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形成方法及其基座的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03803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10215557.3

    申请日:2011-07-29

    Inventor: 柯志勋 蔡明达

    Abstract: 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基座的形成方法,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供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提供一模具,其包括下模及上模,该下模开设形成一收容槽,该上模包括一芯件及围绕该芯件设置的挡壁,该芯件与下模相对的表面上开设形成一凹槽;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间隔设置在下模的收容槽中,然后将芯件覆盖在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上,且芯件的凹槽连通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最后将挡壁围绕芯件设置在下模上;由挡壁与芯件之间的通道向下模收容槽中注入液体成型材料;凝固成型后撤去下模和上模,形成基座,其中凹槽中的成型材料凝固形成挡墙,而挡壁与芯件间的通道中的成型材料凝固形成容置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形成方法。

    发光二极管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24320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55067.8

    申请日:2013-04-29

    Inventor: 蔡明达 张忠民

    Abstract: 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反射杯、设置于反射杯内的发光二极管晶粒以及电连接至发光二极管晶粒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发光二极管晶粒为垂直元件,该第一电极为金属电极,该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该金属电极直接接触该发光二极管晶粒底部的电极,该透明电极直接接触该发光二极管晶粒顶部电极。本发明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其发光二极管晶粒是直接与金属电极以及透明电极接触而形成电连接的,封装过程中无需使用导线,反射杯无需为导线预留空间,因此可以做成薄型化的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发光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0406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69514.X

    申请日:2012-12-25

    Abstract: 一种发光二极管发光装置,包括具有光入射面的导光元件以及设置在导光元件的光入射面一侧的发光二极管灯条,该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多个封装层,该多个封装层与该多个发光二极管晶粒一一对应,且各封装层覆盖与之对应的发光二极管晶粒,各封装层包括一远离所述电路板的出光面,该封装层的出光面与导光元件的光入射面正对设置,且该封装层的出光面与导光元件的光入射面之间没有空气间隙。该发光二极管发光装置可减少光线由发光二极管封装层入射至光学元件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全反射现象以尽量减少光能量损失,提高发光二极管发光装置的光利用效率。

    发光二极管灯具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67935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47360.4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透光灯罩、灯壳、收容在灯壳中的电路板以及装设在电路板上的光源模组,所述灯罩下端设有开口,所述灯壳连接于所述灯罩的开口处,所述灯罩包括远离所述开口的上半部和位于该上半部和开口之间的下半部,所述上半部为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面,所述下半部为具有第二半径的圆弧面,所述开口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一半径、且小于第一半径的二倍。

    照明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2955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298388.9

    申请日:2012-08-21

    Inventor: 蔡明达

    Abstract: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基座;承载板,设置在基座之上;反射装置,环绕所述承载板设置;以及多个发光元件,设置在承载板之上,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模组和第二发光模组,第一发光模组所发出的光线具有第一色坐标(x1,y1),其中x1的取值范围为0.301-0.305,y1的取值范围为0.296-0.301,第二发光模组所发出的光线具有第二色坐标(x2,y2),其中x2的取值范围为0.313-0.318,y2的取值范围为0.314-0.321,第一发光模组和第二发光模组所发出的光线在混合后出射到外界。上述照明装置将具有较高色温的第二发光模组和具有较低色温的第一发光模组混合在一起,以合成具有适宜的色温的照明装置,从而提高了发光元件的利用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