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06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1184871.9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农作物秸秆木质素为原料制备醋酸的方法,属于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溶剂中,以农作物秸秆木质素作为为原料,以铑基金属或铱基金属为主催化剂,氢碘酸为助催化剂,通入一定压力的CO,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制备醋酸。有益效果:本发明以铑基金属或铱基金属为主催化剂,氢碘酸作为助催化剂,农作物秸秆木质素作为原料,能够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高效催化制备醋酸,反应原子经济性高,还有效的利用了农作物秸秆木质素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595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04093.2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宿州学院
IPC: H01M8/02 , H01M8/2404 , B65G47/82 , B65G6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偏移的固体氧化物电池加工用金属双极板加工装置,包括底座和输送装置,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底板,且底板上连接有机架,同时机架的内侧连接有固定压合块和支撑板,所述固定压合块上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顶杆,所述固定压合块的上方设置有移动压合块,所述机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该防偏移的固体氧化物电池加工用金属双极板加工装置,设置有螺纹杆和紧固件,当移动压合块或固定压合块上用于压合工作的压合模具板需要换新时,工作人员可拆卸紧固件将螺纹杆与移动压合块或固定压合块进行分离,从而即可对其进行换新,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体式结构因磨损严重需要整体更换的弊端,进而便于优化装置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3989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16675.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gCl立方/多孔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Ag+与多孔碳纳米管共孵育,同时在浸渍Ag+前在多孔碳纳米管中引入Cl‑;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AgCl立方多孔碳纳米管复合材料,AgCl呈立方状均匀分布于多孔碳纳米管上。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不引入杂质,负载的活性物质结晶完整,呈现立方的形状,在清洁能源转化与环境污染的整治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275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04401.0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宿州学院
IPC: B01J27/186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离子掺杂磷酸铋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硝酸铋和氟化铵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20~50min,接着加入磷酸钠,搅拌20~50min,得到反应液;S2、向S1得到的反应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4~7,然后于160~200℃下反应20~36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洗涤、分离、干燥,即得到复合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对pH、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摩尔比的调控,对光催化降解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且本发明合成的复合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对亚甲基蓝催化降解60min,降解率即可达到80%,90min,降解率高达91%。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561965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1033046.4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宿州学院
IPC: B01J23/06 , B01J35/08 , C02F1/3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状ZnO/石墨烯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将醋酸锌和柠檬酸混合,向混合物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均匀,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把上述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烘干,自然冷却到室温,再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得到的样品在真空过夜干燥;将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在烘干,自然冷却到室温,再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得到的样品真空过夜干燥。本发明将ZnO和石墨烯复合,能够促进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抑制其复合,可以得到催化效率高、成本低的光催化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通过,石墨烯的掺杂,复合物有利于光生电子的转移,抑制电子‑空穴复合,从而提高了光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0529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97970.5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宿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 , G01N1/34 , G01N1/4055 , G01N2001/4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浊点萃取和荧光分析法分离测定腐殖酸的方法,在离心管中加入腐殖酸标准溶液;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将腐殖酸的酸度调至pH=2~6,再加入5%TritonX-100溶液,最后定容、充分摇匀,将离心管置于恒温水浴中加热,趁热取出,以4000r/min转速离心2~18min;室温下自然冷却,弃除上层清液,再将离心管底部沉淀转移到比色管中,加二次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使得沉淀完全溶解;检测其在655nm处的荧光强度。本发明检测方法简单,以浊点萃取技术为富集手段并结合荧光分析法成功创建了分离测定环境水中腐殖酸等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利用5%的Triton X-100溶液对腐殖酸等有机污染物进行萃取、富集和分离,提高了荧光分析方法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8608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585409.X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宿州学院
IPC: B01J31/38 , C02F1/30 , C02F10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降解对苯二酚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TiO2半导体材料的水热合成;TiO2微粒表面改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利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选用合适的聚合方法,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按照合适的配比通过交联引发方式将其改固载到半导体光催化剂的表面,经过洗脱后在聚合物表面留下与模板分子相匹配的空穴,从而实现了对模板分子具有选择性,专业识别然后对其催化降解的循环体系,进而达到协同及促进选择性光催化降解目标污染物的目的。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目标污染物选择性识别、吸附并催化降解的目的,提高了对目标物质的有效降解的效率,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处理环境污染物废水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3386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32438.4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培养皿,涉及培养皿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排水结构、承台结构、主体结构、安装结构、调节结构以及滴液结构,排水结构包括集水圆槽,集水圆槽外表面设有安装孔,承台结构包括承板,承板设置于集水圆槽上方,主体结构包括培养皿本体以及固定环筒,承板上表面设有圆形槽口。本发明当需要对培养皿本体进行清洗时,工作人员向培养皿本体内部注入清洗液进行清洗,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继而伺服电机带动连接轴旋转,继而带动培养皿本体旋转180°,继而将培养皿本体内部的清洗液倒入到集水圆槽中,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打开控制阀门,将集水圆槽内部的清洗液排出,操作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61650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305590.8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活禽羽毛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活禽羽毛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前处理装置,包括机箱,机箱内安装输送机,输送机水平布置,机箱内沿输送机输送方向依次安装第一清洗装置、第二清洗装置、烘干装置和浸泡装置,输送机上安装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和各装置对应布置,输送机用于带动夹持组件依次移动至各装置内;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活禽羽毛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前处理装置,通过输送机带动夹持组件动作,并使夹持组件与和装置相配合,对羽毛清洗、烘干和裁切,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并且对羽毛的清洗效率高,在烘干过程能够将羽片分离,便于羽片分散剥离,提高浸泡效果,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90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61951.X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加工用测量检验一体化装置,包括有用于电容器外观瑕疵检测和电容值测量的装置架,所述装置架左侧设置有第一输送带装置和转料架,且转料架设置在第一输送带装置之间,所述装置架前侧设置有第二输送带装置和供料架,且供料架设置在第二输送带装置上方。该电容器加工用测量检验一体化装置,通过第二液压伸缩杆对第一液压夹具高度适当调整,第三液压伸缩杆推动第一液压夹具位置调整,对不合格电容器夹持,在第四电机和第三传动轴作用下带动转料架转动对电容器转移,外观不合格的电容器转移摆放在前侧的第一输送带装置上传输下料,电容量不合格的电容器转动转移到后侧的第一输送带装置上传输下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