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632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49117.2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变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功率循环系统及方法。针对聚变堆包层、偏滤器和真空室不同核热源的不同冷却工质条件,采用S-CO2经低温回热器、中温回热器和高温回热器的三级高压侧逐级回热升温和低压侧逐级回热降温,选择20%的S-CO2进行冷却后升压升温用于低温加热器的回热和偏滤器、真空室的冷却,既满足了对堆内三类部件不同热源的不同冷却工质运行要求,避免了回热时的负温度效应,又有效地利用了所有堆内部件的热源,极大地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与现行的设计大多仅利用载出包层核热的氦气与二回路压力水换热的朗肯循环系统发电相比,聚变堆的热电效率由30%提高到41%,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热效率高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849117.2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变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功率循环系统及方法。针对聚变堆包层、偏滤器和真空室不同核热源的不同冷却工质条件,采用S‑CO2经低温回热器、中温回热器和高温回热器的三级高压侧逐级回热升温和低压侧逐级回热降温,选择20%的S‑CO2进行冷却后升压升温用于低温加热器的回热和偏滤器、真空室的冷却,既满足了对堆内三类部件不同热源的不同冷却工质运行要求,避免了回热时的负温度效应,又有效地利用了所有堆内部件的热源,极大地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与现行的设计大多仅利用载出包层核热的氦气与二回路压力水换热的朗肯循环系统发电相比,聚变堆的热电效率由30%提高到41%,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热效率高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21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77994.7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激光散斑数字图像相关(DIC)法的聚变堆偏滤器靶板应变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激光器、激光扩束准直系统、第一、第二带通滤波光学系统、第一、第二CCD成像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偏滤器靶板试件、聚变堆装置和装置窗口。所述激光器通过激光扩束准直系统和装置窗口照射至偏滤器靶板表面生成激光散斑,所述第一、第二CCD成像系统对经第一、第二带通滤波光学系统滤光后的激光散斑进行成像,所述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采集散斑参考图像和形变图像,采用DIC法计算得出偏滤器靶板应变。该发明结构简易,耐高温、抗震性能好、能够实现偏滤器靶板表面形变和位移的在线、高精度、全场测量。
-
-