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101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15891.X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H02M3/335 , H02M3/00 , H02M1/00 , H02M7/25 , H02M7/5387 , H02M7/53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隔离型开关电源功率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宽输出电压的多模态LLC谐振变换器。本发明变换器在带有中心抽头的高频变压器的二次侧,增加辅助开关S1与S2构成可调的倍压整流电路。辅助开关S1控制变压器的变比,辅助开关S2控制变压器二次侧倍压电路的增益,使变换器可以工作在二倍压模式(VDM)、三倍压模式(VTM)、四倍压模式(VQM)、六倍压模式(VSM)。本发明只需两个辅助开关就能使得LLC谐振变换器获得四种不同电压增益,在较窄的工作频率变化范围内实现宽电压输出,且所提拓扑结构有效地降低二次侧元件的电压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68145.9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阻抗迭代的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非线性下垂控制方法。针对线路阻抗不匹配引起的储能系统SoC不均衡、系统不稳定问题,提出首先在V‑I下垂控制阶段,利用本地变换器的输出电流进行线路阻抗迭代补偿,完成补偿后,向相邻单元发送迭代完成信号,进入切换等待区;在分布式控制结构下,由一阶离散一致性算法对各储能单元的迭代完成信号进行全局切换信号测算,触发V‑I下垂控制阶段到SoC均衡控制阶段的同步切换;在SoC均衡控制阶段,基于本地储能单元SoC的均衡下垂控制,能有效减小均衡误差。本发明只需要相邻储能单元之间传递一个迭代完成信号,减少了实时数据传输,从而大大降低了通信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47349.2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流微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多直流电力弹簧控制方法,步骤如下:S1、设计事件触发动态一致性控制,以求取得到各直流母线参考电压;S2、根据各直流电力弹簧的参考电压,分别获取状态误差和状态相关阈值,设计事件触发控制条件;S3、根据直流弹簧状态误差和状态阈值判断是否满足事件触发条件,若违背触发条件,则更新自身状态信息;S4、利用直流弹簧四种开关模式,设计触发预测模型,并建立以下一个触发时刻的电感电流为目标函数;S5、取目标函数最小值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当前各直流电力弹簧最优的开关状态。本发明在确保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同时,能够更有效节省通信资源、减少触发次数以及延长直流电力弹簧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2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23308.8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与优化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实时比例调控的光储直流供电系统功率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结合供需平衡条件和容量限制,建立系统的供电成本函数;S2、在初始状态下利用外部电网来配平功率;S3、采用优化算法对成本函数进行求解,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前提下,引入储能装置进行工作,获得外部电网和储能装置的最优交互功率;S4、进行下一时刻的算法迭代,输出最优功率,根据最优功率调整外部电网和储能装置的比例,进行协调控制。本发明在稳定母线电压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外部电网和储能装置功率传输比例,增加了光储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使系统在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最优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2544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57442.X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H02J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直流电源协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小样本分析和扩散算法的异系统均流控制方法。本发明利用霍尔传感器对原系统的输出电流进行采样,新系统通过给定电流初值为负载提供所需功率,并结合扩散算法得到电流初值的平均归一化电流值;当小样本电流满足所设定的误差范围时,将采样电流均值作为原系统达到均流状态时的输出电流,随后经过异系统间扩散算法对输出电流进一步调节;通过利用小样本电流作为异系统之间输出电流的参考信息,实现了输出电流的调节;若输出电流不满足均流精度要求,通过均流校正环节进行均流精度校正;可准确评估原系统的均流效果,并实现异系统间输出电流的均衡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805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704657.5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流微电网集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集群的分布式大信号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推导的稳定性判据不受直流微电网集群系统内部直流微电网数量的影响,为多网互联组成的直流微电网集群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本发明首先对直流微电网集群包括内部控制系统在内进行完整的分布式建模,再将恒功率负载线性化,利用T‑S模糊模型方法和LMI工具箱求解单网的最大功率边界;在单网稳定的基础上分析直流微电网主电路参数对单网稳定性的影响;再将控制系统等效,基于Lyapunov函数推导直流微电网集群分布式大信号稳定性判据,分析直流微电网集群大信号稳定性,包括拓扑结构变化,联络线参数对直流微电网集群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63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246958.5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气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直流微电网储能系统的非线性下垂控制方法,提出通过电流、电压观测器的V‑I下垂控制动态调节下垂系数,对储能系统并联变换器之间不匹配的线路阻抗进行动态补偿;进而基于电压观测器、储能单元实时荷电状态的双补偿SoC均衡下垂控制,对变换器输出电压进行双重调节,减小储能系统各单元SoC均衡的误差,同时保证母线电压无明显偏差;本发明提供了线路阻抗矫正范围以作为切换判定条件,并设计了切换缓冲区,实现从V‑I下垂控制到双补偿SoC均衡控制的同步切换;采用了分布式控制结构,在显著降低SoC均衡误差、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减小了数据传输量,降低通信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33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1106665.7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的基于可变电感的LLC谐振变换器,包括磁芯,磁芯为双“E”型,磁芯包括: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偏置绕组A和B、中间磁路开气隙;通过改变偏置绕组电流的大小,会让材料磁导率发生变化,使励磁电感发生变化,改变励磁电感比值。偏置绕组以相同的方向缠绕在侧边支路,通过感应中心支路来抵消互感产生的交流电压;偏置绕组需要额外的恒流源,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大部分,该方式可以降低谐振腔损耗,提高轻载效率,可使全负载范围内的变换器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电路结构简单,达到降低电路成本的目的,不需要对变压器主体部分进行修改,也不会对变压器其他参数如变压器初级漏感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41330.9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逆变器控制的电网阻抗实时测量方法,属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在逆变器内部控制中,由电流参考指令计算获得逆变器并网电流、并网功率因数角绝对值,并由锁相环输出计算逆变器并网电压的矢量模值;S2:根据并网系统逆变侧矢量关系,由逆变器并网电压、电流矢量模值及并网功率因数角绝对值计算实时电网阻抗值。本发明在逆变器原有内部控制的基础上,不需要额外的电压电流采样,完全依靠逆变器已有控制信号实现系统等效电网阻抗的实时测量;并且不增加设备,不影响逆变器原有的控制方式,实现上简单有效,便于将测量结果直接应用于逆变器内部的控制优化,值得被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3650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289005.2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微电网多储能单元的改进均衡控制方法,包括构建直流微电网多储能单元的均衡控制电路,根据自身荷电状态参数构造单调递增函数,将其引入储能单元改进下垂控制环路,形成控制系统的参考电压;参考电压与采样所得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构成双闭环控制系统,由数字控制器输出占空比控制信号,驱动开关功率器件,实现储能单元的无通信自适应下垂控制;本发明采用一种算法应用于储能单元的充电和放电两种工作模式,无需切换,且不需要对接口变换器输出电流进行采样,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