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5243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426410.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塑性树脂基体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塑性复合膜。该复合膜基体由外到内包括:表面力学强度层、中间网格支撑层和芯部热熔渗透层三部分组成。其中表面力学强度层采用高熔点热塑性树脂基体构成;中间网格支撑层采用热熔纤维网格布结构,在膜状复合基体与纤维织物热熔渗透之前,提供整个熔融渗透过程的力学支撑,保证复合膜渗透过程的渗透通路的完整性;芯部的热熔渗透层采用低熔点低粘度热塑性树脂组成,在整个复合膜与纤维增强织物的熔融渗透过程中,可由其高流动性渗透于纤维织物单丝之间,保证热塑性基体与纤维织物的界面结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0408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60839.7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宽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02 , B32B27/12 , B32B27/08 , B32B27/34 , B32B27/28 , B32B27/40 , B32B27/32 , B32B27/30 , B32B27/36 , B32B27/42 , B32B27/04 , B32B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结构的碳纤维热塑性预浸织物,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设置第一热塑性高温热熔基体胶膜层、第一热塑性低温热熔渗透胶膜层、第一碳纤维与热塑性热熔纤维混合立体编织织物层、单向排布的碳纤维织物层、第二碳纤维与热塑性热熔纤维混合立体编织织物层、第二热塑性低温热熔渗透胶膜层和第二热塑性高温热熔基体胶膜层。以纤维混杂技术为基础,采用多层梯度结构配置,以热熔混杂为主要生产方式,可以有效保证预浸织物的整体稳定性和界面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45243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26410.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塑性树脂基体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塑性复合膜。该复合膜基体由外到内包括:表面力学强度层、中间网格支撑层和芯部热熔渗透层三部分组成。其中表面力学强度层采用高熔点热塑性树脂基体构成;中间网格支撑层采用热熔纤维网格布结构,在膜状复合基体与纤维织物热熔渗透之前,提供整个熔融渗透过程的力学支撑,保证复合膜渗透过程的渗透通路的完整性;芯部的热熔渗透层采用低熔点低粘度热塑性树脂组成,在整个复合膜与纤维增强织物的熔融渗透过程中,可由其高流动性渗透于纤维织物单丝之间,保证热塑性基体与纤维织物的界面结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2555289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0844472.6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塑性树脂基体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塑性复合膜。该复合膜基体由外到内包括:表面力学强度层、中间网格支撑层和芯部热熔渗透层三部分组成。其中表面力学强度层采用高熔点热塑性树脂基体构成;中间网格支撑层采用热熔纤维网格布结构,在膜状复合基体与纤维织物热熔渗透之前,提供整个熔融渗透过程的力学支撑,保证复合膜渗透过程的渗透通路的完整性;芯部的热熔渗透层采用低熔点低粘度热塑性树脂组成,在整个复合膜与纤维增强织物的熔融渗透过程中,可由其高流动性渗透于纤维织物单丝之间,保证热塑性基体与纤维织物的界面结合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046224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284502.2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宽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02 , B32B27/12 , B32B27/08 , B32B27/34 , B32B27/28 , B32B27/40 , B32B27/32 , B32B27/30 , B32B27/36 , B32B27/42 , B32B27/04 , B32B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度结构的碳纤维热塑性预浸织物,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设置第一热塑性高温热熔基体胶膜层、第一热塑性低温热熔渗透胶膜层、第一碳纤维与热塑性热熔纤维混合立体编织织物层、单向排布的碳纤维织物层、第二碳纤维与热塑性热熔纤维混合立体编织织物层、第二热塑性低温热熔渗透胶膜层和第二热塑性高温热熔基体胶膜层。以纤维混杂技术为基础,采用多层梯度结构配置,以热熔混杂为主要生产方式,可以有效保证预浸织物的整体稳定性和界面结合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