一导轨设置方向与刚性杆垂直,且在第一导轨的两端设有第二滑轮,第二滑轮坐落在第二导轨上;所述的第二导轨两端固定在外筒内壁上;所述的中层板四周设有弹簧。

    一种回转式自适应磁流变液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69614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0929460.0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式自适应磁流变液减振器,包括一个筒体,筒体分为振动激励层和磁流变阻尼层,在筒体内部设有一根通长固定轴,在固定轴外有一层转动轴,可绕固定轴自由转动;所述的振动激励层有两个可沿单方向运动的质量块;所述的质量块一端用弹簧与筒体内壁连接,一端用连杆与转动盘内部限位轴承连接;所述的磁流变阻尼层内置磁流变液贮存腔,并在上下两面各设置两个励磁线圈;所述的励磁线圈连接到磁流变液贮存腔外围的一层电路控制室中;所述的磁流变贮存腔内部有扇叶,扇叶与转动轴连接。

    一种易复位高耗能屈曲约束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899945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27247.6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复位高耗能屈曲约束支撑,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一材料的防屈曲支撑残余变形较大、耗能较小的问题,具有在地震作用中能耗散大部分能量,且在震后能恢复大部分残余变形的效果;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自复位耗能机构和外壳机构,所述自复位耗能机构在外界拉力或压力作用下可在外壳机构内滑动;其中,自复位耗能机构包括两个不同材质的芯板,两个芯板的端部之间设置垫板;所述两个芯板协同作用,减少水平位移,以减小震时各层间位移加速度;所述外壳机构包括多个连接于芯板中部并对其形成约束的套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