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尾气变压吸附提纯氢气工艺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14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076920.6

    申请日:2022-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工业尾气变压吸附提纯氢气工艺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五个吸附塔、原料气输送总管线、产品气外输管线和第三调节阀、第一均压管线、第二均压/第三均压管线、顺放气/冲洗入管线A、顺放气/冲洗入管线B、逆放气/冲洗出管线、氮气输入管线一、以及程控阀101A~106F、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A、第二调节阀B、H2顺放气/冲洗入缓冲罐A、H2顺放气/冲洗入缓冲罐B和H2解吸气出缓冲罐,所述工艺中每个吸附塔所经历重复循环步骤依次为吸附步骤、顺向降压步骤、低压冲洗再生步骤和逆向升压步骤。该系统结构简单、能耗低、生产成本低,该工艺无需其他抽真空动力设备,简单、易控制,便于生产应用。

    一种丙酮加氢氨化合成异丙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97219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738042.4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酮加氢氨化合成异丙胺的方法,在反应投料前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空气,然后将预热的氢气持续通入反应器内,使反应器内的催化剂温度升至90~180℃、反应器内的压力升至0.2~1.8MPa;将预热后的丙酮、氢气、氨混合物料送入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于0.2~1.8MPa、90~180℃下进行加氢氨化反应,得到粗产物,制得的粗产物冷却后经气液分离器分离气体和液体,液体即为粗异丙胺。本发明制得的粗异丙胺中的异丙胺含量高,丙酮转化率100%,异丙胺选择性在99.7%以上。

    一种丙酮加氢氨化合成异丙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9721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38042.4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酮加氢氨化合成异丙胺的方法,在反应投料前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空气,然后将预热的氢气持续通入反应器内,使反应器内的催化剂温度升至90~180℃、反应器内的压力升至0.2~1.8MPa;将预热后的丙酮、氢气、氨混合物料送入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于0.2~1.8MPa、90~180℃下进行加氢氨化反应,得到粗产物,制得的粗产物冷却后经气液分离器分离气体和液体,液体即为粗异丙胺。本发明制得的粗异丙胺中的异丙胺含量高,丙酮转化率100%,异丙胺选择性在99.7%以上。

    一种由二甘醇低压法合成二甘醇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217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442739.8

    申请日:2014-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二甘醇低压法合成二甘醇胺的方法,在反应投料前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空气,然后将预热的氢气持续通入反应器内,使反应器内的催化剂温度升至180-240℃、反应器内的压力升至1.60-1.75MPa;将液氨汽化后与氢气混合得到混合气并预热;将二甘醇和软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并预热;将预热后的混合气与预热后的混合液送入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于1.60-1.75MPa、180-240℃下进行气液相催化氨化反应,得到粗产物,制得的粗产物冷却后经气液分离器分离气体和液体,液体即为粗二甘醇胺。本发明制得的粗二甘醇胺中的二甘醇胺含量高,二甘醇转化率高达85%以上,二甘醇胺收率70%以上。

    一种粗二甘醇胺的分离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217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442723.7

    申请日:2014-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二甘醇胺的分离纯化方法,是将二甘醇催化氨化制得的粗二甘醇胺在加压或常压的条件下依次通过八塔连续蒸馏,将二甘醇胺、吗啉、二甘醇从未反应的原料及杂质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度99%以上的二甘醇胺产品,同时副产吗啉,回收未反应的二甘醇;所述八塔依次为脱氨塔、常压共沸塔、真空脱水塔、真空吗啉回收塔、真空二甘醇胺脱轻塔、真空二甘醇胺塔、真空二甘醇脱轻塔以及真空二甘醇回收塔。本发明分离精制过程能耗低,流程简单,易操作,得到纯度99%以上的二甘醇胺产品和纯度99.5%以上的吗啉副产品,且产率达到99.5%。

    吗啉合成工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1783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1455112.2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吗啉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经预热后的二甘醇、氨和氢气通入汽化器中,汽化后的混合气进入反应器,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吗啉;2)步骤1)产物经换热、冷凝后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体进入合成中间罐;3)合成中间罐里的粗吗啉进入脱氨塔进行精馏操作;4)脱氨后的产物进入脱水塔,脱除大部分水、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5)步骤4)的产物进入脱轻塔,脱除一部分水及杂质后进入产品塔,自产品塔采出高纯度的吗啉产品。采用该工艺,合成吗啉产品纯度高,最高可达95mol%。

    一种电加热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92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00391.5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设置有上封盖与下封盖,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主水道与若干副水道,主水道位于壳体的中心线位置,副水道关于主水道圆周均匀设置;上封盖与下封盖开设有内腔,上封盖与下封盖的内腔与主水道、副水道连通,主水道与副水道之间设置有囊袋,囊袋内设置有加热丝,电加热装置运作时,导热工作介质可在主水道与副水道流通,电热丝加热时副水道内的工作介质吸收热量通过热传递使壳体表面温度升高,主水道内吸收电热丝向内辐射的热量并能够通过加压泵移动到副水道向外传递热量,减少加热丝热量的损失,加热丝表面的囊体具有伸缩性,不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影响到加热进程。

    吗啉合成工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783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11455112.2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吗啉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经预热后的二甘醇、氨和氢气通入汽化器中,汽化后的混合气进入反应器,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经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吗啉;2)步骤1)产物经换热、冷凝后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体进入合成中间罐;3)合成中间罐里的粗吗啉进入脱氨塔进行精馏操作;4)脱氨后的产物进入脱水塔,脱除大部分水、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5)步骤4)的产物进入脱轻塔,脱除一部分水及杂质后进入产品塔,自产品塔采出高纯度的吗啉产品。采用该工艺,合成吗啉产品纯度高,最高可达95mol%。

    一种吗啉生产废水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593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03894.2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吗啉生产废水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反应桶,所述反应桶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反应腔和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提高废水回收效率的过滤机构;通过塞子将透气孔堵住,同时配合橡胶盘将透气孔底部密封,进一步提高整个反应腔的密封性,保证无氧环境不被破坏,通过进气管往气缸内注入含氧空气,活塞推动推拉杆向下移动,塞子与透气孔脱离,而气缸内的含氧空气随着连接管注入到反应腔内,配合搅拌桨将水分和污泥的混合物搅拌均匀,提高其与气流中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生物降解的速度。

    一种合成二异丙胺的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5946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89199.X

    申请日:2017-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00 C07C2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二异丙胺的方法,采用丙酮或异丙醇为原料,以K/ZSM-5或氢气和镍基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220~350℃,压力为常压0.2~1.0MPa,空速为0.5~1.7h-1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制得二异丙胺,进行氨化反应合成异丙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合成二异丙胺的催化剂采用K/ZSM-5或氢气和镍基为催化剂,在相同镍含量下具有较高的二异丙胺转化率,另外本发明采用的K/ZSM-5或氢气和镍基催化剂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其余反应产物生成量少,将本发明的K/ZSM-5或氢气和镍基催化剂应用于工业生产装置时,生产系统的异丙胺和异丙醇量不再增加,直接循环而不需要通过精馏单元将其分离出去,简化了二异丙胺的生产工艺流程,降低了二异丙胺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