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温度分布估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936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6063.X

    申请日:2025-04-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温度分布估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温度分布估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获取电池表面分布式温度数据,对温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温度数据进行空间映射;构建电化学模型,确定热源,根据电池的形态参数,建立几何模型,结合确定的热源,耦合形成电池热模型;根据温度梯度差异,对电池热模型进行域划分,形成多个子域,基于空间映射结果,对不同子域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行标定,基于标定后的对流换热系数,得到电池表面的温度分布估计结果。本发明显著提升了电池表面温度的空间分辨率和实时性,能够有效防止电池热失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精度较差的问题。

    一种机器人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31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27419.5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张亮 侯林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预测机器人的负载、运行速度、运行时间、机器人驱动轮与所接触面的摩擦力因数以及机器人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的夹角数据;将上述数据输入到能量消耗预测模型中,得到机器人能量消耗的预测数据;基于所述预测数据进行机器人节能运动控制。本发明通过对机器人全向移动过程的功耗进行建模和分析,根据预测的能量消耗去设定麦克纳姆轮机器人的运动状态,控制机器人严格完成模型中设定的运动方式,实现机器人能量消耗的预测与节能运动状态的控制。

    基于双螺旋式光纤传感器的电池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845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9519.0

    申请日:2025-04-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温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螺旋式光纤传感器的电池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双螺旋分布式光纤,所述双螺旋分布式光纤包括环绕方向相反的第一螺旋结构和第二螺旋结构;所述双螺旋分布式光纤平铺布设在电池表面;以电池中心点O将电池划分为左右两部分,两部分的中心分别为A和B;所述双螺旋分布式光纤的始端以A点作为螺旋起点,沿第一方向螺旋式向外环绕设定圈数后,形成第一螺旋结构;第一螺旋结构的尾端经过点O过渡,沿第二方向螺旋式向内环绕设定圈数后,到达分布式光纤的终端,所述终端以B点作为螺旋终点,形成第二螺旋结构。本发明可以全面精准监测电池从极耳两侧到中心的温度变化。

    基于大模型与序列匹配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612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52519.4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模型与序列匹配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将电池健康状态按照数值范围进行类别划分;从测试电池单体中提取一般形式的充电序列,定义为当前序列;从已知电池单体中提取不同中位阈值的一般形式的充电序列,定义为候选序列;将当前序列与每一个候选序列进行序列匹配;采用带有标签的匹配序列,对大语言模型进行微调;获取待测电池单体实际充电数据,提取一般形式的充电序列作为当前序列,将当前序列与每一个候选序列分别进行序列匹配,利用微调的大语言模型,得到电池健康状态的评估类别。本发明采用电池健康状态的数值范围作为状态评估结果,避免了传统估计方法中因离群估计值导致的方法置信度降低的问题。

    管道机器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1164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1475235.0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管道机器人,包括支架单元和行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正三棱柱状主体支架、连接支架和底部支架,所述行走单元包括三个以正三棱柱状主体支架中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三组履带轮,所述履带轮安装于底部支架,三棱柱主体支架经连接支架与底部支架相连接,连接支架一端与三棱柱主体支架相铰接,三棱柱主体支架另一端与底部支架相铰接,连接支架与主体支架之间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一端与主体支架相铰接,电动推杆另一端与连接支架中部相铰接,具有提供一种管道适应能力强、三个履带轮可独立伸缩等优点。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动力电池多状态协同估计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91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53406.7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动力电池多状态协同估计方法与系统,通过初始化大语言模型;在随机充电行为下进行老化特征提取,提取窗口极值电压和累积充电量作为老化特征;基于初始化后的大语言模型,根据多状态协同估计任务确定模型的输入和输出,以提取到的老化特征融合电池状态参数,共同作为输入特征,并调整输入类型;基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对大语言模型进行改进,为大语言模型增添输出层模块以适应多状态协同估计任务;基于改进的大语言模型和实际数据集,采用低秩适应方法微调模型;基于微调后的模型处理目标碎片化充电数据,进行多状态协同估计。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状态协同精准估计。

    电池容量利用率评估与退役标准定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35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13239.X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容量利用率评估与退役标准定义方法,以到达设定容量时电池寿命衰减曲线的积分与理想情况下电池寿命衰减曲线的积分的比值为容量利用率,实现了对电池寿命衰减曲线非线性的准确评估;以电池实时寿命衰减曲线的积分与到达设定容量时理想情况下电池寿命衰减曲线的积分的比值为电池退役指标,避免了单纯采用80%额定容量的一刀切判断带来的退役评估不准的问题,提高了电池退役判断的合理性和精确性。

    基于云边协同的储能电池一致性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44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33075.5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放电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云边协同的储能电池一致性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若干个边缘端上传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数据;基于分布式储能系统数据,通过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对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模型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好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模型传输到边缘端,以使边缘端生成一致性控制策略;其中,所述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以储能单元的剩余容量为决策变量,通过最小化每个储能单元剩余容量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平均剩余容量之差、以及最小化分布式储能系统最大剩余容量与最小剩余容量之差,控制各边缘端探索一致性控制策略。用于分布式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中,实现动态一致性控制。

    基于高阶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感知导航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64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278766.0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群感知导航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高阶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感知导航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机器人和行人的实时可观察状态信息,构建出机器人和行人之间的关系有向图,将机器人附近预设距离内的行人视为一阶邻域,将其他行人作为二阶邻域;通过社会注意力机制,计算机器人与其相关的一阶邻域和二阶邻域中相应行人的注意力值,再基于注意力值及高阶图卷积神经网络从机器人和行人关系有向图中提取各个代理之间的交互特征;其中,代理包括机器人和行人;基于提取的各个代理之间的交互特征及基于Dueling DQN架构的深度强化学习网络,寻找机器人的最优的动作策略,以保证机器人在到达目标点的时候的预期奖励最大化。

    管道机器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1164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75235.0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5/32 F16L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管道机器人,包括支架单元和行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正三棱柱状主体支架、连接支架和底部支架,所述行走单元包括三个以正三棱柱状主体支架中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三组履带轮,所述履带轮安装于底部支架,三棱柱主体支架经连接支架与底部支架相连接,连接支架一端与三棱柱主体支架相铰接,三棱柱主体支架另一端与底部支架相铰接,连接支架与主体支架之间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一端与主体支架相铰接,电动推杆另一端与连接支架中部相铰接,具有提供一种管道适应能力强、三个履带轮可独立伸缩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